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下载豆瓣客户端
豆瓣 6.0 全新发布 ×

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iPhone · Android
  • 豆瓣
  • 读书
  • 电影
  • 音乐
  • 同城
  • 小组
  • 阅读
  • FM
  • 时间
  • 豆品
豆瓣读书
搜索:
  • 购书单
  • 电子图书
  • 2024年度榜单
  • 2024年度报告

为什么中国自古以来十分看重读书和读书人?

吹笛在湖北 2017-07-20 10:09:55

为什么中国自古以来十分看重读书和读书人?《中国士人》一书回答了这个问题。读书一能改变人的气质,二能培养高等人精神。儒家实现天下大同的理想,走的是上层精英路线。治礼仪之邦源自好官员,好官员源自好人品,好人品源自好心性,读书可以修心养性。所以,中国古代看重读书做学问。作为一个读书人自己,读书也有具体目标,最高目标就是做士大夫乃至做圣贤,以垂范社会,治国安邦。


《中国士人》中还有一些有意思的问题,如古代中国一个士人的力量从何处来?来自为报君恩。这源于中国宗法文化中的归属感和耻感文化中的荣誉感,二者凝练出了一股士为知己者死的正义之信念。具体说,士人是有知识,无“恒产”的人,士人力量唯有文化提供。这个文化主要是儒家圣贤文化,心性文化,名教文化。儒家根本上是一个信念诚挚的政治运动,道的实施必然借助王权,为王权服务,从中改造王权。所以,士人文化跟王权文化是一体两面,这也是中国古代士人的幸与不幸的根源。

诸如此类,书中还有许多有意思的问题,如一个中国人的气节从何而来?

另外,此书还有一些新颖提法。如说“历史没有孟子,思想史会寂寞”,战国策士“不辨真理,只辩输赢”,汉儒是“皇权政治的立法者和阐释者”,李膺是“反对党的首领”,冯道开出“士人的第三条出路”,苏轼“把品性作为生命”,朱熹“存天理灭人欲”是其高贵生动处,吕大均村规民约以宗族看护“民间社会”,王阳明“高贵的精神胜利法”,徐光启开启了与接西学“中国化”策略,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中国现代转型“内生动力”,状元实业家张謇据利润不“勤王”等。这些不能说是结论,但提供了思考和讨论的话题。

总之,《中国士人》一书曾获得湖北省社科基金资助,作者何立明历时五年完成。这本带有中国历史通识的书,揽括了自春秋至清末的中国士人形象的历史,追寻了中国士人的人格历史和文化原因。对中国士人的知识、思想和信仰的考察,有新思路、新提法,有可读之处。

赞
转发
回应 只看楼主

> 我来回应

> 去中国士人的论坛

最新讨论 · · · · · · (全部)

这是一本关于中国历史人物的图书(转)(吹笛在湖北)

© 2005-2025 doub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豆网科技有限公司 关于豆瓣 · 在豆瓣工作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帮助中心 · 图书馆合作 · 移动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