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罪与欠》是刘小枫教授的学术论集,主题是探讨“罪”与“欠”的现象学差异与政治神学差异。本书收入了《舍勒论负罪之在与信仰之在》《保罗书信中的“身体”初探》《哲人王俄狄甫斯》等六篇论文,内容涉及哲学、文学和宗教。
《罪与欠》的相关探讨起源于对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第58节“领会召唤与罪责”的研讨:既然海德格尔已经明确拒绝“基督教的人类学概念”,为什么他还要在这里讨论“罪责”?作者认为,海德格尔借助现象学的思考方式努力要从“罪”这个基督教的在世理解脱身出来,返回到基督教之前的、西方思想原初的(也就是古希腊的)在世理解。尼采已经指出过这条返回的路径:“罪”的原义应该是“欠然”,所有的受苦都应该从欠然的角度来理解……
罪与欠的创作者
· · · · · ·
-
刘小枫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刘小枫教授(1956生),重庆人,四川外语学院文学学士(1982)、北京大学哲学硕士(1985)、瑞士巴塞尔大学神学博士(1993)。1993年起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兼任教授。2002年起任德国波恩大学汉学系客座教授,2003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古典学研究中心主任。
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责任教授、古典文明研究中心主任。
社会兼职:中国比较古典学会会长。
主要研究和教学方向:古希腊-罗马文史、中西方古典诗学、古典政治哲学。
主要著作:《诗化哲学》、《拯救与逍遥》、《走向十字架的真》、《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沉重的肉身》、《圣灵降临的叙事》、《现代人及其敌人》、《凯若斯:古希腊文教程》、《拣尽寒枝》、《儒教与民族国家》、《重启古典诗学》、《施特劳斯的路标》、《共和与经纶》、《设计共和》、《百年共和之义》、《比较古...
刘小枫教授(1956生),重庆人,四川外语学院文学学士(1982)、北京大学哲学硕士(1985)、瑞士巴塞尔大学神学博士(1993)。1993年起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兼任教授。2002年起任德国波恩大学汉学系客座教授,2003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古典学研究中心主任。
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责任教授、古典文明研究中心主任。
社会兼职:中国比较古典学会会长。
主要研究和教学方向:古希腊-罗马文史、中西方古典诗学、古典政治哲学。
主要著作:《诗化哲学》、《拯救与逍遥》、《走向十字架的真》、《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沉重的肉身》、《圣灵降临的叙事》、《现代人及其敌人》、《凯若斯:古希腊文教程》、《拣尽寒枝》、《儒教与民族国家》、《重启古典诗学》、《施特劳斯的路标》、《共和与经纶》、《设计共和》、《百年共和之义》、《比较古典学发凡》、《王有所成》、《古典学与古今之争》等。
主编:《经典与解释》(CSSCI辑刊)、《古典研究》(国际学刊)、“西方传统:经典与解释”系列丛书、“中国传统:经典与解释”系列丛书。
获奖:“正则学者奖”(1998年),广东省高校优秀教师奖(1987、1988、2006), “桐山学者奖”(2007),“吴玉章优秀学者奖”(2012)。
目录 · · · · · ·
原文摘录 · · · · · ·
-
伊俄卡斯忒听到这些,心里已经绝望,她彻底明白了,出于常人的本能甚至出于女人的本能,她拼出全部的生命力量要掐断最后这丝线团,恳求俄狄浦斯不要再追查下去,不该知道的事情不要去知道——俄狄浦斯与伊俄卡斯忒的冲突达到顶点,他非要追查到底,因为,哲人的生活非基于真相不可,即便这真相可能会断送掉自己在世间获得的幸福也在所不辞;哲人甚至不会顾及真相一旦大白于天下自己是否会受苦,宁可在真相中受苦也在所不辞。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16页 -
…基督的上帝更是“爱者”,能担苦、能与世人同苦确是基督的上帝的品质,但这一品质是以其挚爱为基督的:处于爱而受苦。爱与受苦有品质上的差异,苦并不是一个肯定性的事实,人的苦楚并不因为人或上帝的能够承担而变得有意义,它始终是一个否定性的生存事态,爱恰是对这一生存事态之否定性的否定。… (查看原文) —— 引自第76页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罪与欠"的人也喜欢 · · · · · ·
-
- 亚里士多德的哲学 7.4
-
- 廊下派的城邦观 8.5
-
- 阿甘本哲学经典(套装共3册) 8.6
-
- 承认的过程 8.6
-
- 斯宾格勒与西方的没落 8.5
-
- 救赎之星 8.3
-
- 从柏林到耶路撒冷 7.8
-
- 反异教大全 8.7
-
- 历史的天使 8.5
罪与欠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0 条 )

罪与欠|认清生活真相后依然热爱
> 更多书评 10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
华夏出版社 (2009)8.3分 226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57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罪与欠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卡列宁的微笑 2017-11-30 23:04:59
哲人王俄狄浦斯。
0 有用 陈归礼 2018-10-10 10:30:37
论灵知主义的那一篇最好。可结合约阿希姆一起看。
0 有用 浆果与牡蛎 2019-08-16 16:13:24
又读了一遍。喵!
0 有用 一粒微光 2019-10-28 15:17:48
认识你自己
0 有用 phaedo 2020-05-27 12:07:25
现象学/政治神学(“这女孩儿的眼睛为我看路” 报名那天的地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