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绝大部分都是纪念性的文章、序言等,而且绝大部分文章的时间有点早,最早的有九十年代末,最新的也是几年前。文章选得不好,可以看得出是为了凑这个「光启文库」而东拼西凑搞出来的,不如彭小瑜那本有系统性。开篇文章「“大”与“小”的关系及其他」,以及「外国史研究中的材料问题」两文值得一读。
李老师对文字驾轻就熟,实在太厉害了,每天睡前受教几篇当自我训练,博论指日可待哈哈
能深深感受到老一辈学者对于年轻人的期冀、包容和谆谆教诲。
最近愈发感受到李剑鸣教授对学术的严谨了!!!
学术沉疴愈重,共同体独立无时。
按需。
崔君推荐的,要是早点读就好了🥹
有点散乱,部分文章印象比较深,尤其是谈学术成长和经历的。
写文章要以大观小,以小见大,小题大做
有启迪性的文章集录
可读性很强的一本著作,有一定的学术性,还有很多启迪。值得推荐!真正的大家往往能深入浅出,轻盈自由。
用轻盈的语言表达厚重的思想。文章整体性确实差了一些,但以单篇来看可读性都不错。印象较深的有《外国史研究中的材料问题》里的引导,还是要跟外国学者比材料,趁年轻多学几门语言;《穷理查德历书》中轻盈的行文与对美国早期政治文化的勾勒;《并非“完美主义者”的遗憾》里,已经写出那么经典的一本著作了,自己还在不停给它找毛病,感受到的警醒就是不能因为文章获得他人的认可或发表就遮蔽自我批判的目光,忘记行文中的疏漏,不然其实相当可耻。卷首谈青年学子选题写作方法的那篇讲稿,B站上能找到对应的讲座,应该就是这个链接https://b23.tv/jCn1dL(不过原版好像是超星制作的)
四星推荐…
3.5。水分很多,干货除了书单安利几乎没有。
部分文章值得一读。边缘地带一文有点意思
值得反复读
文笔优美,增长见识。
美国史
> 学术的重和轻
4 有用 Aloysius 2018-08-15 23:59:44
绝大部分都是纪念性的文章、序言等,而且绝大部分文章的时间有点早,最早的有九十年代末,最新的也是几年前。文章选得不好,可以看得出是为了凑这个「光启文库」而东拼西凑搞出来的,不如彭小瑜那本有系统性。开篇文章「“大”与“小”的关系及其他」,以及「外国史研究中的材料问题」两文值得一读。
2 有用 春风秋雨 2017-09-24 01:48:36
李老师对文字驾轻就熟,实在太厉害了,每天睡前受教几篇当自我训练,博论指日可待哈哈
1 有用 雲水迢遙 2022-07-31 21:55:19
能深深感受到老一辈学者对于年轻人的期冀、包容和谆谆教诲。
1 有用 孟志纯 2019-04-01 21:22:14
最近愈发感受到李剑鸣教授对学术的严谨了!!!
1 有用 邑青 2024-05-17 15:48:56 陕西
学术沉疴愈重,共同体独立无时。
0 有用 这么近,那么远 2018-10-25 09:52:39
按需。
0 有用 冷山 2023-03-12 01:38:45 湖南
崔君推荐的,要是早点读就好了🥹
0 有用 Bora Bora 2023-07-03 00:17:27 上海
有点散乱,部分文章印象比较深,尤其是谈学术成长和经历的。
0 有用 咕国人民 2023-05-19 16:45:25 广东
写文章要以大观小,以小见大,小题大做
0 有用 YNLO 2022-12-15 16:03:27 广东
有启迪性的文章集录
0 有用 雪太白 2022-05-24 18:34:24
可读性很强的一本著作,有一定的学术性,还有很多启迪。值得推荐!真正的大家往往能深入浅出,轻盈自由。
0 有用 自伯之东 2021-02-09 08:31:01
用轻盈的语言表达厚重的思想。文章整体性确实差了一些,但以单篇来看可读性都不错。印象较深的有《外国史研究中的材料问题》里的引导,还是要跟外国学者比材料,趁年轻多学几门语言;《穷理查德历书》中轻盈的行文与对美国早期政治文化的勾勒;《并非“完美主义者”的遗憾》里,已经写出那么经典的一本著作了,自己还在不停给它找毛病,感受到的警醒就是不能因为文章获得他人的认可或发表就遮蔽自我批判的目光,忘记行文中的疏漏,不然其实相当可耻。卷首谈青年学子选题写作方法的那篇讲稿,B站上能找到对应的讲座,应该就是这个链接https://b23.tv/jCn1dL(不过原版好像是超星制作的)
0 有用 小绵羊花花 2019-11-05 13:22:05
四星推荐…
0 有用 共你風中放逐 2019-05-19 01:07:13
3.5。水分很多,干货除了书单安利几乎没有。
0 有用 嗨呆客抓紧时间 2021-05-03 22:03:35
部分文章值得一读。边缘地带一文有点意思
0 有用 overthemoon 2020-05-22 09:18:21
值得反复读
0 有用 方闻 2018-11-08 00:37:39
文笔优美,增长见识。
0 有用 老师让玩豆瓣的 2019-02-26 19:16:33
美国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