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犯焉识的书评 (107)

小丫 2018-01-15 15:37:21

陆犯焉识时间轴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本书因为是各种倒叙、插叙结合的,在看了快70%的时候才想起做这个时间轴,所以记录的并不是很清晰,但大概能明白了,主要讲述了陆焉识在监狱的20多年里终于悟出了最爱的人是婉瑜。 在记录时间轴的同时发现书中有些错误,有前后不一致,有年龄不对等,我记录的时间是结合书中...  (展开)
Dragonsungrass 2021-10-12 03:20:43

一个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潜水钟与蝴蝶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部小说是严歌苓多次在媒体访问中提到的一部,也因为改编成了由张艺谋导演,巩俐、陈道明主演的电影《归来》而被人们熟知。事实上读了这部小说以后就会发现,电影基本上只保留了小说最基本的故事框架和人物关系,小说着墨深重的中国三十年代到七十年代那些关键情节在电影中成...  (展开)
黑拇指 2021-08-19 12:59:09

《陆犯焉识》故事梗概。严重剧透,慎入。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很久没看小说了,因了朋友的推荐,断断续续用了几天时间读完《陆犯焉识》。虽然小说情节并不复杂,但因为叙事角度相互穿插,在看的过程中不免觉得有些乱,所以按照自己强迫症的习惯,边看边依据时间顺序梳理了故事脉络。发在豆瓣希望对其他看这本书的朋友有所帮助。 ●男主陆焉...  (展开)
金汤龙利鱼 2019-01-09 20:04:35

情于乱世——读《陆犯焉识》有感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封面上的绿色围巾与黑框眼镜,使我在初感此册时,所抱遐想是儒雅与风度,全然想不出陆焉识与“犯”字有何瓜葛纠缠。“翻手为苍凉,覆手为繁华”,究竟作如何演绎?故事不语,静候我观。 只在我合上全书的那一刻起,我才不得以惊叹:好一个繁华与苍凉的交织,好一个动乱时代下万...  (展开)
CoraGuo 2020-11-05 10:24:43

从教授到囚徒,知识分子大起大落的一生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是我读严歌苓的第一本书,以前对她的了解仅限于电影《芳华》的编剧。 谁知拿起《陆犯焉识》就被严歌苓圈粉了。这本书写的很细,每一段情节都逼真到像是电影片段,一帧帧的推进,有着强烈的代入感。 我读这个故事的时候速度很慢,不能像读阿婆的书那样一目十行。并非是书的内...  (展开)
花开天堂 2017-11-30 10:43:29

陆焉识和冯婉瑜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看完这本书有一个月了,电影也看过了,总觉得想说点什么。作者的这种跳跃插叙的方式,一开始有点让我不适应,但后来慢慢习惯了,书中故事本身是一种回忆,那就不要管形式了,我不去猜想和评价作者的意图,只关注自身的阅读体验。 这本书读完,总会让人长长的叹一口气,感...  (展开)
勤勉1807 2023-11-14 21:39:22

时代下无解的悲剧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很好看,开头西北部分写得还有点做作,但一到私人关系部分就很出彩,越后面越流畅。 两条时间线的穿插更能感受到生活对陆的折磨,留美归来后的陆曾以为被继母绑架的自己不自由,到发配去边疆的被剥夺知识分子的体面的艰苦生活,他有为生活妥协,愿意为领导做事、甚至放弃帮助将...  (展开)
黑拇指 2021-08-19 15:35:44

《陆犯焉识》主要人物及关系。剧透,慎入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陆焉识父亲:旧上海资本家,从事教育业。 ●冯仪芳:陆焉识、陆焉得的继母,“我”的太祖母,生于1897年,“填房”到陆家仅八个月(1921年、24岁)就死了丈夫;32岁得了帕金森综合征;1947年在悲愤中去世,时年50岁。 ●陆焉识:生于1907年,陆家长子,身高182,天资聪颖;16...  (展开)
多多 2021-04-25 15:38:50

等待也是一种浪漫

陆焉识和冯婉喻的一生都在等待,等待逃离牢笼的自由,等待看清真正的爱情,等待团聚,等待相守。我也在等待,等待一个合适的契机打开这本书,即便它是严歌苓的书中内容上最吸引我的,却总觉得自己还没有完全准备好心情去接纳它。越是喜欢,越是慎重,人的情感不外乎如此,因而...  (展开)
盲也 2020-12-06 13:02:39

