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堂谈吃(增订本)的笔记(10)

按有用程度 按页码先后 最新笔记

  • 做个美人儿 (条顺鲜活的往前奔腾)

    『编者序言 长羡淮鱼压楚糟 如果一年到头被各种压力压得驼背弯腰,什么菜肴夹到口里都味同嚼蜡,岂不太窝囊,太对不起自己这一世了吗?还是打起精神,打开炉灶,做一顿好吃的再说罢! 人生一饱原难事 江南杂记七则 且不能致远 北京的茶食 总觉得住在古老的京城里吃不到包含历史的精炼的或颓废的点心是一个很大的缺陷 我对于二十世纪的中国货色,有点不大喜欢,粗恶的模仿品,美其名曰国货,要卖得比外国货更贵些。 异馥斋 一种...

    2018-10-04 13:34:47   2人喜欢

  • 梅May (Add color to your life)

    讲起往年我游绍兴的时候,曾经有过三个愿望。其一是看那唐朝的贺知章从玄宗得来的镜湖,其二是探明朝的徐文长住过的青藤书屋的遗迹,其三是喝最上品的绍兴酒。

    2023-05-12 13:32:11

  • 小油饼儿

    “我们于日用必需的东西以外,必须还有一点无用的游戏与享乐,生活才觉得有意思。我们看夕阳,看秋河,看花,听雨,闻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饱的点心,都是生活上必要的—虽然是无用的装点,而且是愈精炼愈好。” —————— 现在也是这样,非必需,虽无用,但有乐趣。

    2021-05-31 18:52:08

  • 小油饼儿

    “至于玉带糕寸金糖之属,要在南方店铺如稻香村等才可以买到,这显明的看出点心上的界线来了。” —————— 看来在知堂老人那个年代,稻香村是南方的店铺。

    2021-05-31 18:51:32

  • 小油饼儿

    “……我还记得糖这一部分,有什么台太、本间、台青这些名称。台太、台面都是细白好看的糖,只买一点,给新年客人蘸粽子年糕吃之用,平常使用的多是本间,颜色微黄而鲜甜,台青则是红糖,有时煮藕脯等也非特别用这个不可,流质的黑糖名为泉水,品级似乎最低,却亦自有风味。” —————— 那个年代,糖的名字都那么别致。我只知道绵白糖、砂糖、红糖、冰糖。

    2021-05-31 18:51:00

  • 小油饼儿

    “ 从前在大街上走,时常替别人担忧,看见店头的水果,或是点心糕饼,快到晚边还是满满的,觉得今日不见得能卖去多少,剩下来到明天,会不会要坏了,长了白毛,怕要赔本吧?实际上这样事情似乎很少,因为这些店一直开着,并无亏累停歇的模样。” —————— 这样的担忧我到现在也有😿

    2021-05-31 18:50:29

  • 小油饼儿

    “那么现行我国的梅干制法,乃是将这里白梅和梅酱的制法合并了制造出来的东西,那么源虽是出在那边,可是可谓青出于蓝的佳品吧。我国古来的文化亏负大陆的地方很多,可是加以修改做出优秀的我国的文化来却有很好的智慧,这就是在小小的梅干上也看得出来,实在是很可喜的。” —————— 这段是日本人青木正儿的文字,不得不承认,说的没错。我们的好东西都是被我们自己辜负了的,而在他们手里,却绽放出别样的光彩。

    2021-05-31 18:49:55

  • 逍遥的鱼 (能将忙事成闲事,不薄今人爱古人)

    我们看夕阳 看秋河 看花 听雨 闻香 喝不求解渴的酒 吃不求饱的点心 都是生活上必要的 但得酒中趣 勿为醒者传

    2019-10-07 16:34:51

  • 七曜 (不看电影)

    这也未必全是为了贪口腹之欲,总觉得住在古老的京城里吃不到包含历史的精炼的或颓废的点心是一个很大的缺陷。 这些风花雪月,或许矫情,不够务实,可人活着没点精神追求确不是件好事。然而这古老的京城已然是断代的京城,中华历史并不在北京。从明成祖迁都燕京,再到被游牧民族攻陷,北京还能留下些什么呢。作为江浙南人的周作人,怕不是幻想在这满蒙文化中,不甘心地寻觅一点魏晋风骨吧?

    2018-11-04 15:11:14

  • 七曜 (不看电影)

    我们于日用必需的东西以外,必须还有一点无用的游戏与享乐,生活才觉得有意思。我们看夕阳,看秋河,看花,听雨,闻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饱的点心,都是生活上必要的——虽然是无用的装点,而且是愈精炼愈好。 本想用“先进”二字来形容读至此处的感想,毕竟写作时间在1924年,这种小布尔乔亚氛围的生活方式,放到现在也才被众人践行。怪不得他怒发冲冠的兄弟看不惯了要怼他。但转念一想,从《浮生六记》至《闲情偶寄》,...

    2018-11-04 15:06:01

笔记是你写在书页留白边上的内容;是你阅读中的批注、摘抄及随感。

笔记必须是自己所写,不欢迎转载。摘抄原文的部分应该进行特殊标明。

知堂谈吃(增订本)

>知堂谈吃(增订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