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繁花〉语言札记》从语言学的基本认识出发,分列十数个小专题,分析和解读小说《繁花》的语言,以及它所体现的汉语的本质特点。作者指出:“作家受翻译腔的影响久矣,语法学家受印欧语眼光的支配久矣。《繁花》不仅给我们一部耐看的小说,也为语言学家提供了一个值得重视的真实文本。”
本书另附一篇《汉语的韵律和节奏》,,与英语比较说汉语的韵律特征,是前篇“韵致”一节的展开。
【沈家煊】 1946年出生,上海人。语言学家,中国语言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语言研究所研究员。从事语言理论研究和英语与汉语的比较研究。著有《不对称和标记论》《认知与汉语语法研究》《语法六讲》《名词和动词》等。
汉语有严格的语法,但又因打破陈规而有生鲜活力,可以分析但不可以用分析代替语言本身,是《繁花》的取胜之处,也是本书作者的明晰思路。
沈先生这样的语言学家解读《繁花》中的语言现象,就像赵元任译《阿丽思漫游奇境记》,而且的确处处是赵味,割鸡用牛刀,学理中见趣味,读了之后感觉又重新热爱语言学了。
什么叫读书啊……读进去了!读出来了!读会了!会读了!
读到这本小书那种心有戚戚焉的感觉真是很美的。曹逢甫的《从语言学看文学》,张大春《小说稗类》都是这类小书,看着是没有理论的,实际上都是吃透了理论以后再讲常识,作者的学识和品味都化在了一起。其实亚里士多德、朗基努斯、贺拉斯都是这么谈文学的。
50.有意思。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 更多书评 2篇
> 14人在读
> 119人读过
> 393人想读
订阅关于《繁花》语言札记的评论: feed: rss 2.0
5 有用 獨孤島主 2017-07-02 19:31:26
汉语有严格的语法,但又因打破陈规而有生鲜活力,可以分析但不可以用分析代替语言本身,是《繁花》的取胜之处,也是本书作者的明晰思路。
1 有用 頨譞 2024-03-27 23:21:56 北京
沈先生这样的语言学家解读《繁花》中的语言现象,就像赵元任译《阿丽思漫游奇境记》,而且的确处处是赵味,割鸡用牛刀,学理中见趣味,读了之后感觉又重新热爱语言学了。
1 有用 阿韭 2022-10-07 22:43:04 上海
什么叫读书啊……读进去了!读出来了!读会了!会读了!
3 有用 爷是小白兔 2019-10-25 04:42:11
读到这本小书那种心有戚戚焉的感觉真是很美的。曹逢甫的《从语言学看文学》,张大春《小说稗类》都是这类小书,看着是没有理论的,实际上都是吃透了理论以后再讲常识,作者的学识和品味都化在了一起。其实亚里士多德、朗基努斯、贺拉斯都是这么谈文学的。
0 有用 卡尔松 2017-05-02 20:21:13
50.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