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文化 短评

热门 最新
  • 2 田唐 2019-01-22 14:24:22

    图书馆推荐书架上选取,很久未读文学,类的书籍。写谢晋那篇居然落泪。另外,最后一章的书法是作家本人写的吗?很漂亮的行书。

  • 2 解凌曦คิดถึง 2020-10-13 18:36:36

    整本书应该本身收录的是文化相关的篇目,各篇目自有其主题。从开篇几场主题论点鲜明的演讲,讲到文革,再至巴金等文学巨匠,现有评论中不乏说余先生自吹自擂,阅历这东西讲给对的人叫分享,过不去的叫炫耀,一家之言也别对号入座

  • 0 2022-03-26 22:59:12

    文化的魅力,就在于摆脱名位,摆脱实用,摆脱功利,走向仪式。

  • 0 信马由缰 2023-02-17 01:00:19 陕西

    第一部分【学理的回答】确实客观理性。第二部分【生命的回答】很深刻,发人深思;但是既然余老师身正不怕影子斜,那么后面几篇中借他人来解释、开脱,我觉得不是很好吧。三四部分不是很感兴趣。

  • 0 齐先生 2023-06-16 16:08:50 山东

    作者在文中提到了文革。对于这段历史,因为是几十年前发生的事情,自己并不是很了解但是我很想了解。对于这段历史,作为经历者,作者写得很清楚。同时,文中也提到了巴金、谢晋等文化人有骨气的所作所为。作者也提到文革中全国废学听课,是中华文明数千年来在非战状态下唯一的一次。

  • 0 财女小辛 2023-05-16 21:55:03 安徽

    何为文化人,书卷气,长者风范,裁断力,慈爱相

  • 0 云漠 2023-11-26 16:05:44 吉林

    很漂亮的文字

  • 0 镜子 2020-05-24 14:57:21

    作者对文化定义包含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共同体。它通过积累和引导创建集体人格。最终文化最终目标是爱和善良。中国文化特性:礼仪,君子,中庸。中国文化弊病:疏于公共空间,实证意识,法制观念。隐忧:复古抑制创新,民粹冲击理性,耗损机制强于建设机制。 写谢晋,黄佐临的那两篇让人动容。 mark必要贮存的书单

  • 0 2020-07-13 09:39:14

    当代文化现状一窥

  • 0 小确幸的屋 2019-07-06 13:29:11

    收获很大,喜欢。我以为余秋雨不会再出版书了,毕竟被舆论关注度那么高。被那么多人关注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 1 秋库里 2019-07-28 16:54:21

    题目太大了,后面的行文中,自吹的内容又太多。余秋雨讲自己不在意中伤与恶语,又用智障来形容人;他讲自己不在意虚名,反驳别人言论时首先考证别人的身份地位。他的文字绝好,而逻辑极差,所以他当国际大专辩论赛评委那几年,才有武大的华彩行文。不过这种行文就像鲍师傅,偶尔吃点还行,一天看一篇美滋滋,一上午集中看完就齁了。也正因为如此,高中生可以看,他们没有完整的上午。

  • 0 行思学 2021-07-12 21:10:02

    文化,是一种包含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共同体。它通过积累和引导,创建集体人格。 现在的中国就像一个巨人突然出现在世界的闹市区,周围的人都知道他走过很远的历史长途,也看到了他惊人的体量和腰围,却不知道他的性格和脾气,于是大家恐慌了。阐释中国文化,就是阐释巨人的性格和脾气。如果我们自己的阐释是错乱的,怎么能够企望别人获得正见? “一个社会不管发达和不发达,表面上看起来是经济形态,实际上都是文化心态”; “经济活动的起点和终点,都是文化”; “经济发展在本质上是一个文化过程”; “经济行为只要延伸到较远的目标,就一定会碰到文化”; “赚钱,是以货币的方式达到非货币的目的”; “赚钱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衣食,而是为了荣誉、安全、自由、幸福,这一些都是文化命题”。

  • 0 冷漠文学家 2020-06-26 14:22:01

    谦而进,骄易退。

  • 0 王不赖 2019-12-23 18:39:13

    从图书馆书架上随意选了一本,里面讲的几个故事让我挺感动的,一个是导演谢晋,说他的小儿子有点弱智,每天扒在猫眼里等爸爸回来,把眉毛都给磨没了,我把这个故事讲给同学听,她还以为我讲了个笑话。还一个是戏剧大师黄佐临先生,远赴国难,不是将军不是士兵但祖国有难的时候只想着和祖国一起,我总会被这种感动的稀里哗啦。还有很多关于生命的回答,不同的故事但是一样的情怀。

  • 0 鱼京_ 2022-03-17 18:00:01

    第一部分可以看,培养一些感性触角。剩下的表演性质过于强了,不仅是自吹自擂,甚至还有踩一捧一。

  • 0 如梵 2018-03-23 09:24:36

    一个真正拥有文化的人,不会扮演“当代名士”。他不会写着半通不通的的民国文言,踱着不疾不徐的遗老方步,数着百年文坛的散落残屑,翻着笔记草率的谁家信笺,又矜持地抖一下宽袖。

  • 0 小珠桃子大阿拉 2021-12-13 21:16:06

    文化是集体人格。

  • 2 chun 2019-11-02 15:43:43

    总体还是被于大师的才气所折服,只是中间老长的一段居然都在反驳、讽刺攻击他的那些人那些言论,虽说自己从不上网从不关注评论,但语气之中能看出还是十分介意甚至很想反击的,以余大师的地位和身份,感觉有失庄重。更像是现在一些名人在博客上的骂战,而不像一本正经的书籍,而且还是《何谓文化》这么宏大的一个命题,虽然举着文化的大旗,总让人觉得文外之音:何谓文化,我就是文化?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