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这本教材在有限的篇幅内较好地叙述了《资本论》的基本内容,概念准确,结构完整,文字流畅,说理透彻,是一本高水平、高质量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体现了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高水平。本书迄今已经发行逾百万册,被许多院校广泛选用,并出版了日文版和德文版。《政治经济学概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大众化的一个光辉典范。
政治经济学概论(第4版教育部经济管理类核心课程教材)的创作者
· · · · · ·
-
徐禾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徐禾,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主编的《政治经济学概论》和《政治经济学词典》为政治经济学领域的经典著作,被翻译成日语、英语等。
目录 · · · · · ·
第一章 商品和货币
第一节 商品是资本主义经济的细胞
第二节 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第三节 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第四节 价值形态的发展。货币的起源和本质
第五节 货币的职能
· · · · · · (更多)
第一节 商品是资本主义经济的细胞
第二节 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第三节 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第四节 价值形态的发展。货币的起源和本质
第五节 货币的职能
· · · · · · (更多)
第一章 商品和货币
第一节 商品是资本主义经济的细胞
第二节 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第三节 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第四节 价值形态的发展。货币的起源和本质
第五节 货币的职能
第六节 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的经济规律
第七节 商品的拜物教性质
第八节 对资产阶级价值和货币理论的批判
第二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
第一节 由货币到资本的转化
第二节 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
第三节 资本的本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第四节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无产阶级争取缩短工作日的斗争
第五节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第六节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发展过程
第三章 工资
第一节 工资的实质
第二节 工资形式
第三节 决定工资水平的各种因素和工资水平的变动趋势
第四节 无产阶级争取提高工资的斗争
第四章 资本积累及其历史趋势
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资本积累的本质
第二节 资本的有机构成。资本的积聚和集中
第三节 资本积累的过程和产业后备军的形成
第四节 对马尔萨斯和现代马尔萨斯主义者人口“理论”的批判
第五节 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无产阶级的贫困化
第六节 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
第五章 资本的循环和周转
第一节 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
第二节 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形态
第三节 流通时间和流通费用
第四节 资本的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
第五节 同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第六节 垫付资本的总周转。周转的周期
第七节 劳动期间和生产时间。流通时间
第八节 可变资本的周转及其对年剩余价值量和年剩余价值率的影响
第六章 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
第一节 个别资本和社会资本
第二节 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社会产品的实现
第三节 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社会产品的实现
第四节 资本主义条件下社会产品实现过程的矛盾和困难
第七章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
第一节 生产成本和利润。利润的本质
第二节 利润率和影响利润率的因素
第三节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第四节 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第五节 平均利润率下降趋势的规律
第八章 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第一节 商业资本是产业资本的独立部分
第二节 商业利润和商业价格
第三节 商业的纯粹流通费用及其补偿
第四节 资本主义商业的形式
第五节 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贸易
第九章 借贷资本和信用
第一节 借贷资本的本质和特点
第二节 利息和企业利润
第三节 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
第四节 股份公司和虚拟资本
第五节 信用在资本主义经济中的作用
第六节 信用制度下的货币流通
第十章 地租
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土地所有制和资本主义地租
第二节 级差地租的第一形态
第三节 级差地租的第二形态
第四节 对所谓“土地肥力递减规律”的批判
第五节 绝对地租
第六节 矿山地租和建筑地段的地租。土地价格
第七节 资本主义制度下农业小生产的破产和城乡关系
第十一章 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第一节 经济危机的可能性和必然性
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
第三节 经济危机和资本主义矛盾的尖锐化
第四节 对资产阶级经济危机理论的批判
出版后记
再版说明
· · · · · · (收起)
第一节 商品是资本主义经济的细胞
第二节 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第三节 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第四节 价值形态的发展。货币的起源和本质
第五节 货币的职能
第六节 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的经济规律
第七节 商品的拜物教性质
第八节 对资产阶级价值和货币理论的批判
第二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
第一节 由货币到资本的转化
第二节 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
第三节 资本的本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第四节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无产阶级争取缩短工作日的斗争
第五节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第六节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发展过程
第三章 工资
第一节 工资的实质
第二节 工资形式
第三节 决定工资水平的各种因素和工资水平的变动趋势
第四节 无产阶级争取提高工资的斗争
第四章 资本积累及其历史趋势
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资本积累的本质
第二节 资本的有机构成。资本的积聚和集中
