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新与旧·公与私·理与时·情与势:再论建国初期历史实践的社会、思想、文化、生活意涵
编者小引/贺照田
建国前后农业合作化的曲折与展开:接管天下之三/何浩
典型的诞生:从蒲忠智到王家斌/程凯
生产组织、文教实践与主人意识:1953年天津工厂的秩序重建及其精神意涵/符鹏
读罗工柳《地道战》/莫艾
· · · · · ·
(
更多)
专题:新与旧·公与私·理与时·情与势:再论建国初期历史实践的社会、思想、文化、生活意涵
编者小引/贺照田
建国前后农业合作化的曲折与展开:接管天下之三/何浩
典型的诞生:从蒲忠智到王家斌/程凯
生产组织、文教实践与主人意识:1953年天津工厂的秩序重建及其精神意涵/符鹏
读罗工柳《地道战》/莫艾
1949年的政权替代、宗教纪年与政治意涵:以温州东源村白氏道士科仪文书为例/张侃
回应一:多学科视野中的四五十年代中国革命
通过“细描”拯救历史/倪伟
在四五十年代革命的视野中看当下文学的感受结构/姜涛
重建总体性视域的可能:新中国建国初期文学-文化研究的方法论反思/朱羽
徘徊在历史之外的乡村叙述:以《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为例/金浪
重提革命史:何以可能?/常利兵
新政治观何以可能?/吕德文
土地、庙产与思想世界:1951-53年地方档案中所见五台山僧侣改造的政策与问题/张亚辉
从内蒙古撤省谈区域史的研究路径/田宓
作为普通的知识人走入当代史/谭同学
回应二:东亚视野中的四五十年代中国革命
革命思想能否超越国家:中国革命之连锁及其内外/任佑卿
中国革命如何面对殖民地经验?/黄琪椿
未完成的革命:台湾战后左翼运动考察/林丽云
为了理解中国革命/铃木将久
公私之辨与一九四九/王智明
在人间思想
从文化研究的角度看今日大陆文学/王晓明
文化研究视野下的“知识分子-农民”互动:以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的农民培训实践为例/潘家恩
中日人民友好的悖论:以1980年代中国的“日流”为中心/任佑卿
人间现场
文革日常生活四题:读金大陆《非常与正常——上海文革时期的社会生活》/钱理群
香城故事(六)/任强
· · · · · · (
收起)
7 有用 笑完我就去睡觉 2017-12-02 13:03:27
这辑的回应文章组和"在人间思想"比较有意思,专题的几篇反而不太能看下去,一方面是越来越觉得他们更关注"干部-新人-群众"三者关系中干部如何感受和调整政策、新人如何通过改造自己脱颖而出,至于群众本身的感觉/生活好像只是前两者的素材,变成像在探讨如何更好地(从领导干部角度)治理群众。另一方面是以辞害意,像"突破陷阱""撬动历史""人心在不断的位置变动关系中被牵引的乱象""调动尚留余温的血脉和感知"这种... 这辑的回应文章组和"在人间思想"比较有意思,专题的几篇反而不太能看下去,一方面是越来越觉得他们更关注"干部-新人-群众"三者关系中干部如何感受和调整政策、新人如何通过改造自己脱颖而出,至于群众本身的感觉/生活好像只是前两者的素材,变成像在探讨如何更好地(从领导干部角度)治理群众。另一方面是以辞害意,像"突破陷阱""撬动历史""人心在不断的位置变动关系中被牵引的乱象""调动尚留余温的血脉和感知"这种fancy words用得太多了,这套新话的框架感太重了。 (展开)
1 有用 北卅研 2017-05-17 12:19:37
所收录文章均作于2016年。仔细阅读每篇论文后,在论文排序、潜在思想脉络、提问与回应,以及蕴含的问题意识等方面也须下功夫琢磨。
0 有用 远树 2019-04-14 21:32:29
黄琪椿:我们在哪里寻找失败与缺陷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