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的滋味:丰子恺散文漫画精选集》的原文摘录

  • 世人以膝下有儿女为幸福,希望以儿女永续其自我,我实在不解他们的心理。我以为世间人与人的关系,最自然最合理的莫如朋友。君臣、父子、昆弟、夫妇之情,在十分自然合理的时候都不外乎是一种广义的友谊。所以朋友之情,实在是一切人情的基础。 (查看原文)
    drunkenstain 1赞 2018-11-15 20:40:13
    —— 引自第4页
  • 我仿佛看见这世间有一个极大而极复杂的网,大大小小的一切事物,都被牢结在这网中,所以我想把握某一种事物的时候,总要牵动无数的线,带出无数的别的事物来,使得本物不能孤独地明晰地显现在我的眼前,因之永远不能看见世界的真相,大娘舅在大世界里,只将其与“钱”相结的一根线剪断,已能得到满足而归来。所以我想找一把快剪刀,把这个网尽行剪破,然后来认识这世界的真相。艺术,宗教,就是我想找求来剪破这“世网”的剪刀吧! (查看原文)
    零零发 2017-11-28 12:12:51
    —— 引自第4页
  • 如果有不论天气,天天照常办事的人,这一定不是人,是一架机器。只要看挑到我们后门头来卖臭豆腐干的江北人,近来秋雨连日,他的叫声自然懒洋洋地低钝起来,远不如一月以前的炎阳下的“臭腐豆干!”的热辣了。 (查看原文)
    零零发 2017-11-28 12:14:08
    —— 引自第17页
  • 因为这是众目昭彰的一件事:无穷大的宇宙间的七尺之躯,与无穷久的浩劫中的数十年,而能上穷星界的秘密,下探大地的宝藏,建设诗歌的美丽的国土,开拓哲学的神秘的境地。然而一到这脆弱的躯壳损坏而腐朽的时候,这伟大的心灵就一去无迹,永远没有这回事了。这个“我”的儿时的欢笑,青年的憧憬,中年的哀乐,名誉,财产,恋爱......在当时何等认真,何等郑重;然而到了那一天,全没有“我”的一回事了!哀哉,“人生如梦!” 然而回看人世,又觉得非常诧异:在我们以前,“人生”已被反复了数千万遍,都像昙花泡影地倏现倏灭。大家一面明明知道自己也是如此,一面却又置若不知,毫不怀疑地热心做人——做官的热心办公,做兵的热心体操,做商的热心算盘,做老师的热心上课,做车夫的热心拉车,做厨房的热心烧饭......还有做学生的热心求知识,以预备做人——这明明是自杀,慢性的自杀! 这便是为了人生的饱暖的愉快,恋爱的甘美,结婚的幸福,爵禄富厚的荣耀,把我们骗住,致使我们无暇回想,流连忘返,得过且过,提不起穷究人生的根本的勇气,糊涂到死。 “人生如梦!”不要把这句话当作文学上的装饰的丽句!这是当头的棒喝!古人所道破,我们所痛感而承认的。我们的人生的大梦,确是——同我的晨梦一样——在梦中晓得自己做梦的。我们一面热心地做梦中的事,一面又知道这是虚幻的梦。我们有梦中的假我,又有本来的“真我”。我们毅然起身,披衣下床,真正的正念凝集于心头的时候,梦中的妄念立刻被置之一笑,谁还留恋或计较呢? 同梦的朋友们!我们都有“真我”的,不要忘记这个“真我”,而沉酣于虚幻的梦中!我们要在梦中晓得自己做梦,而常常找寻这个“真我”的所在。 (查看原文)
    Molly呢喃 2017-12-06 11:10:52
    —— 引自第34页
  • “渐”的作用,就是用每步相差极微极缓的方法来隐蔽时间的过去与事物的变迁的痕迹,使人识认其为恒久不变。 (查看原文)
    灵林玖玖 2018-01-01 16:40:49
    —— 引自第7页
  • 原来“价钱”的一种东西,容易使人限制又减事物的意义。 (查看原文)
    灵林玖玖 2018-01-01 16:42:47
    —— 引自第3页
  • 使人生圆滑进行的微妙的要素,莫如“渐”;造物主骗人的手段,也莫如“渐”。 (查看原文)
    彤嘭嘭 2018-02-26 14:34:31
    —— 引自第5页
  • 近来我的心为四件事所占据了:天上的神明与星辰,人间的艺术与儿童,这小燕子似的一群儿女,是在人世间与我姻缘最深的儿童,他们在我心中占有与神明、星辰、艺术同等的地位。 (查看原文)
    彤嘭嘭 2018-02-26 14:40:14
    —— 引自第13页
  • 人间的事,只要生机不灭,即使重遭天灾人祸,暂被阻抑,终有抬头的日子。个人的事如此,家庭的事如此,国家、民族的事也如此。 (查看原文)
    彤嘭嘭 2018-02-26 14:47:41
    —— 引自第73页
  • “价钱”,就是使事物与钱发生关系。可知世间其他一切的“关系”,都是足以妨碍事物的本身的存在的真意义的。故我们倘要认识事物的本身的存在的真意义,就非撤去其对于世间的一切关系不可。 (查看原文)
    红皇后 2018-03-05 09:33:31
    —— 引自第4页
  • 人间的事,只要生机不灭,即使重遭天灾人祸,暂被阻抑,终有抬头的日子。个人的事如此,家庭的事如此,国家、民族的事也如此。 (查看原文)
