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细一线 短评

热门 最新
  • 6 Philex 2018-06-11 13:27:00

    她的书,读的时候会想,咦,这个意象不错哦,那句比喻很巧耶,可是读完没多久就完全忘了。这是怎么回事?散文引起的震动有严苛的时间属性?

  • 6 猫皂 2017-12-07 23:45:09

    用一种非常私人化的讲述方式,探秘人类灵魂中最黑暗的深处,生与死的主题,在作者充满诗意的文字中交织互动。对于这本书,我会毫不吝啬地给出我所能给出的最高评价:即我会把她收进我个人的“天堂书单”

  • 1 Umbria 2018-10-01 21:57:44

    喜欢有关松鼠的部分,其他一连串的排比气势如虹

  • 1 蛋糕不想学习版 2021-02-27 22:25:10

    别人绝望之际,也许短短几句话就能救人一命…善意,专业,永不多余

  • 1 摔了一跤 2020-08-11 23:26:51

    “生命线”,一群平凡而伟大的普通人聚合在一起的组织。他们只是倾听,只是尽自己最大努力让处于危境的人改变想法、作出更好的选择。也正是这看似枯燥的接电话,却挽回了众多生命。 就像作者在倾听,阅读此书也像是在倾听。娓娓道来文字,满是生活的知足与充实,让你我获得安静,让你我相信自己的一点点善,都会可以为这个世界带来美好,哪怕再微不足道。 我们是人海中的一滴水,我们的故事平淡而乏味,但是,其中的味道不应该自己来品味吗? 做一个普通的善人,为别人带来希望就是给自己带来希望。

  • 0 女宛心兑 2019-04-02 17:00:25

    文笔依然动人

  • 0 某一天醒来睡去 2021-11-13 18:27:16

    个人感觉,这样的题材不适合抒情,作者的文字风格让我很难读

  • 0 喜马拉雅猫 2022-01-08 12:40:48

    这样一个十万人的小镇另有如此之多的痛苦的人,生命线真是一剂良药,可以安慰心灵,也可以提供帮助,真是绝望的人最后的希望。 生命线接线员的工作真是重要又极有挑战,对接线员的耐心和能力的巨大考验,读其中路易丝的这一段,真是感同身受,他们需要那么多的爱,才可以一起抵抗世界的寒冷。 想到了《当呼吸化为空气》中作者回忆一起进入医院的同事,因为无法一次次的面对病人的去世,无力改变死亡的安排,最后精神崩溃,跳楼自杀的情节。对应《纤细一线》中作者与路易丝这一段,作者心里的描写,突然觉得接线员和医生,真是同样的工作,需要多大的耐心和爱,才可以坚强的面对这种无力,这种失去。每一个善良的人在试图挽救别人的同时,也在进行自我生命的探索,救人的同时如果没有强大的爱,有怎么能完成这项工作呢。

  • 0 Bun 2022-05-30 13:44:47

    很有收获。对内对外的情绪疏导。“生命线”的规范。人文情怀的传达。安慰拯救与自我救赎。有效组织起公益救助中心的方式方法也写的非常出色。

  • 0 贾布的苏克雷 2022-04-25 22:44:57

    【2022031】3.5星。 文笔非常美,可读性很高,接线员的经历也非常吸引人,但接线员、个人、自然之间的穿插,让每部分都浅尝辄止,不够深入,以至于读完以后大部分都不记得了,脑海中只留存了几个比较典型的案例,和作者爱好自然和运动的画像。 印象最深的是花了几个小时劝服一位要跳河自尽的听障青年,好不容易劝住了,在跨回安全地带的瞬间癫痫发作跌入悬崖,真真是令人心碎。 春天接到的自杀电话更多,这是我没想到的,我以为会是严苛的冬季。 “如有任何雷同,主要来自人类经验与情感的共通性。”如果说这句话是本书带给我最大的收获,是不是有点对不起作者?

