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许之地 短评

热门 最新
  • 49 拔刀诀 2017-10-04 14:26:56

    讲述一个在死亡的阴影中太久的人,已经无法坦然享受阳光了但还要努力生活。雷马克是我最爱的作家之一,不同于托尔斯泰雨果的庄严巍峨,他让我觉得亲近,像一个可以深夜陪你喝酒的朋友。

  • 32 vendome 2018-05-14 21:33:36

    闪烁着二战中后期充满不安和压抑的文学作品。看了很多轻佻和市井的同代法国和日本小说后,你会发现雷马克的笔下的美国和茨威格的时代再现了那些恐怖岁月里的逃亡创伤和昔日辉煌。这才是纯文学作品,读的时候被雷马克异常饱满的通感所震撼。大屠杀和集中营带来的精神恐惧和伤痕在每个纽约的安居中被唤醒。莫伊科夫希尔施杰西亚玛利亚等等一个个人物鲜活而充满人性的光辉。而每个美国的画商的尖刻和精明也刻画得淋漓尽致。在伤痛中,艺术品的美显然不是憩息港,活下去才是唯一的慰藉。雷马克没来得及完成这部作品就去世了,手稿里的结局让人唏嘘不已,佐默的人生真的要以这种方式结束么?我们的心弦不禁随之颤动。

  • 19 koestler. 2017-08-12 17:21:27

    已阅。封面很用心,仔细看是个横着的自由女神像。

  • 7 森森 2017-09-24 00:45:31

    一份控诉书,原罪控诉书,尖锐的,弥漫着无望又无力的阴郁

  • 3 海上的亞德里安 2017-08-02 16:51:44

    看完后面的手稿笔记会庆幸,幸亏没写完才未落入窠臼。

  • 3 奥利弗石木 2017-09-22 16:31:38

    描写很细腻。我很喜欢,但看书的那段时间处于一种非常焦虑的状态,如果能有一个放空的时间,我想再回来读一遍。

  • 2 诺阿诺阿 2019-03-17 17:25:16

    时隔十几年再次读雷马克。。上次我还是个小朋友。。他的流亡作品太精彩夺目了为什最出名的是那本炫技过多稍微少了点灵魂的西线无战事。。这本未完成遗作写了近400页感觉才开了个头,一切都还在酝酿中,连爱情也没有怎么展开。非常意外他年老濒死的时候写的却是年轻人的生活。这些人历尽艰险终于到达大洋彼岸,暂时没有死去的人得以重逢相聚。虽然反复出现的一些话题非常沉重,但是这个400页的开头整体基调甚至是明快平静的,人们虽然仍然PTSD但是暂时摆脱了死亡的阴影,在不远的未来似乎也没有太大的不幸在等着他们,虽然更长远的将来仍然一片灰暗。不知道在这个漫长的明快开头和他那个暗黑结局之间他会怎么写。。然后《凯旋门》男主拉维克也有着墨,甚至他都没那么苦逼了,甚至自嘲而搞笑。。然后他还惦记着他的苹果白兰地可惜这本书里没喝到

  • 3 Gradiva 2018-08-06 19:38:07

    Das gelobte Land的gelobt既可以理解为geloben的过去分词,也可以理解为loben的过去分词。前者是应许之地,后者是人人称赞的好地方。

  • 1 日暮倚修竹 2017-10-06 14:32:31

    10.7。流亡者,懷疑的是現在,未來,幻滅,希望。

  • 1 海扬尘 2020-10-03 07:22:03

    雷马克一辈子都在写德国的战争,从描写一战的《西线无战事》开始,到描写战后通货膨胀的《三伙伴》,《黑色方尖碑》,接下来就是反映二战和犹太人、流亡者、政治犯的作品。到这部《应许之地》,他的写作手法已经炉火纯青。不过他的第一部作品已经是很高水准了。据会德语的朋友说,雷马克的语言风格极其典雅,不过他的书一直很好读,这本没写完的书也是如此。在《西线无战事》里,一代人即使侥幸逃脱被炮弹毁灭的命运,也依旧被战争毁掉。这本书里的人物也一样,幸存的流亡者们夜里依然要和噩梦作斗争,有的人甚至选择了死。并且雷马克对德国人的集体“忏悔”看的很明白,到他写书时,在长大了的年轻一代的推动下,德国人才开始逐渐面对真实的历史。

  • 2 夏米安 2022-05-05 13:57:45

    如果真的有一本《拉昂摘要》的话好想读读看啊

  • 1 人生跳水台 2021-12-13 21:18:45

    从节奏到描述都好喜欢,故事发展也好喜欢,总之好喜欢

  • 2 Agnes G 2017-12-24 15:21:39

    雷马克的小说,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问题不是很好看。没有其他译本的一种高贵感。

  • 2 脑仁味的草莓 2017-07-28 12:14:15

    恐惧的阴影挥之不去,曾经对未来的憧憬又仿佛是徒劳的希冀。

  • 1 Atpresent 2019-12-24 23:53:05

    我的身体里住着一个路德维西,而我也想认识一位玛丽亚·菲奥拉

  • 1 Linco 2018-01-08 19:41:53

    还想看黑色方尖碑。我喜欢雷马克有些黑色幽默的语言,还有流亡者身上那种不安和孤独有部分总会侵入到自己的心里。

  • 1 Henry Lee 2021-07-29 17:14:02

    “我是个相信上帝的无神论者。……在夜里。”

  • 1 Ostreidae 2018-11-07 20:05:41

    回忆与眼泪是同样的东西,它浇灌心内的野兽。它必须也必将出笼,食人也食我,而正义仅仅是活着的人的自我的一种确认。(一直以为西格弗里德·伦茨是作者编出来的名字,直到本文盲刚才在书架上看到了《投敌者》……)

  • 2 每天一个白日梦 2018-02-02 12:09:14

    有些平淡,有些繁琐。//三年后重读,才发觉平淡的表面下是炼狱般的深渊。肉身已到达了充满希望的国度,但精神上永远也摆脱不了仇恨、恐惧、谎言、苦难。不顾一屑的自嘲、玩笑似的幽默写尽了流亡者的艰辛。精神的枷锁哪是那么容易就被打破的呢。 其实是三年后每天上班在地铁上用微信读书重读了一遍文景的版本......之前嫌这本写得太平淡太琐碎不太看得下去,重读时才发觉平淡的表面下是炼狱般的深渊。肉身已到达了充满希望的国度,但精神上永远也摆脱不了仇恨、恐惧、谎言、苦难。不顾一屑的自嘲、玩笑似的幽默写尽了流亡者的艰辛。当人只能靠玩笑去支撑自己以免精神崩溃,又哪有什么幸福可言。应许之地,许诺下的“流着蜜”的幸福与希望又在哪里。精神的枷锁、发生在过去的创伤哪是那么容易就被打破、被遗忘的呢。这本没有写完的书,400页的体量中,故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