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爱读的极简中国史的书评 (31)

宝木笑 2017-08-05 20:10:21

中国历史的“风化”与“山崩”

文/宝木笑 历史从来不是凝固的,历史是鲜活的。这种鲜活性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人们喜欢通过还原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现场感”来反复体验那种“鲜活”,因此历史题材的文学、戏剧等艺术作品直到今天仍然很受欢迎。然而,我们对历史的理解也大致止步于此,我们很少...  (展开)
汪杨 2017-12-25 23:08:57

读吕思勉《历史教科书》

虽然是给中学生的教材,但是蕴含着作者的历史观和对学生们的劝勉。对于青少年快速形成对于中国历史的整体性把握十分有益。 p214 要解决民生问题,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二者必须并行。节制资本,一则宜将事业之大者,收归官营。一则要有良好的税法。 社会的情形复杂了,赋税便...  (展开)
陆家嘴肉包啊呜 2017-08-07 20:20:21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翻开这本书,才真正感受到,中国的历史到底有多重,绝对重过这本厚到569页的可以砸死人的书本。 很庆幸自己是文科生,不会像理科生那样,研究着重力元素周期表和细胞分裂,算着一个个千篇一律的公式铺满草稿纸。 文科一定要学的历史,浩浩荡荡的五千年,看这一本确实也够了。 ...  (展开)
碧月清风 2017-07-26 08:29:33

你一定要读的中国简史

中国的历史极其悠久,从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到当下,经历了约五千年漫长的岁月。其间见于各种典籍、记载的事件不可胜数,能被人记住的却屈指可数。如此庞大芜杂的历史,怎样才能让有兴趣的读者进行总体把握呢?关于历史的书籍,从上古的《竹书纪年》,中古的《史记》,直...  (展开)
xena 2021-11-22 17:24:36

本书致力于捋顺历史大脉络

这本书从各个方面讲述一个朝代,两三句话便过去了一代人,如果对历史不了解,看一遍会感觉晕晕乎乎,尤其是五代十国那里,如果脑子里没有具体的内容,看了本书完全不知说了啥。所以想看具体的故事是看不到的,本书提纲挈领,帮你捋顺的是大的脉络,趣味性不是这本书考虑范围内的。  (展开)
何打发 2021-03-30 18:44:21

吕思勉《中国通史》精读 -- 听课笔记(一)

跟着喜马拉雅上游学中华老师看本书,强烈推荐: https://www.ximalaya.com/lishi/34588643/p7/ 之前的记笔记本上了,从173开始电子笔记。 173 重耳流亡楚、秦 楚成王 舍:30里 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若不获命,其左执鞭弭mi,(没有装饰的弓...  (展开)
cyd003 2021-03-24 23:24:51

读吕老中国史(二)

中华文明始于三皇五帝,夏商文明以分封建制,开化四方蛮荒,卒并于一,至东周末年,封建制无以维系泱泱大国,礼乐崩,百家兴,纷求治世之道,至秦统一六国,建帝国。 大乱大治的更迭中,虽有三国、五胡之变,亦有汉、唐盛世,璀耀世界,万国来朝。 至辽、金、元、清,异族蹂躏...  (展开)
壮志飞龙 2019-05-16 21:29:09

标题党是个傻逼

吕先生的中国通史是其代表作。这本书名八成也是为了迎合时下快餐文化;那本通史著作我记得看了一个月左右,受益匪浅。名字,哎,吕先生如果在世的话,肯定也会被气个半死。 这本我没看过和原著有多少区别和不同。是妥协了那些内容,既然是极简。肯多半是删减了内容。 还请喜欢...  (展开)
想海的二爷 2019-01-11 16:27:38

重新读历史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简化地叙述历史从来就很有难度,历史事件众多,从中选取有代表性的太难,尤其是理清世界文明发展轨迹和社会效益,更是对作者的历史视野、思维逻辑和文学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本书脉络清晰,从三皇五帝夏商周至秦汉隋唐宋元明清,中国史按时间顺序,很符合我们的认知,横向分...  (展开)
wubba lubba 2018-12-24 20:03:11