  • 1 连木木 2022-05-03 15:22:18

    文笔好,投入并活用其学识与经验,关注并理解日常和与之相伴的困境,为其投入真切的时间和精力,在能力范围内抚平一切打结与褶皱……那些漆黑幽静的夜晚,悲恸与崩溃通过纤细的电话线相通了,书外的读者又通过戴安娜的文字领会到了并非虚构的人类情感。

  • 0 慎习斋 2022-04-10 15:44:47

    译文优美。“生命线”接线员讲的故事,既有电话线那头的故事,也有这头的故事。应该说故事不出心理期待,倒是语言、自然与动物的内容,有点惊艳。里面穿插不少心理学的知识、电话心理求助的小贴士,综合性不错。总体阅读体验是愉快的。

  • 0 DamnLara 2023-08-16 09:15:20 中国香港

    戴安娜·阿克曼是一位热爱自然的博物学家,同时也多年来担任“生命线”的接线员。自杀、谋杀、吸毒、用药过量、性虐待、肉体虐待、抑郁、家庭争吵、性别认同混淆、战争记忆、坐牢受的折磨、学业压力、贫穷、孤单、疯狂、子女监护权大战、寂寞、悲伤、不确定、爱的冲突,人们因为这些原因打电话给“生命线”,而接线员们则加入了人类一切希望、恐惧、困境在内的大游行。作者用优美的笔触描述了陷于绝望中的故事,在精神崩溃的危急刹那,生命线就像纤细微弱的一道曙光,让饱受折磨的心灵暂时休憩。

  • 0 松饼骑士 2023-06-02 13:52:36 湖北

    特别好啊,看的时候也在治愈自己了。

  • 0 风舞狂澜 2023-10-14 16:31:23 江苏

    这本书,翻译有时觉得怪怪的,感觉读不懂。整体来说,作者写得很不错,让我也对这个“生命线”类似的工作感到了很大的兴趣,每个人,在滚滚的红尘中,经历着悲欢离合,有些人的苦难比别人多一点,有些人更敏感一点,在绝望的时候,有一个地方可以倾诉,有人聆听,也许就会有不一样的结局。作者很多有意思的联想比喻很有意思,是个想象力丰富的人。

  • 0 Sunshine 2023-01-15 22:21:07 山东

    读完这本书,读懂了为什么书名为纤细一线,准确又恰当的表达了这本书的内容。书中“我”所做的志愿活动不就是拯救人的那一线之间吗?生与死的一线之间,有时候很多厌世沮丧崩溃恐惧难过的人可能就真的只是需要有人能够认真的倾听他们的话并且可以拉他们一把,我很敬佩书中的“我”以及她的志愿同事们所做的事情,承接他人的负能量甚至是生命的托付真的是很艰难也很不容易的一件事,我自认为是无法化解除我之外的他人的负能量的,书中最后讲述了因为他们的及时救助,只需要拉他们一把就可以把他们拉出火坑的人成功的得救了,也算是一点欣慰。我很尊重别人选择生活和生死的意愿,但有些人真的是在向他人求助,只需要拉他们一把,可能就能救他们出火坑,面对这样的人,真心希望旁人可以多一点善良,能伸出手拉他们一把。

  • 0 那希索斯 2023-07-27 21:27:01 安徽

    生命接线员。阿克曼的经历丰富得让人敬佩。

  • 0 虾仁不眨眼 2023-09-12 20:04:22 北京

    文笔很细腻,能感受到文字连续不断涌出的生机,还能体会到自然之美,运动时内心的平静和澄澈。如水般娓娓道来生命线接线的故事,其中有惊心动魄,有朋友般的真诚相待,也有沮丧和挫败。 帮助与被帮助是相互的,“这座星球上到处是受伤的人、愤怒的人、迷失的人、困惑的人、曾经在广大的烦恼地图上探险过的人,还有被突如其来的忧伤震撼而呆若木鸡的人。必须有人帮助他们,纵使不能照顾周全,也应该成为他们的左膀右臂。我们滋养他们,他们也在不经意间滋养了我们。” 遇到问题时,比起闷在心里担忧,讲出来永远是更好的选择,“在把苦闷转为叙述,赋予它足够的秩序,以便与别人沟通的同时,愁云惨雾会暂时消散,世界会成为较好的所在,较容易理解。”

  • 0 闻夕felicity 2022-04-09 07:47:54

    ①在心理求助热线遇到的各种求助来电里每个具体的困境、身边的自然和博物学如何安慰城市人的种种复杂情绪、文学创作与人的情绪和精神疾病的复杂关系……要把这些要素编织到一起且不显得牵强或零散需要强大的写作功底以及深刻而机敏的类比,作者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以至于我经常不确定这到底是非虚构还是虚构。这是一本都市身心俱疲人写给同路人的情书。

  • 0 JIAFEITEEN 2023-03-21 12:09:38 广东

    地獄來的黑狗/追趕著太陽⋯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