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中关村是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个“”人才特区,是我国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田,是改革开放的窗口,也被誉为“中国的硅谷”。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建设,中关村已经聚集了以联想、百度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企业近2万家,构建了“一区多园”各具特色的发展格局,成为首都跨行政区的高端产业功能区。中关村是北京的标志,也是中国在高科技领域的标志,书写中关村对北京意义非凡。
本作品为非虚构文学写作,文学的规律便是在历史中发现人、表现人、阐释人,没有一代人的崛起不可能有大国崛起。
作者简介 · · · · · ·
宁肯,1959年生于北京,北京作协签约作家,第二届老舍文学奖长篇小说奖获得者。中国作协第九届全委会委员。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二分院,1980年开始文学创作,发表诗歌作品,1984-1986在西藏生活工作,有关西藏的系列散文使其成为“新散文”创作代表作家。代表作长篇小说《蒙面之城》2000年获“全球中文网络最佳小说奖”,2001年获“《当代》文学接力赛”总冠军,2002年获第二届“老舍文学奖”。现为《十月》杂志副主编。
目录 · · · · · ·
序/1
冯康构图(1)/1
手记一:沉默的基石/22
第一人/25
手记二:偶然性/47
未来的引力/49
手记三:时光/79
战风车/81
手记四:火山/92
联想中国(1)/95
手记五:历史/118
冯康构图(2)/121
手记六:冯康学派/143
MS-2401/145
手记七:另一种家学/163
千年之约/165
手记八:千年装置/209
联想中国(2)/211
手记九:所有的影子/232
王码/235
手记十:汉字精神/243
冯五块/247
手记十一:底层的精神/256
冯康构图(3)/259
手记十二:铜像永远屹立/281
联想世界(3)/283
手记十三:泰山/307
KV300/309
手记十四:疾病与创造/320
Internet/323
手记十五:去日留痕/336
联想世界(4)/341
手记十六:《蓄势》/353
万物的指纹/357
手记十七:新一代人/368
车库咖啡/371
手记十八:中关村,北京/400
分享或共享/403
手记十九:创业,创新,不会止息/445
后记/448
附录/449
· · · · · · (收起)
冯康构图(1)/1
手记一:沉默的基石/22
第一人/25
手记二:偶然性/47
未来的引力/49
手记三:时光/79
战风车/81
手记四:火山/92
联想中国(1)/95
手记五:历史/118
冯康构图(2)/121
手记六:冯康学派/143
MS-2401/145
手记七:另一种家学/163
千年之约/165
手记八:千年装置/209
联想中国(2)/211
手记九:所有的影子/232
王码/235
手记十:汉字精神/243
冯五块/247
手记十一:底层的精神/256
冯康构图(3)/259
手记十二:铜像永远屹立/281
联想世界(3)/283
手记十三:泰山/307
KV300/309
手记十四:疾病与创造/320
Internet/323
手记十五:去日留痕/336
联想世界(4)/341
手记十六:《蓄势》/353
万物的指纹/357
手记十七:新一代人/368
车库咖啡/371
手记十八:中关村,北京/400
分享或共享/403
手记十九:创业,创新,不会止息/445
后记/448
附录/449
· · · · · · (收起)
中关村笔记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什么是话题
无论是一部作品、一个人,还是一件事,都往往可以衍生出许多不同的话题。将这些话题细分出来,分别进行讨论,会有更多收获。


中关村笔记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0 条 )

中关村和硅谷是不同的
断断续续在园区的书店里读完。让我对中关村早期的代表性人物事件有更多了解,特别是冯康,虽然我看来他与中关村联系并不大。令我印象深刻的还是王选,程维的故事。他们性格,经历,成就都不同。但却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让我的血液里迸发出某种激情。客观来说我还是觉得中关村无法和硅...
(展开)

感受波澜壮阔的科技创新历程 ——读宁肯《中关村笔记》
中关村可以看作中国科技与经济结合发展的一个缩影,也是观察中国社会变革的一个重要缩影。本书以富有激情而真实的文字记述了陈春先与中关村的硅谷梦、柳传志与联想、王志东与新浪、王选与“千年之约”、王永民与汉字输入、程维与滴滴打车、吴甘沙与智能驾驶、苏菂与车库咖啡等1...
(展开)

没有硬创新的企业走不远
这本书是超乎想象的。我原以为它会只描写那些当红的科技企业。结果我读到了以冯康院士为代表的中关村科学家的事迹,乍一看与中关村的企业没什么联系,但科技企业如果失去了科学研究的基础,就成为了空中楼阁。这本书其实可以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讲冯康院士等科学家的事迹,第...
(展开)

眼看他起高楼 眼看他楼塌了
在中关村待了六年,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楼塌了。 大一那年在满街热情的叫卖小哥拉扯下买到了中关村独有的"水货"三星手机和电脑。 大二e世界海龙大厦无人问津。 大三图书大厦变成创业大街,车库咖啡一时声名鹊起,克强大大访问的画面在雾霾天中的LED屏幕上反复播放,那时雾霾都...
(展开)

> 更多书评 10篇
当前版本有售 · · · · · ·
购买二手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中关村笔记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MZQ 2020-02-17
很难想象作者是一个六十岁的老爷子,也很难想象原来文科生写科技是这样子的。
0 有用 Home 2019-12-26
非虚构是一种条件写作,面对的全部是已知条件,每天没时刻你都知道该干什么;更像是一种劳动,很少有未知的,想入非非的,漂浮的,自由翱翔的时候,因此很累。
0 有用 山水人间 2018-08-08
回首过去,走向未来
0 有用 史历黑 2018-06-26
读完第一章后以为自己买错书了…看下去才意识到冯康的厉害,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吴甘沙也厉害。对联想显然评价过高,但对柳传志个人能力、个人魅力、个人铁腕的描述非常重要,揭示了文学性的一角——然而也就是这种文学性,王选的文学性,王江民的文学性,让人在汹涌澎湃的激情叙述里时常跳戏。不过,能让人看得热血沸腾,热泪盈眶,同样也是文学的魅力:选材的魅力,真情实感的魅力。很丰盈的一部书
1 有用 bernie 2018-03-19
几乎读了本假书,如果中文非虚构,连科技领域,都这么写就全成都市报了
0 有用 bulevalley 2021-02-14
三星半吧,编排跳跃,不合时宜的抒情叙事过多,以及偶尔出现的生涩难懂的理科知识让人感觉很绝望……
0 有用 Nimrod 2020-11-06
形式挺好。其他不敢恭维。
0 有用 相處於陸 2020-10-10
很好
0 有用 布瓜的世界 2020-08-01
详细版的大咖人物百科 长见识了!
0 有用 米米耳 2020-06-20
读着读着想留下热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