陆犯焉识

红阳接云青天明, 可怜荒草冰雪凝。 瑶台应暖尽春色, 不顾漠北埋长冬。 囹圄夜海满沉沦, 寒原瘦骨苦难尝。 饥岁难谅囚徒罪, 偏教食短审空肠。 昼伏饥碌杀人虎, 夜伴风寒夺命狼。 澄澄寰宇朗朗日, 老幼饿殍人相食。 许是仙家福寿会, 遍锁万鬼铸新池。 蒿藜残命半文值, 赴...  (展开)
碧琉璃 2020-07-06 13:42:02

归来已惘然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题记 曾看过电影《归来》,为那段最终没有归来的等待而伤怀,被遗忘的人只能活在记忆里,爱不再复苏,只能缅怀。 带着更多的期待与遐思去读原著,发现故事原本可以又是多种情节,主人公也没有陈道明演的那么重情重义,他对婉喻的爱并不是...  (展开)
哎呀很奇怪 2020-02-06 15:29:13

读《陆犯焉识》,随便写两句

深深的为书里的每个人感到悲哀。没有谁好谁坏,不过都是时代的受害者。 宛瑜是最令人心疼的,年轻的她,不懂自己其实根本从来没有获得过丈夫的心,还误以为那是属于他们之间的爱情。也许,不懂对于她来说反而是幸福的吧。我只是很可惜她一生的付出。年老失忆反而更好,这样她才...  (展开)
咯呀毛 2020-01-03 21:39:49

《陆犯焉识》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2020第一本长篇小说,在短暂地脱身于现实焦虑的大四寒假,这更是一篇萦怀许久为自己交待的日记。 小说中人物的精神塑造都有一种苦熬的因素,好像都多亏了一场漫长的苦熬,让肉体的痒痛终于与精神的苦难划清界限,他们得以在更纯粹的精神荒原中完成个人的艰苦幸存,而这是在蛮荒...  (展开)
无名人士 2019-12-16 15:05:41

“草地大得随处都是自由”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今天上午在古代文学史上偷看课外书,终于把《陆犯焉识》看完了,虽然没有如想象的那样震荡心灵,但留在心里的余味却在时不时地泛酸,几乎把这一日的积极情绪一下子泄尽了。怎么说呢,我有个想法,可能是挺片面的,但还是想说:总觉得那个年代的知识分子(不是伪的),有一种别...  (展开)
风尘客 2019-08-28 17:37:11

安静的陆犯焉识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1、“没用场” 在这本书的诸多角度中我读完先考虑的竟然不是zz时代(也许出现太多次反而已经麻木),而是陆焉识身上的“没用场”。恩娘被战争逼出了惊人的洞察力,最先道破。 “老早呢,觉得你没用场好,心底里不龌龊,人做得清爽。太有用场的人都是有点下作。现在看看,没用场...  (展开)
Liar 2019-08-10 19:53:46

勿念! ------他把他的衣服带走了,还带走了我祖母冯婉喻的骨灰

一、看守所 那样的一个小县城,地广人稀,常驻五十万人,大多也散落在间或分散的镇或者乡村。县城小到连自己的主干道,都不配拥有姓名,直接冠以东街、南街、西街和北街。甚至那时候多少年我们谈恋爱的业余活动,可能就是从城东走到城北再走到城南,就散了。为什么没有城西,因...  (展开)
谢晓科 2019-02-05 19:30:12

也谈陆焉识

2018年末在一个陌生朋友的推荐下读完了这本书。 与其说这本书在写两个人错位的爱情,不如说是在写特定年代下一个知识分子极具悲剧性的一生。 有人简单粗暴的用渣男定义陆焉识,我对这种一锤子打死的标签化认知总是反感的。我对陆焉识是欣赏的,这种欣赏不仅仅之于他倜傥的外表...  (展开)
Alice 2018-12-18 19:47:20

草地大得随处都是自由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也许可怕的地方是人多的地方。 一个向往自由却又“传统”书香门第男人陆焉识,骨子里充满了反叛,总是会为女人怜悯,第一次怜悯救了恩娘改变了她的命运,第二次怜悯和恩娘的侄女牵绊了一生,第三次怜悯差点连命都丢了救了颖花妈。却为自由丢失了自己的一生。 年轻的时候专心与...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后页> (共107条)

订阅陆犯焉识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