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如果某一演讲美而浅薄,它便只能取悦于感性,而不能取悦于知性;反之,如果一演讲言之成理,但干燥无味,就只能使知性称心,而不能使感性喜爱。 ... 当我们致力于在知识中,把感性的完备与逻辑的完备结合起来的时候,一定不要忽视下列规则,即: 1)逻辑的完备是一切其他完备的基础因而决不允许从属于其他完备或者被牺牲掉; 2)最重要的是要看形式的感性完备--知识与直观法则的复合--,因为本质的美正在于使它极好地与逻辑的完备相结合; 3)对于刺激和触动--知识通过它们影响感觉,并产生对同一感觉的兴趣--必须特别谨慎,因为这容易将注意由客体引向主体,从而显然会对知识的逻辑完备产生很不利的影响。 (查看原文) -
因此,哲学是哲学知识或来自概念的理性知识体系。这是这门科学的学院念。就世界念来说,哲学是关于人类理性的最后目的的科学。这种高的概念予哲学以尊严,即一种绝对价值。事实也是如此,唯有哲学才具有内在的价值,并赋予其他一切知识以价值。 (查看原文) —— 引自第38页
> 全部原文摘录
逻辑学讲义的书评 · · · · · · ( 全部 8 条 )

没有标题没有章节没有页码的书评
这本书从去年二月份一直读到九月份。原典类的阅读大概都是如此,原典的篇幅并不长,但是信息量和信息密度都很大,每读一句话都需要结合上下文琢磨一下,所以即使只是不到二百页的讲义,对于作者本人可能却是一生的精思,而对于初学入门之人则是精神上的重负。讲义分为两部分,...
(展开)

§50.c.中的一个明显误译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译本中这个部分的标题为“由小反对判断而成的知性推理”,讲的是对当方阵中的下反对关系,即I命题与O命题的关系,两者是至少一真,可以同真,但不可同假,可由假推真,但不可由真推假。而译文说:“若小反对命题中其一真,则其他伪 ”,明显颠倒了二者的推理关系。查了下原文,... (展开)
德國古典哲學讀書小結
此書是解開通向康德哲學(三大批判)之門的钥匙。純批的體系在此書中已經完備。從知識的完備性,推演到量質關係模態四環節;一般完備性,到雜多性和統一性的結合。神來之筆,讓人從雲里霧里,一下子豁然開朗⋯⋯ 「存在與時間」中譯本讀到三分之一左右,艱難進行,收獲不少...
(展开)

p24页的一处疑似印刷错误
第二十四页,第十二行,“可以说,每一位哲学思想家都是在别人工作的废墟上写出他自己的著作的;但是没有一部作品达到了所有部分都固定不巧的境地。由于这种理由,哲学是不能学习的,因为它还没有拿出来。假如面前确有一种哲学,也不会有学了它,便能自称哲学家的人,因为他这...
(展开)
> 更多书评 8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商务印书馆 (2010)9.1分 631人读过
-
商务印书馆 (1991年1月第1版)8.7分 41人读过
-
商务印书馆 (2011)暂无评分 8人读过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2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逻辑学讲义的评论:
feed: rss 2.0
还没人写过短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