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来的女性 短评

热门 最新
  • 972 diduanyan 2017-07-10 19:23:14

    除非你假装没感觉,否则你无法忽视身为女性的困境。女性从意识到自我到活出自我是一个漫长过程,期间会受到来自社会、文化、家庭的各种阻碍。女性觉醒不是一劳永逸的,无法同步实现,也没有统一模式,需要自己去摸索。这条路异常艰难,也许最后陪伴你的只有永恒的孤独和清醒的自由,但依然值得努力。

  • 520 临素光 2017-08-13 16:35:57

    男权之下,并无新事。尽管那是大洋彼岸的美国,尽管那是半个世纪以前的时空,这里的故事,可以是媛媛、是晓兰,也可以是蒂娜、是邦妮,更可以是你、是我。与其麻木地沉睡,不如痛苦地醒来。

  • 257 白桃味 2017-07-01 21:41:07

    她知道,自己正活在美国梦里,她索性就给自己戴上这副面具。她在有档次的理发店里做头发,理发师见她有白头发,建议她染发时,她就听从了他们的建议;她买了高价的针织三件套;她还修了指甲;她有一叠信用卡。

  • 162 great grey owl 2017-07-13 16:07:01

    读完了。“小说版的《第二性》”名副其实。非常推荐。因为国别和年代的差别,在当下的中国或许更能激起心灵的回响。感受一言难尽,稍后会尽量写出来。

  • 203 TeresaK毒药 2017-08-29 22:47:35

    很多人莫名觉得女权在中国很普遍,但看看1960年的大洋彼岸和如今的中国,对女性的困局从来没有改变过,依然是轻视,是牺牲,是dang妇逻辑横行,从来没有真正改善,不过是你还没有触及黑暗。

  • 120 大-燕-威-王 2018-11-11 12:33:18

    这本书痛快之处在于,女主“醒来”后的一系列思考,揭穿了一大串男权社会欺压女性的谎言——在“我养你”和“我爱你”的背后,实际就是三个字:吃女人。

  • 68 TinOO 2017-10-20 12:57:22

    已婚的女人不要看,这是一本绝望主妇之书;未婚女人也不要看,一看更不想结婚。女人一旦选择婚姻与生育,就要不断自我放弃。男人也觉得很委屈,他也放弃了很多。那么,问题的根本是什么?这本书让我废寝忘食,想让女人都读,思考一下。

  • 56 赫恩曼尼 2017-12-08 12:11:49

    将庸常、无可逃脱的生活写得极细腻,如果没有切身的体会,则容易厌倦;如果有类似的体会,会觉得句句写得都是自己,忍不住叹气、哭笑。一部女性的压抑历史,以小说的方式呈现。

  • 62 小土豆 2017-08-12 02:20:55

    我胆战心惊的读着它,甚至害怕我会在未来的某一日里发疯。我觉得我似乎离书里的女人们只有一步之遥,再踏一步便是深渊。可是我还是从这本书里获得了某些勇气和力量。也许我还会在无数个夜深人静的日子里想起这本书,翻开这本书,然后我会被再次赋予某种力量!这就是醒来的女性!永远要,重视自我!

  • 47 弥生 2017-08-21 15:25:53

    美国的六十年代就是我们的现在,让想养你当主妇的男人见鬼去吧,花自己的钱最放心。

  • 45 2017-08-21 13:59:20

    女性的觉醒真的是一条漫长、孤独又异常艰难的路。可是,打开了的门还能被自欺欺人的关上吗?只能义无反顾地走下去,也许会更孤独、更无助,但还是要踮起脚尖走在刀刃上,不要遗忘。在希腊语中,“遗忘”的反义词是“真相”。

  • 42 小毛巾 2017-07-28 12:35:34

    1970s的作品呐,读起来觉得就是身边的事情,女性权利方面我们真正是落后了50年了

  • 25 yesshen 2017-10-09 20:20:03

    断续读完了这本吐槽之大书(全篇尽是对男人和其她女人的吐槽),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在每个时代,“不能”的界限到底是为什么而存在?为什么要遵守?为什么那个时代的女人结了婚了就不能工作了,不能深造了,为什么每个时代的主流都非得是结婚+生孩子?为什么要care别人觉得理所当然的事情?

  • 23 emma 2017-08-10 17:10:26

    冗长而无聊,可能是六七十年代美国女性的口味吧

  • 28 Yana 2017-08-18 05:39:59

    推荐给30岁+的女生看。看封面很多人一定会把这本书归入女权主义,但是呢,其实这本书很理性且节制,用大段真实细节的描述,来让女性读者感同身受,引起共鸣和思考,1950到1970年代美国女性从贤良淑德三从四德相夫教子的价值观里逐步开始寻求自我,她们努力读书,接触社会,成为最早的一代职场女性,这其中的喜怒哀乐矛盾纠结挣扎蜕变累计出了当今时代独立女性的价值观。书中并没有给出任何结论,但是因为在其中一定能找到自己的片段影子,所以一定会基于自己的价值观教育背景和人生经历,得出自己的结论或者当下的一些想法吧。读一本书做一件事交一个朋友,只要对自己有积极的影响就值得去做,这本书值得读一下。

  • 32 人间无数雨打去 2017-10-17 14:40:25

    如果有人真的相信,某种从有文字记载以来就存在的现象会在短短几十年里发生巨变,那就太天真了。我喜欢陀思妥耶夫斯基,他会提到细节,却不过多描写,它们蕴含在背景中。可是,肮脏的细节并非大多数女性生活的背景,而是她们生活的全部。

  • 28 CeciQingCai 2017-08-01 22:56:46

    我只能庆幸自己在此时此刻遇到这本书

  • 20 ありちゃん 2017-09-22 18:00:54

    结合创作时代背景完全可称masterpiece,对女性可能会遇到的各种场景几乎包罗万象。很难想象仅50年前美国的女性还处于这样的地位,但其实今天就好到哪里去了吗?更不用说中国的女性呢?我还没结婚成家,到目前为止的人生还没因为自己的性别受到任何限制,但现实世界可能远比我想象得严峻。

  • 23 曾小曾曾曾 2018-02-01 13:24:06

    看到三分之一实在无法再继续下去。通篇都是对女性因为婚姻、孩子、男人而带来的痛苦遭遇的罗列,很少读到反思,更多的是女人们对生活的抱怨和命运不公的戚戚然然。流水账似的书写,不知道为什么被誉为“小说版的《第二性》”。

  • 19 pagig 2017-08-12 19:47:52

    读书的全程都是刺痛,我想成为一个更新鲜鲜活的女人,而总要与“他们”所建立的迂腐思维难以分离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