第三节 资本积累的过程和产业后备军的形成
第四节 对马尔萨斯和现代马尔萨斯主义者人口“理论”的批判
第五节 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无产阶级的贫困化
第六节 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
第五章 资本的循环和周转
第一节 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
第二节 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形态
第三节 流通时间和流通费用
第四节 资本的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
第五节 同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第六节 垫付资本的总周转。周转的周期
第七节 劳动期间和生产时间。流通时间
第八节 可变资本的周转及其对年剩余价值量和年剩余价值率的影响
第六章 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
第一节 个别资本和社会资本
第二节 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社会产品的实现
第三节 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社会产品的实现
第四节 资本主义条件下社会产品实现过程的矛盾和困难
第七章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
第一节 生产成本和利润。利润的本质
第二节 利润率和影响利润率的因素
第三节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第四节 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第五节 平均利润率下降趋势的规律
第八章 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第一节 商业资本是产业资本的独立部分
第二节 商业利润和商业价格
第三节 商业的纯粹流通费用及其补偿
第四节 资本主义商业的形式
第五节 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贸易
第九章 借贷资本和信用
第一节 借贷资本的本质和特点
第二节 利息和企业利润
第三节 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
第四节 股份公司和虚拟资本
第五节 信用在资本主义经济中的作用
第六节 信用制度下的货币流通
第十章 地租
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土地所有制和资本主义地租
第二节 级差地租的第一形态
第三节 级差地租的第二形态
第四节 对所谓“土地肥力递减规律”的批判
第五节 绝对地租
第六节 矿山地租和建筑地段的地租。土地价格
第七节 资本主义制度下农业小生产的破产和城乡关系
第十一章 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第一节 经济危机的可能性和必然性
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
第三节 经济危机和资本主义矛盾的尖锐化
第四节 对资产阶级经济危机理论的批判
出版后记
再版说明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阶级必然要为争取提高工资和反对降低工资而进行斗争,这是由雇佣劳动制度本身决定的。工人阶级的这种斗争,不仅可以延缓工资水平的下降,争得劳动条件和生活条件的某些改善,而且可以加强广大工人的团结,锻炼他们的组织性和纪律性。但是,必须明确,工人阶级为提高工资而进行的日常斗争,只是一种经济斗争。这种斗争无论进行得多么有效,都只能暂时延缓工人生活状况的恶化,而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工人阶级的地位。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资产阶级总要依靠他们在经济上、政治上的统治地位,来加重对工人阶级的剥削和掠夺,从而使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日趋恶化。所以,马克思说,工人阶级在反对压低工资的“这种日常斗争中只是在反对结果,而不是在反对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只是在阻挠这种下降的趋势,而不是改变这一趋势的方向;只是在用止痛剂,而不是在除病根”。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48页 -
住宅问题,从来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严重题。马克思早就指出:“生产资料越是大量集中,工人也就越要相应地聚集在同一个空间,因此,资本主义的积累越迅速,工人的居住状况就越悲惨”。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城市中有越来越多的地段,用于建造银行仓库之类的宫殿,修盖商品世家的高楼大厦,或是用于设置专为有钱人提供享乐的场所。而与此同时,工人们则被驱逐到那些最坏最拥挤的角落里去,他们很多人不得不住在破烂不堪、脏透顶、老鼠成群、病疫从生甚至连阳光和空气都不充足的贫民窟中。还有不少人,由于付不起房租,只好露宿街头或者在桥洞、破车厢里栖身。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86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政治经济学概论(第4版教育部经济管理类核心课程教材)"的人也喜欢 · · · · · ·
-
- 货币金融政治经济学 9.4
-
- 经济学与中国经济 9.6
-
- 马克思经济学与数理分析 8.8
-
- 《资本论》新英译本导言 9.2
-
- 锱铢编 9.2
-
- 神经经济学 9.3
-
- 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8.6
-
- 如何撰写并发表英文经济学论文 9.5
-
- 经济危机理论 9.2
政治经济学概论(第4版教育部经济管理类核心课程教材)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2 条 )

姓资还是姓社是一种宗教信仰吗?
假设工人或者农民选择资还是姓要看那种主义给他们的承诺?即使这种承诺不会被兑现,最鲜明的例子就是二战时德国元首希特勒给民众承诺让德国每一户人家的餐桌上都有牛奶和面包。 中国的例子是太平天国的承诺天下一家,同享太平”,“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本质上都是追随者为...
(展开)
> 更多书评 12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6 )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21)9.2分 349人读过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9.2分 354人读过
-
人民出版社 (1973)9.3分 189人读过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8.1分 85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马克思哲学 (牛仔很忙)
- 寒假大脑升级书单 (令狐南乔)
- 3年读完(24-26岁) (心如雅蘭)
- 政治、经济(财政) (TY)
- 马克思主义 (羽毛与左)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304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政治经济学概论(第4版教育部经济管理类核心课程教材)的评论:
feed: rss 2.0
3 有用 林中路 2018-03-19 22:04:58
破产版资本论
3 有用 ANDBRY 2020-11-20 20:56:08
太感谢这本书,让我从之前的抵触畏惧到现在真正地对政治经济学感兴趣,并领略到资本论的魅力,和马克思先生的伟大之处。阅读过程中还发现了几个错别字哈哈。
0 有用 迟漫来 2022-05-10 16:48:11
大二下读。资本论的浓缩。然而高一时放卫星社研讨会时已经在讨论资本论异化这些东西了。忏愧。书不错,可丰富自我
1 有用 买驴子 2021-03-06 11:38:47
极简版《资本论》
0 有用 von 2020-10-26 21:4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