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商学院谈判课 短评

热门 最新
  • 16 danyboy 2017-07-17 23:56:46

    因为股权收购,今年我参加过两波和少数股东的谈判,从宁波到汨罗多个城市,越是发达地区的对手,谈判越精细越商业化,中西部地区两极分化,有些很容易,有些根本不好好和你谈。这本书虽然是商务谈判,但举得例子多数是政治谈判,所总结的原则更像是政治原则,政治是在区分敌友的前提下,达成共识的技艺

  • 12 伊卡洛斯 2017-06-12 20:21:42

    打破僵局(Break Deadlocks)与解决冲突(Resolve Conflicts),就是人的互动。充分利用架构、流程和同理心,不伤财、不劳神(without Money or Muscle),你和对手都需要赢——从商务到外交,从职场到家庭。

  • 3 魏小河 2017-06-25 23:49:21

    有一些启发。

  • 2 zxit2 2017-12-23 12:00:54

    “战略性歧义”的策略:当双方已经在某种实质内容上达成了合作意见,但还有一个不可回避的重大争议无法达成一致时,在协议中对于重大争议性问题上故意用歧义性文字来描述,这样双方都可以按照对自己有利的方向来解释,依然可以让谈判各方对外宣布谈判获胜 | 同理心:第一,把谈判的各方看做合作方,而不是敌对方,丢掉所有敌对的情绪;第二,分析谈判各方的利益、约束条件、备选方案和看待问题的不同角度;第三,使用价值最大化的原则,找出让谈判各方利益最大化的解决方案 | 化解所有矛盾冲突的底层逻辑,就是无论面对怎样的争议,各方都有宣布自己胜利的需要 | 当谈判中一方突然反悔要求重新谈判时,可以将谈判重点从实质性内容转移到谈判流程上来,从维护公信力的角度来要求对方坚守承诺

  • 1 文孝先生 2020-02-09 12:02:52

    几个精华的点:(1)架构:看是否还存在多个维度去拆解谈判架构, 让对方从某个维度也有获益的可能;(2)流程:确认对方默认的流程和你是否一致,是否存在不一致点需要在锚定前达成共识, 及时排查;(3)同理心:ICAP, 构建一个包含对方利益、约束条件、备选方案和不同角度的谈判的谈判空间 #翻译实在很一般

  • 2 脑仁味的草莓 2017-07-16 21:27:18

    提出了打破僵局、化解冲突的三大关键法则:架构之力、流程之力、同理心之力。

  • 0 N 2018-08-31 12:04:41

    例子很切题,不过行文累赘,翻译腔也很重。值得一赞的是,这本书表面看起来很成功学,其实里面的沟通技巧挺实用的。无数工作说到底,就是表达自己、说服别人的工夫。作者最后一则的忠告:当遇到人类互动产生的问题时,永远不要让恐惧支配你。

  • 0 AprilRoro 2017-10-15 15:41:04

    谈判前翻一遍很有帮助。

  • 0 嗯. 2020-09-15 07:11:35

    为何需要设计谈判流程,锚定效应

  • 0 掉渣王 2018-01-12 00:20:01

    听书,每天都在搞谈判博弈,感觉是一本值得仔细看的书。

  • 0 耳朵又回来了 2020-01-01 15:44:17

    翻译的比较啰嗦,但是内容确实管用。且看且实操中。

  • 0 刘小土豆 2020-07-09 17:03:27

    第一次读与谈判有关的书籍,这本书主要讲了三个谈判方法,即架构之力,流程之力,同理心之力,没有孰轻孰重,只是需要在不同的谈判中要分别加以运用,说到底,谈判的目的是要达成目的,不是在嘴上争个高低。ps有莫雷签约哈登的案例,对我来说,这就是个小彩蛋了。

  • 0 橘生淮南 2018-08-03 23:46:07

    讲得太偏理论,可操作性不高,所举的例子可以当故事看看,但是和作者想表达的主题却不甚对应,不推荐读

  • 0 Seand 2019-12-15 00:56:25

    與任何生活中可預見之敵人或交涉對手談判協商的原則性指南。雖然缺乏充分學術性證據,仍相當精準地羅列了做好萬全準備、抓緊程序、替換內容及死纏爛打永不放棄一再嘗試的談判秘訣和案例,實用性強。當然所有的技術類知識都需要一生不停地實踐才有可能把握其精隨。21/5/6

  • 0 蜜糖 2022-01-24 00:51:09

    从结构、战略、心理来分析谈判,内容丰富,不过需要实践出真理。

  • 0 ✎❀ 2022-01-25 19:32:29

    要有同理心,别看作对手,而当合作方。

  • 0 Apple 2022-01-06 20:11:31

    太枯燥了!而且例子都是政界的,离普通人生活太远

  • 0 哆啦大胖 2022-01-22 12:09:40

    得到APP每天听本书分享:本书首先说了架构的策略。谈判中的架构策略是把谈判中处于僵局的某个问题进行拆分,变成多个问题,让不同的谈判方在各自最看重的问题方面获得最大价值,从而达到各方多赢的局面。其次,说了流程的策略。要在谈判之前先讨论流程。这是因为可以利用人们心理的锚定效应,主导后续的谈判结果朝着自己希望的方向发展。最后,说了同理心策略。谈判中的同理心策略指的是站在谈判各方的立场设身处地的思考问题。需要把谈判各方都看成是合作方,分析各方的利益,找出让各方利益最大的解决方案。本书的作者认为,冲突的产生其实往往来自于彼此的立场与角度的不同。化解冲突最根本的问题在于,要承认我们与对方其实在本质上并没有什么不同。试着理解对方的立场和行为背后的深层原因,把重点放在创造价值上。

  • 0 诚孚 2023-12-03 10:45:41 上海

    虽然这本书有三个归纳和总结,但是这个架构、流程和同理心三个词,并没有很好地让人去理解真正的解决方案,说白了这个词其实不接地气,架构的方式其实就是在结果没有太大改变的情况下,把中间的过程单独拆出来一个一个细致研究并解决;流程的方式,其实是在谈判中进的过程去逐步找到突破口,循序渐进完成;而同理心实际上就是站在各方谈判角度的立场上,尽可能地照顾到多方利益而达成的最终结果。实际上你会发现一个本质上的问题,那就是结果看似不可能完成,但是花费的更多精力实际上是在过程当中,考验的是沉着冷静与谦和的优秀品质,那种一开始就自命不凡的谈判者,无论运用任何的方式都不会获得最终的胜利。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