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地理 短评

热门 最新
  • 9 落叶村 2017-06-27 20:32:44

    看安歌的文字,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一件事:把目光从自我的狭小世界,转向生动的自然,很多内心的焦虑感就消失了。一直偏爱她写新疆的部分。我深信作家和诗人对世界的感知方式,在童年就已经构建完毕。对家乡的描摹,一定是作家所有文字中最动人的。

  • 3 黎戈 2017-06-16 18:13:26

    一个诗人能走多远,就拥有怎样的地理

  • 5 周六+艾华 2017-06-26 20:52:12

    人是会思想的芦苇,人也是会走路的树。写《植物记》的诗人安歌,这回带来了她的"地理书"。十指连心,十趾连心,生理常识的背后是诗意的疼痛;古老大地上的古人以"涌泉"命名的穴位,是脚底的穴位,也是大地的穴位。《一个人的地理》,从地上到纸上,泉水涌出。

  • 4 @晴天 2017-05-17 09:09:06

    一个人用心丈量的地理,一个人用文字照亮的生活

  • 7 thor 2017-06-27 20:05:38

    互联网上的各类速食游记毁掉了很多好地方,好在我们有安歌。她的文字对速食是一种安静有力的拨乱反正👍

  • 6 铁人约翰 2017-06-27 20:10:04

    490页的书,厚厚的一本,刚拿到的时候就觉得莫名兴奋。不知道是不是先入为主,感觉跟以往的文字相比,安歌的风格有了很明显的变化:灵动之中,多了一些醇厚。

  • 7 张会计 2017-06-27 20:14:46

    几个铁粉刚从读书会上下来。都是从《植物记》就开始粉安歌的人,线下+线上。讨论最多的除了这本书,还有书里提到的各个地方。我本人醉喜欢的,还是新疆的部分,阳光、雏菊,干燥的凉风。空气里有糖和诗的味道。

  • 0 yiwusuozhi 2022-05-14 13:20:17

    也许是因为作者是新疆长大的吧,新疆部分写的最好。后面章节有些意兴阑珊~

  • 0 一个弗兰克 2023-08-20 12:42:18 海南

    不算什么游记,只能算按地名划分的杂文集,除了新疆海南,其他不如不写,安歌还是就好好写植物吧

  • 6 无明 2017-06-27 20:18:42

    旅行,读书,在旅行和读书中构建自己的信仰和自己。当今时代,没有几个作家能做到,安歌做到了。

  • 0 太一 2020-05-03 16:54:00

    天台县后岸图书馆

  • 0 月微茫 2017-08-22 22:21:59

    前面新疆的部分很好,语言灵活自然,富于感染力。毕竟是她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啊,写得令人神往。然而,三分之一后开始转折……一言难尽。我可能看了半本假书——是胡兰成诈尸起来,溜达全国各地写出的文章吗?!一个短文段,标准胡兰成句式反复出现,仿佛作者已忘了如何表达自己。浓丽无物,好尴尬……

  • 0 墨野 2019-01-22 22:41:18

    对这种文风不太感冒,被评分骗了。。

  • 0 粒一 2021-05-04 10:12:28

    是为了远疆而看的。作者作为游客的代入感很强。我是不太爱这种风格,走马观花式地停留在表面,虽然不乏心事感触的流淌,但终究觉得太不接地气。不过了解一下风俗也是可以的,新疆的草原,海南的风俗,祖国的大好河山风格迥异,都让人喜欢。无奈我身不得动,只有依靠心动了。

  • 1 趴着看书 2019-08-30 20:08:25

    490页55元,还算不错吧。少吃两次肯德基,哈哈

  • 2 茉莉 2017-08-24 19:09:50

    四辑的文字各有节奏。第一辑新疆篇的深远,是把天空草原移来,让人可以深呼吸;第二辑我是旅途之秾丽,但也深远,特别是一路的洛克和大庸的落叶;第三辑因有童年、书籍做底,让人可以深进去;第四辑当是作者客居处,对平常小巷,挑担阿婆的亲连着作者的人世。这样的节奏安排似乎也是成长的季候。

  • 4 大书控 2017-06-27 20:24:54

    博物学似乎很流行,但我不关心博物学。我只关心安歌笔下的世界,她能在给万物命名的同时,给了万物以生命。这是她给我的最强烈感受。

  • 0 西西 2018-04-01 15:56:53

    为了引用而引用,强行抒情,也就草原部分能看看吧,还是喜欢李娟对哈萨克的描写

  • 0 Sharon 2017-07-27 16:55:52

    41 / 2017 喜欢草原的部分

  • 0 wy9331 2022-03-17 22:21:21

    总体来说感觉比较矫情。少数几篇关于海南的文章好一点。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