    红皇后 2018-03-08 07:46:56
    —— 引自第73页
  • 我仿佛看见世间有一个极大复杂的网,大大小小的一切事物都被牢结在这网中…… (查看原文)
    drunkenstain 2018-11-14 23:41:44
    —— 引自第1页
  • 往年除夕,我们曾在红蜡烛底下守候水仙花的开放,真是痴态!倘水仙花果真当面开放给我们看,便是大自然的原则的破坏,宇宙的根本的摇动,世界人类的末日临到了! (查看原文)
    drunkenstain 2018-11-15 20:06:53
    —— 引自第3页
  • 这有一件比喻的故事:某农夫每天朝晨抱了犊而跳过一沟,到田里去工作,夕暮又抱了它跳过沟回家。每日如此,未尝间断。过了一年,犊已渐大,渐重,差不多变成大牛,但农夫全不觉得,仍是抱了它跳沟。有一天他因事停止工作,次日再就不能抱了这牛而跳沟了。造物的骗人,使人留连于其每日每时的生的欢喜而不觉其变迁与辛苦,就是用这个方法的。人们每日在抱了日重一日的牛而跳沟,不准停止。自己误以为是不变的,其实每日在增加其苦劳! (查看原文)
    drunkenstain 2018-11-15 20:22:46
    —— 引自第2页
  • 我——我们大人——的举止谨惕,是为了身体手足的筋觉已经受了种种现实的压迫而痉挛了的缘故。孩子们尚保有天赋的健全的身手与真朴活跃的元气,岂像我们的穷屈?揖让、进退、规行、矩步等大人们的礼貌,犹如刑具,都是戕贼这天赋的健全的身手的。于是活跃的人逐渐变成了手足麻痹、半身不遂的残废者。残废者要求健全者的举止同他自己一样,何其乖谬! (查看原文)
    drunkenstain 2018-11-15 20:35:15
    —— 引自第4页
  • 所以倘用估价钱的眼光来看事物,所见的世间就只有钱的一种东西,而更无别的意义,于是一切事物的意义就被减小了。“价钱”,就是使事物与钱发生关系。可知世间其他一切的“关系”,都是足以妨碍事物的本身的存在的真意义的。故我们倘要认识事物的本身的存在的真意义,就非撤去其对于世间的一切关系不可。 倘能常常不想起世间一切的关系而在这世界里做人,其一生一定更多欢慰。对于世间的麦浪不要想起是面包的原料;对于盘中的橘子,不要想起是解渴的水果;对于路上的乞丐,不要想起是讨钱的穷人;对于目前的风景,不要想起是某镇某村的郊野。倘能有这种看法,其人在世间就像大娘舅白相大世界样,能常常开心而赞美了。 我仿佛看见这世间有一个极大而极复杂的网,大大小小的一切事物都被牢结在这网中,所以我想把握某一种事物的时候,总要牵动无数的线,带出无数的别的事物来,使得本物不能孤独地明晰地显现在我的眼前,因之永远不能看见世界的真相,大娘舅在大世界里,只将其与“钱‘’相结的一根线剪断,已能得到满足而归来。所以我想找一把快剪刀,把这个网尽行剪破,然后来认识这世界的真相。 艺术,宗教,就是我想找求来剪破这“世网”的剪刀吧。 (查看原文)
    Ivy Pan 2021-02-26 09:42:26
    —— 引自章节:剪网 (图 花生米不满足)
  • 我每逢坐船,乘车,买物,不想起钱的时候总觉得人生很有意义,对于制造者的工人与提供者的商人很可感谢。 (查看原文)
    良生。 2021-08-13 18:42:11
    —— 引自章节:剪网 (图 花生米不满足)
  • 必须完全不想物象对人类社的头、作用和意义而仅用视觉来欣赏它的形状和色彩,这才能够从物象获得”美感”。 (查看原文)
    良生。 2021-08-13 18:44:15
    —— 引自章节:西湖春游 (图 好鸟枝头亦朋友)
  • 所以大人要称他们为“童蒙”“童昏”,要是大人,一定懂得谦让的方法:心中明明为自己好而别人不好,口上只是隐隐地或转弯地表示,让众人看,让别人自悟。于是谦虚,聪明,贤慧等美名皆在我了。 讲到实在,大人也都是“我好”的。不过他们懂得谦让的一种方法,不像孩子地直说出来異了。谦让方法之最巧者,是不但不直说自己好,反而故意说自己不好。明明在谆谆地陈理说义,劝谏君王,必称“臣虽下愚。明明在自陈心得,辩论正义,或惩斥不良,训诚愚顽,表面上总自称“不佞”“不慧”,或“愚”。习惯之后,“愚”之一字竟通用作第一身称的代名词,凡称“我”处,皆用“愚”。常见自持正义而赤裸裸地骂人的文字函牍中,也称正义的自己为“愚”,而称所骂的人为“仁見”。这种矛盾,在形式上看来是滑稽的;在意义上想来是虚伪的,阴险的。“滑稽”“虚伪”“阴险”,比较大人评孩子所谓“蒙”“昏”,丑劣得多了。 (查看原文)
    四季末的唱游 2021-12-26 15:26:34
    —— 引自章节:从孩子得到的启示 (图 天然秋千)
  • 我国古人教人习字时须坐得端正,有“非是要字好,只此是学”的话 (查看原文)
    云胡不喜 2024-03-19 12:38:49
    —— 引自章节:记音乐研究会中所见之一 (图 圣诞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