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博物馆日记(外二种) 短评

热门 最新
  • 0 沉默是金 2018-09-29 21:17:58

    字里行间颇具民国文人之韵味,游玩之余更具人文关怀的忧思

  • 0 加可木南 2018-09-19 20:28:21

    【在 @雨枫书馆 翻书713】三联出版的陈平原这套小精装很漂亮,先是读了《大学小言:我眼中的北大与港中大》,对比两所学校的教育制度,因为作者在两校任教,观察视角得天独厚,文章精悍洞若观火。印象大好。之后读《刊前刊后》《自序自跋》,顾名思义就是作者编书著书的前言后记合集,这些就比较学术性了,但言之有物,尚有可观。接着读这本《大英博物馆日记》还是很期待的,大英博物馆啊,大IP啊,日记啊,得多有意思啊。结果真是期望越大,失望越大,只是作者一个月在英国“立此存照”的游记而已,还不如后附的“外二种”有意思。

  • 0 张兮兮 2019-08-20 09:08:12

    三星半,学究气十足,意趣欠缺

  • 0 胃给力 2021-08-12 13:16:09

    陈平原老师在欧洲讲学时所见所闻

  • 0 文化有限 2021-08-15 14:22:08

    全书大概只有五分之一在真正的写去大英博物馆,太啰嗦,无重点。

  • 0 2021-06-15 13:21:22

    内容平平,纸质手感五星好评

  • 0 凡希 2023-06-16 01:51:46 河北

    大英博物馆日记,其实跟大英博物馆关系大的笔墨并不多,更多的是游记雅趣,陈老师字里行间都是对书的喜爱,走到哪都是逛书店,尤其是二手书店,我也一样,只有逛书店才会有与书不期而遇的乐趣。

  • 0 回形Uz 2019-03-26 13:32:34

    前几节写的都挺不错,观点和思考都蛮有趣,神奇的是很多资料都能在旅游地寻找到,少有后续补充资料。这些资料与文本内容非常契合,也许和作者本人一边旅行一边记录阅读有关。名副其实的书旅人。

  • 0 lele 2019-05-01 20:59:04

    从文化史的角度看展览,可惜涉及的文物太少。

  • 0 三联众读 2023-08-28 16:56:19 北京

    本书源自2001年夏天陈平原在伦敦旅居的一个多月,彼时作者于伦敦大学亚非学院访学,居住在大英博物馆附近,流连于博物馆、书店、美术馆、大学校园。 对这段经历,陈平原以学者的眼光,“阅读欧洲”并以日记形式撰写随笔。 因为是随笔,这本书并非详细介绍某个文物或某段历史,而是自由自在地记录参观感想,并由此生发一些思考。

  • 0 小景 2022-08-28 14:23:50 北京

    四星弱

  • 2 再一宬 2017-05-17 16:55:30

    以前读过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版,“欧游散记”曾收入《走马观花》也读过,就剩一辑“克里特游记”,夏晓虹也是大气,就这么放心陈平原偕三女士出游了。

  • 2 Albatross 2019-09-08 07:55:13

    阅毕英国游记,还没来得及读外二种。豆瓣打分低得惊人,但作者在书中反复说过,这不是一本深刻的学术著作或切实的旅游指南。打动我的除了陈君散淡质朴的文风,更是他明确的问题意识和多元的文化比较视野。穿插书中的当代反思与读书札记打破了博物馆的“封闭性”,传递知识的同时略显文采与趣味,确实“好看”。

  • 0 大新xin 2019-03-05 03:52:12

    略感失望,看完甚至对大英博物馆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不若去看纪录片。

  • 0 随谧 2017-08-29 14:33:59

    细碎的游记只能写给自己看,别人读来总是乏味的。乏味的,每时每刻都是乏味的。可是又是那样美。

  • 0 阳明 2017-12-06 07:58:16

    捷克1968诚如作者自赏的确最有深度,触及中国文革,其它文章可泛读一下就好。

  • 0 涕恩涕 2019-06-26 23:24:43

    一颗星给1968的布拉格,并不是学者都适合写散文,形散神散意识流的自我膨胀式堆砌就没意思了。以及,我是冲着大英博物馆去看的,然而这本书压根没讲几个大英博物馆的藏品……

  • 0 2023-08-10 09:47:13 浙江

    无意间在一个周六下午的社区书店中看到这本书,花了短短2-3小时就读完了,看的出来不是专业的历史考据,更多的是以一种游客角度的随记,别有一番乐趣,一些问题同样值得深思:例如博物馆如何平衡传播知识与保存展示的功能、公益事业与商业经济的矛盾、实物展览与课堂教学以及最重要的提升观众的修养趣味;一些传统的压力;无法避免的关于被掠夺的艺术品是否应归还,以哪种形式索还等

  • 0 Sherine07 2018-04-12 20:03:03

    文人学者的游览日记,也算是给志同道合之士的旅游指南,带有科普性,但是如果对文化历史不感兴趣,会觉得很无聊。另外,谁说文人迂腐,明明很有意思,兴趣爱好相当广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