中国史

用了半个月,终于在一八年的最后几天看完这本大书,看的起因,并不是因为有多大兴趣,只因所学专业需要,应当对中国历史有所了解。硬逼着自己,能够坚持看完,也算很不容易的吧。全文大部分还是较为枯燥的,也有一些惊心动魄的情节很是吸引人。因为是极简中国史,对中国历史进...  (展开)
赵客 2017-08-29 09:35:19

通俗易懂的通史教科书

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开篇即云: 一、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否则最多只算一有知识的人,不能算一有知识的国民。 二、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否则只...  (展开)
有一些书评被折叠了 为什么被折叠?
评论被折叠,是因为发布这条评论的帐号行为异常。评论仍可以被展开阅读,对发布人的账号不造成其他影响。如果认为有问题,可以联系豆瓣电影。
紫微漫天星 2017-07-16 22:36:50

民国高中生的历史教科书

每每论及中国的历史,我们总爱说以上下五千年,这么悠久的历史,要想面面俱到实在困难,对于拥有如此丰厚文化历史财富的国人而言,要想学习并深入了解本国的历史,这真是既甜蜜又痛苦地学习过程。 吕思勉先生被称为国史双璧之一,二十四史皆读遍并精通的他在史学方面的著作非常...  (展开)
沈一默 2017-07-22 22:54:45

进化史观之下的中国通史

中国的历史可上溯至三皇五帝,为此中国人总自言华夏五千年文明源远流长。中国又是长于记录的民族,于历史更是多有记载。前人所书的古籍如《史记》、《后汉书》等或编年或断代,于如今看来,着眼点大体而言仍是一朝一代,或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段时间。到了近现代,针对这样的局限...  (展开)
遥远的星空 2017-08-12 22:02:10

学习中国史的“入门捷径”

历史应该如何去学习、去认识?其中的道理似乎不需要多讲,毕竟古往今来对历史的重要性的解读已经非常之多。但有一点需要注意的,就是还是需要选择历史书籍的编撰者。不同于今天由集体编写的历史书,在没有编教材的时候,由史学大家根据自己的编写的历史书,往往会因为作者治学...  (展开)
喵发财咪 2017-07-17 09:36:57

史学之经典,传世之佳作

近现代史学家中,吕思勉先生称得上学界翘楚。他在中国通史、断代史和各种专史领域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与陈垣、陈寅恪、钱穆并称为史学四大家。其编撰的《中国通史》、《白话本国史》数年内不断重印再版,成为今人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 著名历史学家、古史辨学派创始人顾颉刚曾...  (展开)
心婧如水 2017-07-30 12:47:12

一本严谨治学的历史教科书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有时候我会想,在中国近代,那个军阀割据、民不聊生的时代,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名人名家层出不穷。他们如璀璨的星星,在不同的领域照亮了近代中国的思想史、文化史、艺术史等各个方面。他们所编写的教科书,也总是让今人回溯,觉得充满着知识性和智慧性。比如民国著名的语文课...  (展开)
旋转抛物面 2017-07-22 02:22:43

百年前的纯粹历史学

华夏文明,泱泱五千年历史。那其中,有璀璨的文明、屠戮的血腥,有变革的残酷、盛世的繁荣。短短几句,很难描述中华民族的历史传承。如果想要详尽记述下来,那恐怕是一本汗牛充栋的巨幅文献。 不过,这书即便写出来,也很难通行。君不见,大家都说二十四史权威,能够通览的有几...  (展开)
咩叭 2017-07-18 22:59:18

我最爱读的简史

如今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像史记这种长篇大论很少有人去读了,除非是对历史有研究的人。所以现在市面上的简史越来越多,简史虽然字数少,但是其中涵盖的年代和事件却不能少,这也就考验了作者的压缩文字的能力。况且写中国史的人有很多,如果想要脱颖而出就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  (展开)
<前页 1 2 后页> (共31条)

订阅你一定爱读的极简中国史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