彷徨 短评

热门
  • 0 申弗之 2019-03-16 23:37:02

    1942看与被看,离去-归来-离去的循环,冷漠以至有些刻毒的语言。中国现代文学史中最好辨认的文风。很难想象这是鲁迅的第二部白话文集,虽是作为现代白话文的开拓者,但已经是相当成熟的文字了,文学史上无法逾越的高山,如何夸奖都不为过。

  • 0 狂人日记 2022-07-08 20:33:51

    “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

  • 0 宝宝TWO 2023-11-19 22:12:55 湖北

    总觉得他的讽刺意味很重,但是隐喻却不是那么明显

  • 0 陈小憨˙Ꙫ˙ 2023-02-04 14:25:37 湖南

    造成祥林嫂悲剧的人实在太多。这里有柳妈、四婶、四叔,有祥林嫂“好打算”的第一任婆婆和第二任丈夫贺老六的大伯,还有鲁镇那些男男女女,他们喜欢听祥林嫂讲阿毛的故事,也曾为祥林嫂一掬同情之泪,但很快就感到“烦厌和唾弃”;他们的笑脸,让祥林嫂感到“又冷又尖”。祥林嫂一直盼望着,在鲁镇之外,还有比柳妈、四叔、四婶更高明、更权威的人,能给她更加确实的答案。这个人,就是小说里的“我”。因为她想当然地认为,这个“我”“是识字的,又是出门人,见识得多”。很遗憾,“我”被祥林嫂的问题弄得惊慌失措,支支吾吾,答非所问,这就使得祥林嫂在无数次身心两面的伤害之后,又遭遇更大的精神伤害。第二天,这个可怜的“弃在尘芥堆里”的女人,就带着无限的疑惑与恐惧,离开人世,去了她所不知道的漆黑的所在。

  • 0 晴天 2024-11-22 13:40:58 上海

    祝福:祥林嫂童养媳,她的婆婆不仅拿了她做工的钱,还把她卖到了山里和别人结婚生孩子,不幸的是男人为还债生病累死,孩子也被狼吊走了。后面继续到鲁镇做工,周围人对她冷漠,嘲笑她,他唯一的救命稻草“我”给了她精神致命一击,她侧底垮了。压死骆驼的一定不是一根稻草,可伶的祥林嫂。 在酒楼上:物是人非,凄凉 总体来说动荡年代,对未来的担忧,对过去发生的不可理解的封建迷信事件,内心彷徨的感受

  • 0 beikerray119 2025-04-19 00:30:07 四川

    第一次读小说觉得后背发凉

  • 0 每天户外2小时 2024-11-17 21:42:01 江苏

    伤逝和离婚,以及祝福最让人深刻

  • 0 十明治奶油 2018-10-21 11:16:29

    总觉得好几篇小说包括最脍炙人口的《祝福》都存在相当严重的叙述视角转化问题。

  • 0 XYZ 2021-06-14 13:08:10

    寄托也好理想也罢,一旦绝望了或放弃了,生活便轰然地坍塌在了尘埃里,这也不是时代和地域特有的,只不过在动荡困窘的年代和社会里,更难坚持,坍塌得也更为频繁和彻底罢了。当然,纵然有理想和寄托在,人性的虚伪总是持之以恒,亘古不变的。

  • 0 十载 2018-09-05 16:29:35

    鲁迅大大写的东西总是读起来似懂非懂,但是真的很过瘾。

  • 0 雨之风 2019-06-07 21:42:19

    2019.6.1首读Mark 2019.6.7读毕 (《离婚》基本没看懂略过) 一如既往的字字见血和灰暗世界。无需赘言。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