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得手,2000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史学博士。同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工作。2007年受福特基金会资助,在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保罗·尼采高级国际问题研究院做访问学者。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外交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美国外交、美欧关系。发表专著《柏林危机(1958—1963)与美欧同盟》,译著《全球化综合征》、《秘密线人》(合译)及学术论文多篇。
姚百慧,2008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获史学博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现为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主要教学与研究领域为现代国际关系史、世界现当代史,目前正致力于探讨冷战时期的美法关系、中法关系、冷战史史料学等几项课题。
许海云,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冷战史、战后国际关系史、北约史。讲授课程包括.《西方史学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世界当代史研究》、《欧盟史研究》等。主持或参加教育部、中国人民大学等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论著:《北约简史》(普通高校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锻造冷战联盟——美国“大西洋联盟政策”研究(1945—1955)》、《他们制造了冷战》;编著:《大国崛起中的领军人物》、《挑战与应战:新世纪的北约》;译著:《时间的坐标》、《亚洲简史》,先后发表学术论文四十多篇。
李海东,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培养对象,耶鲁大学布兰迪-约翰逊大战略项目访问学者,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全球冲突与合作研究所美国国家安全项目访问学者,从事美国外交与中美关系方向的教学与研究,主要代表作品:《美国与欧亚安全制度构建:北约东扩战略与亚太再平衡战略比较分析》、《中美关系现状评估与趋势分析》、《北约扩大研究1948—1999》、《从边缘到中心:美国气候变化政策的演变》等。
0 有用 Nancy Cui 2021-10-23 19:03:38
翻译得好辛苦啊,这么多人一起来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