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全而稳的一部传记,夹叙夹议,“想见其人”与“读其书”相结合。有不符合传统传记之处,但《梁书》本传去掉所引用的《序志》篇,刘勰事迹只有404字,用来书写一部传记很难。故而,推测、想象乃至虚构,包括述评存世作品如《文心雕龙》《灭惑论》《梁建安王造剡山石城寺石像碑》,也是不得已。既然是传记,其中就要有实然、应然与或然与不然的区分。作者不取刘勰晚年回鲁说,搁置《刘子》争议,都是有“史识”的表现。但不知为何要衍生“幼年回鲁”?为解释第二个梦?抑或兼顾浮来山定林寺?倒也不必。挑点瑕疵,如果说昭明太子说“不必了,山水有清音,何必丝与竹”,还能理解为引用前代左思《招隐》的“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那僧祐教导刘勰的“一念若悟,众生是佛”,就是超前挪用了慧能的核心思想,似不妥
著者研究辛苦,但文笔着实不佳。
> 梦摘彩云
0 有用 ⚓️ 2025-04-01 11:08:41 湖北
全而稳的一部传记,夹叙夹议,“想见其人”与“读其书”相结合。有不符合传统传记之处,但《梁书》本传去掉所引用的《序志》篇,刘勰事迹只有404字,用来书写一部传记很难。故而,推测、想象乃至虚构,包括述评存世作品如《文心雕龙》《灭惑论》《梁建安王造剡山石城寺石像碑》,也是不得已。既然是传记,其中就要有实然、应然与或然与不然的区分。作者不取刘勰晚年回鲁说,搁置《刘子》争议,都是有“史识”的表现。但不知为何要衍生“幼年回鲁”?为解释第二个梦?抑或兼顾浮来山定林寺?倒也不必。挑点瑕疵,如果说昭明太子说“不必了,山水有清音,何必丝与竹”,还能理解为引用前代左思《招隐》的“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那僧祐教导刘勰的“一念若悟,众生是佛”,就是超前挪用了慧能的核心思想,似不妥
0 有用 杏子 2020-08-02 07:41:52
著者研究辛苦,但文笔着实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