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精英 短评

热门
  • 45 田园蔬菜浪味仙 2019-08-13 07:43:58

    米尔斯条分缕析、用大量数据和事实论证了政治、军事、企业精英进行权力垄断的一种社会形态,米尔斯从社会结构的整体来分析,高层和以下阶层逐渐割裂,权力精英变得越来越相似和庸俗,公众社会沦为大众社会,媒体成为宣传和控制信息的工具,学校成为学习工作技能和加强灌输的场所,技能教育取代价值观教育,知识因成为工具和上升途径而贬值。在后面的章节米尔斯告诉我们,权力精英不仅是对美国社会的反思,权力精英时代和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因为媒体、学校、教育、工作的企业方方面面渗透进个人生活,作为普通人我们必须有足够的理性、知识和辨别能力。读完真的对米尔斯心怀知识分子的道义责任感到敬佩。

  • 12 黄二刀 2019-10-11 14:09:23

    Reflection {不重要} 非虚构丛书最新一弹!本月上市!

  • 33 拿水润润 2020-10-13 20:51:30

    可能是因为成书时期距离现在有七八十年,书中的观点已经演变成了“通识性”的“知识”,所以评论区很多人批评为“陈词滥调”,不过这也大可不必,只是说如今读来能够获得启发的真知灼见确实不多。 其次就是赖特的论述比较偏向公共知识分子型的阐释,入木三分甚至是条分缕析的研究并不是很多,读起来缺了点点燃思想的兴奋,三星半吧。

  • 23 一种态度 2019-08-23 15:56:01

    读的是04年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翻译很差劲,看的人很累,大都会四百强那章还不错

  • 8 bin. 2019-11-02 01:26:51

    今年看了几本书都集中在社会不平等的分析上,其中这边最差,赖特的分析能力集中在一种平静的刻薄和愤怒上,缺乏真知灼见,仔细看下来基本都是陈词滥调。这几千年来,哪一时代不是由精英控制全局,雅典疯众投票处死苏格拉底和搞死伯克利就是赖特追求的疯众的狂欢。

  • 3 秋白 2019-11-12 15:29:27

    这版翻译的还行。

  • 4 ⌛️ 2020-05-13 18:47:43

    翻译不太好,读得挺累,但是不打算细究了,评分是给作者的。情绪化的分析很多,虽然说是决策者掌握权力但对决策过程基本没有讲解,难怪只是被当成公共知识分子,有些地方甚至给人为批判而批判的感觉。在我看来,全书精华在讲解公众社会和大众社会、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的那两章,还是很有见地的。

  • 3 Rsld呼吸进行时 2020-03-18 21:36:08

    看序言写他突然销声匿迹心里咯噔一下,读完后怀疑他的心脏病莫不是自然突发……比较喜欢后面几章的分析。军事政治经济三方势力盘根错节,相似的背景同渠道造就了大范围的合作,竞争肯定也是有的。固然,历史有阴谋,历史非阴谋,这种力量还是有限的。人们对大众媒体应当提高警惕,永远以孩子的目光去看待这个世界世界。

  • 8 小自由 2020-12-15 08:34:38

    翻译极其差劲,别看了,浪费生命

  • 6 盐少女 2020-11-18 23:52:29

    从来没有纯粹因为翻译问题而打过低分,但这本的翻译实在太差了,水平简直不如谷歌,各种不通顺、歧义、缺少成分,阅读过程仿佛在做句子改错大全,气得我脑仁疼。回归作品本身,内容过于琐碎,描述为主,可以算是对1900s - 1950s美国社会权力阶层的一份侧写,基本没有成型的结论,或许是了解社会结构的好材料,但如果仅从这个角度出发,由于成书时间太早,提供的信息难免过时。本来期待能够看到一些更精细的解构,比如权力获取、更迭,利益攫取与交换,权力体系内部错综复杂的关系网络运作,但作者的角度似乎跟我预想的并不是很一致。

  • 4 Annif 2021-01-24 15:13:54

    这本书定价过高,内容不错,但是翻译的佶屈聱牙,令我数次想放弃,但依旧掩盖不住内容的系列,周末系列。

  • 1 Windward Chen 2022-01-11 17:02:30

    还是比较好读的,脉络比较清晰。 读完就感觉 ,中国精英和美国精英都一样 ,都卷。。。

  • 1 成富贵 2023-03-06 16:19:26 湖南

    前十一章是对社会结构进行剖析,首席行政官、军界领袖和职业政治家如何分别从国家的诞生中攫取权力又如何形成所谓“都市400强”,这个名词更近似于中国社会中封建主义的乡绅、地头蛇,明确提出各个行业的利益分享集团存在很大的重叠,而这种重叠则以规范、制度甚至法律的形态被加以固化,并创造一片世袭的土壤,他们彼此通婚、交换财富密码,普通人很难跃居其中。这显然对“公民社会”发展不利,所以真正开展权力批判的高潮是从第十二章开始,从对“统治阶级”概念中“统治”的政治内涵和“阶级”的经济内涵的分裂开始,事实上,使用“权力精英”更便于领会政治、经济、军事三个领域中各自高级机构的勾连的微妙。同时,所谓权力精英不再拥有与其地位相匹配的知识水准,他们使用大众媒体创造出“大众”而不是“公众”,守卫的仅仅是其财富特权的领地。

  • 6 SurvivorG 2021-01-30 17:55:15

    这个翻译 有的时候我都不知道他到底在说什么

  • 7 momo 2020-11-07 10:46:48

    我真的几乎没有给经典打过2星 本来想打3星想到这个机翻不如的翻译怒减一星 首先是米尔斯这个作品本身就过分事无巨细 尝试面面俱到结果就是细节多到令人烦躁 本来觉得米尔斯的风格就是比较简单 但是他简单却不简明啊… 想了解理论的直接看权力精英和大众社会两章就行了 其次是这个翻译 真的差到离谱 倒不是艰深晦涩 就是机翻都比这个语言流畅通顺吧 我在脑子里都能把一句话捋直了 翻译却不能

  • 1 跑跑 2023-02-25 20:33:06 上海

    前面的章节并无大的新意,从政治局往后的章节呈现出一种权力精英形成共谋的过程,以及不论什么样的政府形式最后恐怕都难以代表大众意志的根源。美国因30年代有过中产占主体,商业寡头尚未崛起的时代,立法曾获得更大的权力,而法制本身是对大众社会效用最大的,进入寡头时代后,不论是商业,政治还是军事寡头,都已经建立了自己获得资源影响政策的vip通道,权力向作为执法机构的政府倾斜,并直到今天都是如此。从这个角度,中国也许本身就不具备法制化,或者立法机构变得强势的土壤,由大型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为主导的商业秩序,他们本身就拥有vip通道,其它商业要么依附要么裙带,靠技术开疆辟土的互联网行业是对这种结构的一种挑战,但也已经开始被收编。大众不具备,也无法形成压力集团,那么所谓的法制,开放和公平的其实并不实质的被需要。

  • 2 波将金村民 2020-02-27 20:44:47

    没意思,不值得读

  • 0 ShayneのZ 2022-03-30 19:48:13

    这本书有趣的地方,在于你阅读它的时候用什么样的心态。如果你把他当一种调查文学,这本书里描述的信息能给你也许有过的道听途说各种意义上的猎奇满足感;但如果你把它当作社会科学类读物,这本书则带着一种绝对意义上的悲伤。 就像他们说的:It’s sad because it’s true.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