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有感于知识阶层的烦恼和现代社会中理性资源的匮乏,本书提出了三个问题:
一, 对现代心理学这门科学,我们为什么不能预期过高?
二,抛开神秘,佛学的理性价值何在?
三,佛学能否解决现代心理学解决不了的问题?
之所以会这样问,是因为现代社会人们空前关注心灵层面的问题,而现代心理学与佛学,都是关于心灵的智慧。作者对现代心理学进行理性的质疑,在回答上述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现代心理学在应对心灵问题时的“不够”,并分析了佛教思想中的理性价值;提出两者在应对心灵问题层面上的互通互补。
作者简介 · · · · · ·
金木水,毕业于北京大学,获得芝加哥大学理学硕士及新泽西罗格斯大学工商管理硕士,现旅居海外。作者视野开阔,文笔轻松,自幼爱好中西方文化,尤其是佛学、哲学、心理学,擅于理性地介绍佛学的原理与方法。另著有《当励志不再有效——自我平静的五步锻炼》,该书侧重佛陀的方法,而本书侧重佛陀的原理。
目录 · · · · · ·
前言:两种智慧
第一部分.对现代心理学说“不够”——为什么我们对这门学科不能预期过高
1. 谁有病,谁没病,谁治病
2. 我爱心理,所以我批评心理学
3. 理性的冲击,上帝死了
· · · · · · (更多)
前言:两种智慧
第一部分.对现代心理学说“不够”——为什么我们对这门学科不能预期过高
1. 谁有病,谁没病,谁治病
2. 我爱心理,所以我批评心理学
3. 理性的冲击,上帝死了
4. 科学的冲击,实验活了
5. 行为的冲击,心不见了
6. 关不上也打不开的另一扇窗:弗洛伊德
7. 加一点动机,加一点认知
8. 真科学、伪科学及中间地带
9. 说“不够”, 以用户的名义
第二部分.悉达多的心理学——为什么抛开神秘佛学仍有其理性价值?
10. 哪一个悉达多, 哪一个佛教
11. 以自为洲,不太像宗教的宗教
12. 以法为洲,不太够哲学的哲学
13. 佛说心理:从苦开始
14. 佛说治疗:灭苦为终
15. 一种想, 思维不是我
16. 一种我,我也不是我
17. 一种觉,验证无我
18. 悉达多的认知疗法:无主亦无客
19. 悉达多的行为疗法:实践于正道
第三部分.连接生命的心理学——为什么佛学能解决现代心理学解决不了的问题?
20. 有信念,有感受, 才有生命
21.吾爱吾师,尤爱他对生命的专注
致谢
索引
· · · · · · (收起)
"悉达多的心理学——对现代心理学说“不够”"试读 · · · · · ·
你拿起了一本书, 却翻开了两本书。 本书第一部分如果单独成册,应该叫《对现代心理学说“不够”》,第二部分如果单独成册,应该叫《悉达多的心理学》。你也可以这样理解,本书名为《悉达多的心理学》实际上先讲了“悉达多”,后讲了“心理学”。 关于“心理学”,我想说明的是:“不够”不表示不敬。因为不够有两种:“很好而不够”或“不好而不够”,本书指的是前一种,即现代心..
喜欢读"悉达多的心理学——对现代心理学说“不够”"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悉达多的心理学——对现代心理学说“不够”"的人也喜欢 · · · · · ·
-
- 心理治疗中的智慧与慈悲 8.7
-
- 正念生活,减压之道 8.1
-
- 人生脚本(万千心理) 7.9
-
- 卡尔.罗杰斯:对话录 8.3
-
- 存在主义世界的幸福 8.1
-
- 空镜救心・中国禅与现代心理诊疗 8.8
-
- 荣格心理学 8.7
-
- 超越奇迹 7.8
-
- 佛教心理学 9.2
-
- 弥散的心智 8.0
悉达多的心理学——对现代心理学说“不够”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1 条 )

佛学的理性价值——读金木水《悉达多的心理学》有感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宗教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几乎无所不在,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又显得“高高在上”。吕大吉先生将宗教定义为关于超人间、超自然力量的一种社会意识,以及由此而对之表示信仰和崇拜的行为,是综合这种意识和行为并使之规范化、体制... (展开)
一本佛学心理学跨学科著作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近日里,读到作家金木水写的一本关于心理学的著作——《悉达多的心理学——对现代心理学说“不够”》,受益良多,感触很深。作者在本书的第二部分“悉达多的心理学”说佛教是一门“悲观”的学说,并分析了佛教作为“苦”的世界级专家,是如何看待和解析“苦”这门学问的。佛陀... (展开)
对“苦谛”之认识 ——读金木水《悉达多的心理学》有感
> 更多书评 11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260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悉达多的心理学——对现代心理学说“不够”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首席备胎 2018-07-22 12:51:34
not bad
0 有用 相禾 2018-08-28 21:58:07
脑洞大开的一本书,作者视野开阔,身份自由,笔法戏谑,不拘一格,罔顾权威,但行文通俗易懂,言辞幽默,多处使人忍俊不禁。 该书对我之前有推荐过的一些心理学大作毫不客气,比如:副标题“对现代心理学说不够”,与基思•斯坦诺维奇教授的学院派心理学导论经典《对伪心理学说不》遥相呼应,却是为“伪心理学”正名!末篇直截了当,指出积极心理学代表人物马丁•塞利格曼(《活出最乐观的自己》作者)的方向性错误! 该书思路环... 脑洞大开的一本书,作者视野开阔,身份自由,笔法戏谑,不拘一格,罔顾权威,但行文通俗易懂,言辞幽默,多处使人忍俊不禁。 该书对我之前有推荐过的一些心理学大作毫不客气,比如:副标题“对现代心理学说不够”,与基思•斯坦诺维奇教授的学院派心理学导论经典《对伪心理学说不》遥相呼应,却是为“伪心理学”正名!末篇直截了当,指出积极心理学代表人物马丁•塞利格曼(《活出最乐观的自己》作者)的方向性错误! 该书思路环环相扣,大概框架和内容大体可总结为:心理学的发展史,心理学的不足,佛学的心理学原理,佛学心理学能够完美补充“不够”的心理学。 兼听则明,对心理学、佛学感兴趣的朋友不妨一读。至于对佛学还比较陌生的读者,我想这本书定会激发其阅读兴趣,既然佛陀在千年前已经提供了解脱烦恼的一整套方案,何不尝试进一步了解呢? (展开)
2 有用 每日一苹果 2018-03-02 23:02:02
整本书逻辑非常强,但太强调逻辑推理,很多概念太简单粗暴了,以至于结论难以令人信服。但这样思辨比较的书还是难得,四星。
0 有用 Chandler 2023-09-28 18:18:10 江苏
人真是越无知越自信!作者真敢写。逻辑表演得挺精彩,经不起推敲。8+分,老百姓眼睛瞎了
0 有用 不明天气现象 2022-05-23 17:48:09
蛮不错的“科普”和“入门”,但相当多的地方的推理都非常粗暴。感觉作者阅读量非常大,并且有他自己的理解和思维,但没有形成一个更大的系统去对他的知识进行分析和整合。读完这本书的最直观的感觉就是,对心理学和佛学的一些概念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但是对于作者想表达的东西仍一头雾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