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一二两章价值较大。第三章开始失之泛。
选读了前三章,结构还不错,乾隆也算是真.吴湖帆先驱了
M老师的评论最透彻,这本书体现了作者深受考古学方法的影响,才能特别注重储藏和位置。
喜欢装帧,读起来很舒适。乾隆的品味和词臣们大方向都很像..明清文人画审美陈陈相因,都重教化,体制内就是这么无聊..
作者搜集材料颇勤,但行文流畅度、逻辑框架、问题意识都太碎片了,读得我很痛苦,在“大概知道作者想要说什么”和“作者到底要干啥”之间来回徘徊,挣扎着读完了全书。作者希望从收藏活动本身而非藏品角度出发考察乾隆朝的内府收藏,思路是好的,可惜框架破碎,对南书房、懋勤殿制度意义上的考察约等于零,而仅凭画录题跋的分类、堆砌显然无法达到作者预设的目标。第一章的结尾处,作者毫无依据地作词臣和南宋秘阁文官性质相同的错误判断,也是此种取径必然带来的结果。下半部分将乾隆的收藏理念和明清文人的书画鉴藏观进行对比,以此突出宫廷收藏种类、风格的系统性、全面性,作者强调词臣对乾隆书画鉴赏观念的影响,的确意识到内府收藏和个人鉴藏的差别。惜下半部分绝大多数内容同样仍只是在分类码材料,未能深论乾隆宫廷收藏的性质意义,失于浮泛。
前两章人物关系和日常鉴藏管理考证详实,后三章略读。有关书画储藏、观赏空间位置的研究较有启发。
以”因画名室“的斋轩内的藏品和鉴藏活动出发,分别介绍了乾隆内府书画鉴藏活动中的鉴藏制度,内府鉴藏的取向和品评观,绘画品赏的功用,鉴赏与收藏理想等内容。
因画名室:三友,四美,画禅室,牛皮廯小王子带着一拨词臣,恣意江湖,指点名画。东坡先生在《宝绘堂记》里有云:君子可寓意于物,而不可留意于物。当年的藏品许多流离失所,甚至灰飞烟灭,豪夺真鉴两俱幻,梦一场...亦山亦水,非山非水的无用师卷还是要看的。
研究收藏史最佳著作之一。
不给评分。因为没有读完,读不下去。从前部分行文看,流畅性、逻辑性不太强。确实如序言所说,做得很实。
> 因画名室与乾隆内府鉴藏
0 有用 阿墟 2018-05-01 03:25:44
一二两章价值较大。第三章开始失之泛。
0 有用 hill 2018-05-06 18:59:10
选读了前三章,结构还不错,乾隆也算是真.吴湖帆先驱了
0 有用 成璿 2019-04-21 16:44:10
M老师的评论最透彻,这本书体现了作者深受考古学方法的影响,才能特别注重储藏和位置。
0 有用 曾不容刀 2021-10-30 00:20:15
喜欢装帧,读起来很舒适。乾隆的品味和词臣们大方向都很像..明清文人画审美陈陈相因,都重教化,体制内就是这么无聊..
0 有用 苦影 2022-05-07 22:42:19
作者搜集材料颇勤,但行文流畅度、逻辑框架、问题意识都太碎片了,读得我很痛苦,在“大概知道作者想要说什么”和“作者到底要干啥”之间来回徘徊,挣扎着读完了全书。作者希望从收藏活动本身而非藏品角度出发考察乾隆朝的内府收藏,思路是好的,可惜框架破碎,对南书房、懋勤殿制度意义上的考察约等于零,而仅凭画录题跋的分类、堆砌显然无法达到作者预设的目标。第一章的结尾处,作者毫无依据地作词臣和南宋秘阁文官性质相同的错误判断,也是此种取径必然带来的结果。下半部分将乾隆的收藏理念和明清文人的书画鉴藏观进行对比,以此突出宫廷收藏种类、风格的系统性、全面性,作者强调词臣对乾隆书画鉴赏观念的影响,的确意识到内府收藏和个人鉴藏的差别。惜下半部分绝大多数内容同样仍只是在分类码材料,未能深论乾隆宫廷收藏的性质意义,失于浮泛。
0 有用 fefei🦋 2025-01-18 23:21:44 江苏
前两章人物关系和日常鉴藏管理考证详实,后三章略读。有关书画储藏、观赏空间位置的研究较有启发。
0 有用 维亮- 2023-03-20 21:13:55 北京
以”因画名室“的斋轩内的藏品和鉴藏活动出发,分别介绍了乾隆内府书画鉴藏活动中的鉴藏制度,内府鉴藏的取向和品评观,绘画品赏的功用,鉴赏与收藏理想等内容。
0 有用 游歪歪的薄荷茶 2019-08-15 21:10:39
因画名室:三友,四美,画禅室,牛皮廯小王子带着一拨词臣,恣意江湖,指点名画。东坡先生在《宝绘堂记》里有云:君子可寓意于物,而不可留意于物。当年的藏品许多流离失所,甚至灰飞烟灭,豪夺真鉴两俱幻,梦一场...亦山亦水,非山非水的无用师卷还是要看的。
0 有用 闽人 2022-02-21 21:40:59
研究收藏史最佳著作之一。
0 有用 成吉思汗 2022-03-08 13:24:52
不给评分。因为没有读完,读不下去。从前部分行文看,流畅性、逻辑性不太强。确实如序言所说,做得很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