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美] 约翰·奥莫亨德罗 (John Omohundro)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原作名: Thinking Like an Anthropologist
译者: 张经纬 等 / 张经纬
出版年: 2017-7-1
页数: 360
定价: 62.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培文通识大讲堂
ISBN: 9787301282915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原作名: Thinking Like an Anthropologist
译者: 张经纬 等 / 张经纬
出版年: 2017-7-1
页数: 360
定价: 62.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培文通识大讲堂
ISBN: 9787301282915
内容简介 · · · · · ·
今日中国正行驶在文化变迁的高速路上,人类学这门年轻而富朝气的学科正可提供宝贵的参照。它教会我们以宽容的心态,理解他人的观念与文化实践,同时也让我们自己的生命焕发更明亮的光彩。
这本独具特色、富有启发性的人类学导论,遵循以问题为基础的独特指导原则,每章都围绕一个关键问题精心组织,用相关田野故事揭示身处田野的人类学家将会遇到的潜在问题、挑战和后果。透过亲身田野经历,与其才华横溢的个人教学风格,作者生动地展现了人类学家所面对的核心概念与问题,有助于学生深入掌握人类学研究人类行为和观念的方法,并有机会在读过本书后,在本文化和异文化的生活中,继续像人类学家一样思考。
作者简介 · · · · · ·
(美)约翰•奥莫亨德罗(John Omohundro,1946— ),纽约州立大学波茨坦分校人类学系杰出教学教授。他从事文化人类学导论课程教学37年,先后荣获杰出教学校长奖、荣誉教授奖。主要研究领域为族群关系、社会网络、灾难影响、环境人类学。
目录 · · · · · ·
一个愿望和一个梦想
前 言
如何使用本书 | 人类学的问题 |
第一章 什么是文化? | 概念性问题 |
第二章 如何了解文化? | 自然性问题 |
第三章 这种实践或观念的背景是什么? | 整体性问题 |
· · · · · · (更多)
前 言
如何使用本书 | 人类学的问题 |
第一章 什么是文化? | 概念性问题 |
第二章 如何了解文化? | 自然性问题 |
第三章 这种实践或观念的背景是什么? | 整体性问题 |
· · · · · · (更多)
一个愿望和一个梦想
前 言
如何使用本书 | 人类学的问题 |
第一章 什么是文化? | 概念性问题 |
第二章 如何了解文化? | 自然性问题 |
第三章 这种实践或观念的背景是什么? | 整体性问题 |
第四章 其他社会也这么做吗? | 比较性问题 |
第五章 这些实践与观念在过去是什么样的? | 时间性问题 |
第六章 人类生物性、文化与环境是如何互动的?| 生物– 文化性问题 |
第七章 什么是群体与关系? | 社会– 结构性问题 |
第八章 这意味着什么? | 阐释性问题 |
第九章 我的观点是什么? | 反身性问题 |
第十章 我在下判断吗? | 相对性问题 |
第十一章 人们怎么说? | 对话性问题 |
结语 合而为一
参考书目
· · · · · · (收起)
前 言
如何使用本书 | 人类学的问题 |
第一章 什么是文化? | 概念性问题 |
第二章 如何了解文化? | 自然性问题 |
第三章 这种实践或观念的背景是什么? | 整体性问题 |
第四章 其他社会也这么做吗? | 比较性问题 |
第五章 这些实践与观念在过去是什么样的? | 时间性问题 |
第六章 人类生物性、文化与环境是如何互动的?| 生物– 文化性问题 |
第七章 什么是群体与关系? | 社会– 结构性问题 |
第八章 这意味着什么? | 阐释性问题 |
第九章 我的观点是什么? | 反身性问题 |
第十章 我在下判断吗? | 相对性问题 |
第十一章 人们怎么说? | 对话性问题 |
结语 合而为一
