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6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2019年1、2月新书 (商务印书馆)
- 哲学研究 (蟹蟹泥)
- 哲学 (locky)
- 哲学美学 (Friday)
- 书单|海德格尔的路标 (艾多斯)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204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现象学及其效应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流星飞绊 2024-04-08 12:57:54 辽宁
第一部分是对胡塞尔的现象学理论进行二次分析梳理,第二部分是将胡塞尔的理论与其他沿着现象学理论前行的学者们的理论进行对比分析。虽然能看出作者已经尽量在将胡塞尔的理论用“人话”进行重述了,但对于哲学门外汉来说,之前能懂的部分变得更懂了,之前不懂的部分却更不懂了。反倒是第二部分将胡塞尔的理论与海德格尔、伽达默尔、舍勒、哈贝马斯进行对比分析时,有些相关概念与理论逻辑显得清晰了些。
0 有用 _nemesis 2020-10-18 20:11:40
以胡老爷子串现象学的发展,看了还是挺受用的,第一部分讲的是真滴清晰,整得好。但是其实后面其他哲学家的介绍那里看了感觉受用较少,海大爷倒是梳理了一下。还是看原著好。
0 有用 HugoZ@(已黑化← 2022-06-02 19:50:33
我真蠢
0 有用 Gouerwa 2020-12-14 19:55:22
前半部分探讨了胡塞尔现象学中的“意向性”、“感知”、“想象”、“本质直观”、“先验还原”、“生活世界”和“交互主体性”等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后半部分则选取海德格尔、伽达默尔、舍勒和哈贝马斯四位“胡塞尔之后”的现象学“分队”进行比较梳理。整体来看,更像是一部现象学“简史”。
1 有用 桃吉诃德 2021-02-03 21:36:50
并非胡塞尔思想或现象学导论,倒是副标题“胡塞尔与当代哲学”更为贴切。全书始终围绕着当代德国代表性哲学家对胡塞尔现象学的承袭和分歧展开,在这个意义上现象学更多地作为一种基本态度(对实事的直观洞见)而非一种方法论出现。基于这种书写考虑,对胡塞尔理论的讲解很有系统性,重点突出,但也比较局限,基本遵循意识行为的特性、本质还原与先验还原的区分、生活世界三条线索展开,并由此引出海德格尔(“此在第一性”vs胡塞... 并非胡塞尔思想或现象学导论,倒是副标题“胡塞尔与当代哲学”更为贴切。全书始终围绕着当代德国代表性哲学家对胡塞尔现象学的承袭和分歧展开,在这个意义上现象学更多地作为一种基本态度(对实事的直观洞见)而非一种方法论出现。基于这种书写考虑,对胡塞尔理论的讲解很有系统性,重点突出,但也比较局限,基本遵循意识行为的特性、本质还原与先验还原的区分、生活世界三条线索展开,并由此引出海德格尔(“此在第一性”vs胡塞尔“意向性第一性”)、伽达默尔(“理解的在先结构性”vs胡塞尔“直观明见的无成见性”)、舍勒(伦理学意义上的第一性“精神”vs胡塞尔的第一性“意识”、哈贝马斯(对胡塞尔的生活世界和主体间性理论的“应用哲学化”)与胡塞尔哲学的渊源。语言流畅,讲解清晰又不乏洞见,称得上是当代大陆哲学发展进路的良好入门。 (展开)
0 有用 流星飞绊 2024-04-08 12:57:54 辽宁
第一部分是对胡塞尔的现象学理论进行二次分析梳理,第二部分是将胡塞尔的理论与其他沿着现象学理论前行的学者们的理论进行对比分析。虽然能看出作者已经尽量在将胡塞尔的理论用“人话”进行重述了,但对于哲学门外汉来说,之前能懂的部分变得更懂了,之前不懂的部分却更不懂了。反倒是第二部分将胡塞尔的理论与海德格尔、伽达默尔、舍勒、哈贝马斯进行对比分析时,有些相关概念与理论逻辑显得清晰了些。
0 有用 PaoloSarpi 2024-03-04 15:44:29 辽宁
该作者的作品是完全照搬老师的作品,都不打声招呼,增改删减用心良苦,剽窃之作
0 有用 个山 2023-10-07 10:18:26 江苏
不错的介绍,紧贴着胡塞尔去讲的,是很好的入门书。舍勒和哈贝马斯的章节比较一般。
0 有用 东哥-深圳 2023-09-11 23:47:38 广东
全书始终围绕着当代德国代表性哲学家对胡塞尔现象学的承袭和分歧展开,在这个意义上现象学更多地作为一种基本态度(对实事的直观洞见)而非一种方法论出现。 基于这种书写考虑,对胡塞尔理论的讲解很有系统性,重点突出,但也比较局限,基本遵循意识行为的特性、本质还原与先验还原的区分、生活世界三条线索展开,并由此引出海德格尔(“此在第一性”vs胡塞尔“意向性第一性”)、伽达默尔(“理解的在先结构性”vs胡塞尔“... 全书始终围绕着当代德国代表性哲学家对胡塞尔现象学的承袭和分歧展开,在这个意义上现象学更多地作为一种基本态度(对实事的直观洞见)而非一种方法论出现。 基于这种书写考虑,对胡塞尔理论的讲解很有系统性,重点突出,但也比较局限,基本遵循意识行为的特性、本质还原与先验还原的区分、生活世界三条线索展开,并由此引出海德格尔(“此在第一性”vs胡塞尔“意向性第一性”)、伽达默尔(“理解的在先结构性”vs胡塞尔“直观明见的无成见性”)、舍勒(伦理学意义上的第一性“精神”vs胡塞尔的第一性“意识”、哈贝马斯(对胡塞尔的生活世界和主体间性理论的“应用哲学化”)与胡塞尔哲学的渊源。 语言流畅,讲解清晰又不乏洞见,称得上是当代大陆哲学发展进路的良好入门。 (展开)
0 有用 罐 2023-06-15 15:58:55 湖北
胡塞尔部分。关于现象学的身体研究很大一部分来自“身体不仅仅是一个事物,而且是对精神的表达,它同时是精神的器官。”这句话。实际上,胡塞尔还是在认识论的层面上讨论这个问题呀,为了解决交互性主体问题(也就是主体怎么认识另一个主体这个问题)。 现象学可真难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