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沙龙,押沙龙! 短评

热门
  • 18 Joanne Chen 2022-07-19 22:41:43

    丁香、鸫鸟、血、河流、土地、诗篇。福克纳善用圣经做戏仿,更爱莎士比亚,是喧哗与骚动的前篇。萨德本只比麦克白更加残忍,明天、明天、又一个明天,账本上能容下重婚罪的恐惧,容不下一个有黑人血统的儿子和女儿。毁灭他人土地者也必遭毁灭。土地是子宫,河流是脐带,萨德本抛弃海地妻子和从印第安人手中夺取百里地是一样的行为。在南方,不是人种植作物而是人被种植,人也不投下阴影而是阴影本身,用来建造房屋的木料也是活生生的肉体。罗莎的复仇、空心的女人、丝绸迷宫长大的象牙色孩子、埃伦的蝴蝶、兄妹乱伦、亨利看到穿着女式丝绸袍子的邦、谋杀、最后躲回百里地说“我回家来死”,out, out, brief candle!「他踩着长了荆棘、铺了石子的小径,朝向那个客西马尼园,这是他为自己选定建造的,他在这里让自己上十字架。」

  • 7 JWK 2024-04-04 13:52:47 湖南

    由昆汀来当萨德本家族史的转述者真是太残忍了,先让他知晓这些与自己家族大同小异的故事,再让他像个不谙前事的晚辈一样把这些讲述给另一个人,最后还要问他“你为什么恨南方?”——这滋生着罪恶的土地,这用鲜血和灵魂浇灌后收获财富的土地,这被渴望又一视同仁毁掉所有男女老少的土地,“我不!我不!我不恨它!我不恨它!”

  • 5 Énora 2022-04-03 01:10:27

    一个人蹂躏了土地,而土地反过来毁灭了这个人的家庭。/“人的心灵与它自己相冲突的问题”,福克纳认为“只有这一点才能制造出优秀的作品,因为只有这个才值得写,值得为之痛苦与流汗”。

  • 7 Berger 2022-03-06 18:48:07

    读完之后天就要黑了,最后一缕阳光照在我桌子上,有些恍惚。马尔克斯的精神之源,同样是堪比《百年孤独》的阅读体验。真正令人感到眩晕的小说,在语言中迷失然后坠入深渊。关于美国家庭/家族衰亡的最好故事与写法,其它经典作品在福克纳面前都显得单薄和失色。

  • 2 万寿红拂 2024-05-26 00:38:37 云南

    看得出福克纳对《喧哗与骚动》的执念,在《押沙龙,押沙龙!》里还要不断地填东西来重写“喧哗与骚动”。《押沙龙,押沙龙!》不同于《喧哗与骚动》的意识流,而是更偏向现实主义写法。但是在技法上又和现实主义有所不同,这是一种杂糅意识流、实验性、结构性的非理性现实主义写法,看似可靠的叙事追根溯源是不可靠叙事者发出的,但是这种不可靠在一开始就已告诉我们。在技法的开创性上要高于《喧哗与骚动》,但是读起来仍然觉得有些无聊(全书最震撼我的地方是沃许·琼斯最后的挣扎),福克纳太想把一件事情,一个家族,一段历史说清楚,所以不停地在作品里塞东西,读来感觉过满。《押沙龙,押沙龙!》里的比喻比之前更加密集,也更加精致,更显福克纳天才的想象力与贴合力。 看到很多马尔克斯的理念来源,比如一阵风,比如一行字。

  • 1 藠头与秋葵 2023-03-24 15:18:23 北京

    我不确定在一片黑暗混沌浑噩深渊中坠落的是灵魂信仰还是欲望渴求本能冲动在泥潭沼泽中挣扎没有天使没有魔鬼只有两条腿的人在爬行好像他们忘了自己能够直立我懂了懂了懂了那一个人的血泪那一个家族覆灭那一个民族种族还是国家不管你把他叫做什么的原罪。

  • 6 白马苍黄 2021-12-22 13:17:16

    福克纳作品中史诗感浓烈的一部小说,以意识流、倒叙、插叙及罗生门式多视角叙述的外在形式呈现一段家族史的奔溃。在福克纳的文学世界里,形式与文本的分量几乎等同,犹在此篇里以主角不在场的叙事手法和精妙的心理刻画,创造了一个暧昧不明和多重解构意义的故事。福克纳不厌其烦地探索人类精神世界的混乱与崩溃,并贯穿于美国历史的意识形态之中,以一个小乡村的微观视角俯瞰整个人类的精神史,可谓大家之作。

  • 1 楚翰彻 2024-02-01 19:30:00 广东

    能明显体验到作家在巅峰笔力下的野心和无限膨胀的情绪。其实和《喧哗与骚动》一样,堪比情节剧的现实情节(偷钱、私奔、抓贼、探访古宅)发生在一天之内,人物思绪却荡漾在数十载之间回溯、辩解、议论、猜测,某种意义上是一种读者和作者的竞赛:关键情节成为了“被坐实”的既定,留下的是传说对现在的影响,于是遗失了全知视角的读者只能和昆汀一样吃力的不情不愿的拼凑真相,中间或许要挺过幽灵般的南方老妪的神秘执拗,在行将就木的父亲演讲癖说教中走神、沉思,以及在室友外来者跃跃欲试的头脑风暴中深陷其中被动的一步步逼近那栋再也挥之不去的幽冥古宅。PS:海地的部分让我想起了《海藻无边》的部分内容,燃烧的蔗糖田吹来死亡的恐惧,拓荒神话的缔造者只是一个血统阶级下的逃兵,然而该怎么恨呢?终于理解昆汀,不再苛责。