参考书目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对个体来说,民族性(意为某人对一个族群的认同和参与)往往更难确定。一个人的民族性既可能多元,也可能自己也不清楚,还可能随社会情境而变。 人类学中有一个分支叫生物人类学,它的任务之一就是研究人类的体质多样性。其研究表明,人类就是一个物种,一个有着巨大遗传多样性的物种;但因其成员的迁居与杂交,并不存在孑然孤立的亚种。 文化人类学家今天该问的问题,不是人们的种族是什么,而是:各种文化中的人们把自己想象成什么种族?群体把人类生物多样性想成什么、为什么按这种方式贴上差异的标签? “是他的文化让他这么做的”,是一种有趣的合法辩解,但人类学家知道,人类既可以遵循、围绕他们的文化行事,也可以违背他们的文化。同样,事情也并非总会照计划发生。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5页 -
种族是一种文化建构 尽管没有将人类划分为不同种族的科学依据,但社会却是一直此不疲。他们发展了关于人们之间不同差异的观念,因而“种族”就是一种文化建构,意思就是一个群体对事实共有的观念模式。一种建构出来的观念需要经受彻底的检验,就像波利尼西亚悬架独木舟船长为了确保航海安全所需掌握的海流和气候知识,必须源自实践。另一方面,一种文化建构只是关于事实的模式中若干种有缺陷的观念之一。大多数种族分类的文化体系都是如此。……人类种族分类并非事实,而是一种“不平等的意识形态”。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一章 什么是文化? | 概念性问题 |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培文通识大讲堂(共15册),
这套丛书还有
《小哲学》《名案中的法律智慧》《中国论衡 系统动态平衡发展理论与新十大关系》《中国农村》《生活的暗面》
等
。
喜欢读"像人类学家一样思考"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像人类学家一样思考"的人也喜欢 · · · · · ·
像人类学家一样思考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0 条 )

授人以渔,善莫大焉——读《人类学入门:像人类学家一样思考》
一、前言 笔者自对人类学这一学科感兴趣起,便四处搜罗相关读物,很早便在诸多前辈的推荐书单里看到了本文将要评述的这本书——《人类学入门》。可惜,在先翻过几本正经教材(如国内的《人类学概论》、国外的《人性之窗》《文化与社会人类学引论》等)后,再面对这本《入门》,...
(展开)

> 更多书评 20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McGraw-Hill Education (2006)9.4分 18人读过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8.7分 710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37°暖书单(二) (37°暖)
- 鎮長的日记 (鎮長)
- 如何像社会学家一样谈论世界 (Prunus d)
- (2)宪法与与行政法学(博士生阅读书目) (林樾同学)
- 我翻译的 (辄馨)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像人类学家一样思考的评论:
feed: rss 2.0
28 有用 Vins3nt 2018-01-02 01:29:18
导论型书籍,方法太多,毕竟是教材 ps:一个自由主义者首先要有一个人类学家的视野
0 有用 适兕 2021-04-10 06:49:25
人文方面必须关注。
0 有用 十四卷 2018-04-10 16:01:03
结合了大量研究成果的人类学全景概要与方法介绍,非常受用。整体、反身这两章受益良多。
1 有用 杨三十 2021-04-03 16:26:00
「经验和认知相互建构」 书里提到的问题视角远超过人类学的范畴,同样也是做社区工作甚至日常生活里可以采取的视角。或者说,把「像人类学家一样思考」作为一种视角,也许应该成为现在人们对待自身及周遭社会甚至世界思考的有力补充。 另一方面,通过对诸如书中阐述的11个人类学家关注问题——概念性问题、自然性问题、整体性问题、比较性问题、时间性问题、生物-文化性问题、社会-结构性问题、阐释性问题、反身性问题、... 「经验和认知相互建构」 书里提到的问题视角远超过人类学的范畴,同样也是做社区工作甚至日常生活里可以采取的视角。或者说,把「像人类学家一样思考」作为一种视角,也许应该成为现在人们对待自身及周遭社会甚至世界思考的有力补充。 另一方面,通过对诸如书中阐述的11个人类学家关注问题——概念性问题、自然性问题、整体性问题、比较性问题、时间性问题、生物-文化性问题、社会-结构性问题、阐释性问题、反身性问题、相对性问题、对话性问题——的思考,人类学家(或者一些具有广博探索与认知的人们)正在给社会发生的行动事件,提供更多可被更好讨论的客观概括与话语。 (展开)
0 有用 V 2022-04-04 13:32:43
什么时候马工程能有这个水平啊
0 有用 透明眼球 2023-03-14 15:01:53 浙江
过去我对人类学的印象,是施特劳斯绮丽深邃的散文游记,是星野道夫(我觉得他是野外摄影家,同时也是人类学家)神秘又使人得到净化的摄影日志,是费孝通贴身的乡土历史、关于我的历史。 读这本《像人类学家一样思考》,像《苏菲的世界》,具有导引的独特魅力,它们不被限制在某个研究里,而是循循善诱地说该领域的丰盈。跳出民族中心主义,从行为、思维、结构,看一个具体的人在世界中如何活动。关于文化,关于人的无尽。 如果你... 过去我对人类学的印象,是施特劳斯绮丽深邃的散文游记,是星野道夫(我觉得他是野外摄影家,同时也是人类学家)神秘又使人得到净化的摄影日志,是费孝通贴身的乡土历史、关于我的历史。 读这本《像人类学家一样思考》,像《苏菲的世界》,具有导引的独特魅力,它们不被限制在某个研究里,而是循循善诱地说该领域的丰盈。跳出民族中心主义,从行为、思维、结构,看一个具体的人在世界中如何活动。关于文化,关于人的无尽。 如果你问我,我爱人类学的原因。那么我想我的答案是,它确切地回答着“人不是手段,而是目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的。 (展开)
0 有用 Jonko 2023-03-07 07:07:50 广东
反身性问题尤其值得日常参考!
0 有用 X 2023-02-25 11:28:36 广东
sd#改革者 批评家 研究者 人文主义者 世界主义者 了解贫穷 战争真实的形成脉络 对文化多元性 就是11个问题 文化:习得+共有 被其他文化的接受?安息日劳动就会被剥夺力气 符号是文化积淀和传递的抽象方式 整合体系价值观念和符号系统 环环相扣 1怎么了解 2与生物学环境 政治关联 民族志 解剖个体案例 自然性问题 霍桑效应(被观察会变异 让对象适应自己 田野... sd#改革者 批评家 研究者 人文主义者 世界主义者 了解贫穷 战争真实的形成脉络 对文化多元性 就是11个问题 文化:习得+共有 被其他文化的接受?安息日劳动就会被剥夺力气 符号是文化积淀和传递的抽象方式 整合体系价值观念和符号系统 环环相扣 1怎么了解 2与生物学环境 政治关联 民族志 解剖个体案例 自然性问题 霍桑效应(被观察会变异 让对象适应自己 田野调查 关联要素 1复杂简单化 2 揭示内在联系 3 唤起强烈情感 法庭上手放在圣经上 不出手良心谴责 违反学术伦理 文化震撼 不使用自身文化做道德判断 避免比较 什么更优更好不能获得有效证明 识别明显错误 现实文化是反馈循环的网络结构 文化相对主义 整体观 (展开)
0 有用 Susi Yuan 2023-02-24 23:53:55 北京
这真的是一本教材 有趣的内容不多 而且略显啰嗦
0 有用 K. 2023-02-15 18:47:30 云南
通俗完整的人类学入门读物。做人类学研究要关注的几种文化要素:文化观念、文化实践、文化活动和文化产物。十个问题路径:自然性问题,整体性问题,比较性问题,时间性问题,生物-文化性问题,社会-结构性问题,阐释性问题,反身性问题,相对性问题和对话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