  • 2 sumooo 2023-03-09 16:05:10 江西

    一个南方家族的兴衰史,整个故事契合着押沙龙的传说。这个南方不是明媚的而是炎热又逼仄的。特别喜欢亨利和邦的那段纠葛,是爱是欲望是仰慕是占有,亨利对邦求而不得,对方想要的却是他不能给的。《百年孤独》是魔幻版的押沙龙,但是我觉得福克纳比马尔克斯会写,他不需要魔幻和那么多代人,一样可以勾勒出一个家族的兴衰史。是真的好,是那种故事精彩结构精妙让人手不释卷又不妨碍你觉得写的好的好。

  • 1 Gypsy鸭 2023-04-24 15:59:04 江苏

    不會再有人比福克納更擅長寫痛苦了。這痛苦稱不上莊嚴肅穆,也沒有幽默或者希望來抵禦。並不是不會寫愛,《喧譁與騷動》《我彌留之際》中的兩位痴呆,或者“她聞起來像一棵樹”,都為讀者留下些許餘地,但是《押沙龍》裏查爾斯和亨利的感情更糾結,語言形式的繁雜和敘述角度的疏遠(尤其是讀者知道昆丁不久就要自殺),都使得那些為數不多可供緩解的部分也變得同樣折磨。

  • 2 游余 2021-11-21 19:51:28

    感谢年表。

  • 3 2022-08-03 11:41:56

    我得承认这次我是真看不懂怕是以后再也不敢说自己喜欢福克纳了我在庆幸的是先读的喧哗与骚动和我弥留之际才有勇气继续读下去别的不然上来就是押沙龙押沙龙后果不堪设想只能重刷了

  • 1 Zopiclone. 2025-01-10 15:57:05 四川

    比起这本书,喧哗与骚动实在太好读了!

  • 1 火央草木 2025-06-30 18:37:47 上海

    精致的迷宫背后是个平庸的故事,阅读体验和《我弥留之际》相比可谓天壤之别,对福克纳的滤镜破碎了。

  • 1 xxffyzqe 2025-08-21 16:41:46 山东

    读福克纳的书有这样一种感觉:作者对于女性在两性关系与父权体制下的痛苦处境是有着敏锐感知的,对于种族歧视的不合理性也是一针见血的,但他仍然选择为老白男辩护。

  • 3 以实玛利 2021-12-07 15:29:11

    值得重读,第5章很好,后半部分弱下去了。

  • 4 辛未 2022-01-14 12:29:56

    这是近几年看过最晦涩,最艰难,最辛苦的一本书(不怀好意的推荐给大家)。 第三者的讲述,主题的切换,大篇幅的长句(一句大概三五百字,看到后面都不记得主语是啥)。让我认识到自己既不懂文学,也不懂中文…… 在那年秋季枯燥,灰暗而暝寂的某个长日里 沉重的云层低悬于天穹之上 我独自一人开车前行 穿过这片阴沉地,异域般的乡间土地 最终当夜幕缓缓降临的时候 萨德本府清冷的景色展现在我眼前 我未曾目睹它过往的模样 但仅凭方才的一瞥 某种难以忍受的阴郁便浸透了我的内心 我望着宅邸周围稀疏的景物 围墙荒芜,衰败的树木遍体惨白 我的灵魂失语了 我的心在冷却 下沉 显现出疲软的病态 ——萨德本府的崩塌

  • 1 每天都开心账号 2022-01-11 13:41:18

    说实话,没能读懂,没能体会。隐隐感觉1、长句,叙事和解读杂糅在一起,语言的节奏很奇妙;2、展现南方的动荡,以一个家族为透镜,看见历史变迁(知识储备有限,不太能体会到其中的精妙);3、用回忆切入。

  • 1 时间飞船 2021-12-21 20:14:09

    好作家都在跟魔鬼做交易,福克纳是一个幽默的魔鬼! 在密不透风的长句里剧烈的情感冲突的弓始终拉满,情绪的锋刃像飓风那样从你周身卷过去。 这是一部俄狄浦斯式的悲剧,仇恨胀满在血亲之间。最终只留下几块墓石和一场纯洁的大火。人心不在一起,家业也只是一具将死的空壳。 前半部分难读,信息量很大。后半部分读起来比较流畅,设置昆丁(在这里又遇到了昆丁,这时他和父亲都还活着)和史蒂夫这一对叙述人把读者和人物的距离拉远了,而且这两人对故事主线并没有太大作用,《喧哗与骚动》中用各个主角的叙述视角补充残缺的线索让读者更能贴近人物内心。

  • 0 烦什么翻妮 2022-05-12 15:44:47

    他们的宿命早已埋藏在时代和土地赋予的血脉中。他们拥有的一切裹挟着他们本身,都在随着时间向那黑暗的沉沦流淌。 读福克纳的文字,如浸泡在那荒凉和悲悯中,品味生命本身的荒诞。史诗般的作品,感谢翻译家李文俊先生(称自己为翻译这部作品“拼了老命”)。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