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 短评

热门 最新
  • 111 旺仔小王子 2017-08-13 12:25:42

    点进来想看看评分,短评第一条就是剧透,真是该死!!!!!!

  • 69 大力出奇迹 2017-08-15 08:13:40

    非常多的误导性写法,对剧情没有推动力,用一两次还可以,用好几次就没意思了。最恶劣的是故事甚至都不完整,线索,动机和结局都很乱,不知道得分为什么这么高,和另外那本同类题材的《诗人》相比,简直儿戏。套路如同港台的侦探片一样,周围的人不是被害,就是凶手,再写下去没人了,赶紧停吧。

  • 56 Ecthelion 2017-08-14 11:53:01

    这部故弄玄虚的把戏玩得太多了,拿有意的误导来制造悬念,这手法一而再再而三,只让人愤怒,还不如丹布朗那种“讲到关键时刻我就换章”呢!此外,明明没换译者,为什么这部的翻译分外叫人看不下去。

  • 44 马上到站 2017-08-29 10:52:11

    奈斯博已经深陷套路不能自拔,反正凶手总归是身边的人,一起办案的人总归有一两个要领便当,行文也总归是拖沓的,和哈利有关的人总归是得不到好下场的,哈利本人也不会有好下场……话说那个女学生怎么感觉凭空消失了?

  • 35 黄青蕉 2018-01-06 21:55:43

    读得最累的一本,叙诡太多已经有点套路化了,完全没必要的地方也玩偷换概念和大喘气,至于吗尤老师!又不是在写有偿连载!

  • 22 ありちゃん 2017-08-24 02:57:30

    以为死了-结果没死-竟然婚了-以为死了-结果没死…

  • 19 KevinLin 2017-08-14 07:51:46

    应豆友要求,原剧透评论已删除。也对,不能光是我一个读者郁闷,读后郁闷的人越多越好…😒

  • 19 喜乐 2017-08-14 21:53:58

    不如霍勒系列上一本幽灵好看,幽灵格局更大。奈斯博真的是冷酷硬汉啊,弄死弄残角色的本领堪比乔治马丁。一本比一本黑暗,有种冰冷阴郁地广人稀性冷淡风的奥斯陆人都快死光了的错觉…这一部哈利最幸福,不知道下一部会不会转折什么的…

  • 15 基基 2017-09-16 13:33:08

    在我看过的所有小说里,哈利是我最希望可以四肢健全活到最后的角色,没有之一。看到这一系列的最后一部,基调终于温暖了点,不再是冰天雪地杀人夜,哈利和他的小伙伴们倒是一如既往地踩过界查案,哪怕把自己搞得半死不活也不要紧,简直是“作者见不得主人公好系列”,以及“不要当主人公朋友系列”……

  • 9 成知默 2017-08-23 14:35:46

    2017年已读085:两大主线、两个凶手,还有警察杀手案中未解的悬案,因为涉及到模仿前案杀人,这部的罪案线索有点过多,但并不感觉混乱,前后皆可呼应。闪回交错的写法,疑凶不断浮出水面却一再被推翻,故布疑阵多重反转,“凶手一直隐藏在身边,至亲之人总是遇害”的写法已成奈斯博套路。故事并没有结束,一切的宁静与祥和都只是暂时的假象,哈利还必将迎来更多的血雨腥风,那锥心刺骨的痛苦与绝望,哈利必然还要继续承受。奈斯博不愧是昔日的摇滚巨星,他惯于在小说中嵌入各大乐队与名曲,就如他在这部中一再提到的平克·弗洛伊德的《月之暗面》,他最擅长表现人性的幽暗与冷酷。

  • 14 臭臭 2017-11-30 21:35:04

    看完了先记录一下吧:1、没有必要的线索似乎过多了,以往是调虎离山或声东击西都好,好在恰到好处,这次似乎玩过了,搞得人疲乏麻木;2、第一章写到的枪第三章都没发子弹,这把枪就没必要写,然而《警察》中的无用之“枪”显然太多;3、凶手的动机虽然说得过去,但到最后也太过随性凌乱了,缺乏一点点Nesbo式的优雅,且关联度牵强,有硬凑的感觉;4、就萝凯就这个女人就逃不过了是伐?每次都要搞她?5、所以正义在哪里?米凯和楚斯难道不比贝雅特该死一百万倍吗?且他们俩不才是整个事件的起因吗?6、finally主角光环使哈利的人设快塌了好吗?so欧雷克就这么的培养去当警察?晚上睡得好吗?7、非常理解Nesbo考虑到作品被搬上大荧幕时,有多希望bgm能跟上他的品位,看他的歌单和影单是乐趣,只要不太多,多到影响阅读连贯性

  • 10 安东 2017-10-07 07:37:32

    这一本真是,太套路化了,一惊一乍的场景多到让人厌烦了都。

  • 12 不喜苹果奥利弗 2019-01-29 18:21:39

    这本看完我不知该作何表情。 西莉亚来干嘛的?泡爱豆不成就跑了? 警察署长这么能忍的吗?阳台臭了那么久不敲开看一下吗? 挪威警察不政审的吗?什么人都能当警察吗? 硬要某位伙伴牺牲对剧情有什么推动吗? 到了第四部,我对霍勒先生与樊科女士的八点档已经严重审美疲倦了,OK,fine,congratulations。

  • 7 雪·法妮奥 2017-08-14 19:01:41

    结尾又荡开一笔,果然还有续篇。。。

  • 10 镜听 2017-08-30 22:34:44

    想想还是四星吧……其实比起《幽灵》逊色不少,故弄玄虚的误导次数有点太多了。挪威警界内部的渣滓,恶棍,变态也有点太多了。但奈斯博也真下得去手,所以很多次明明知道他在故弄玄虚,还是忍不住提心吊胆一下。可能内心深处觉得,杀掉主角这种事情,他也许真干得出来吧……扶额。

  • 6 dante 2017-08-23 10:58:36

    从《雪人》长途跋涉到了《警察》的结局,一个情节单元落下帷幕,也告别了某个很喜欢的角色(观看《雪人》的电影预告片不由产生不堪回首的酸楚感)。然而奈斯博是不会放过哈利,以及我们的……

  • 10 Moss大妖 2017-10-01 21:56:43

    多重反转和烟雾弹嫌疑人延续了奈斯博一向的风格,看到现在的确令人疲惫,但是竟然也开始习惯了(???)……因为重要的是有那么几个烟雾弹真的是非常令人心跳加速啊!!!把(像我这样入戏的)读者的情感和感官牢牢攥在手心儿里,奈斯博你真的不考虑去写言情吗???

  • 4 韧勉 2017-08-23 21:08:49

    以警察接连被残忍谋杀为线索的北欧警察侦探小说,蕴藏着阴暗与冷峻,宗教、同性、谋杀与爱恋矛盾交织,加之女性警探的英勇无畏,让情节跌宕起伏,尤奈斯博运用Pink Floyd, Tom Waits & Supergrass将骨子里的摇滚精神焕发情感亮点,最终结尾满含爱意,让人心头一暖。

  • 5 danyboy 2018-02-18 21:14:03

    于是一鼓作气看完了,好看,虽然比前作要逊色一点,这主要是因为1、大悬念不难判断,我拿着笔像读卷宗一样把所有的疑点圈出来,猜对了各种凶器、死者和部分嫌疑人;2、小悬念太多太简单,不是靠证据链而是靠叙事策略、故弄玄虚;3、凶案没有复盘,令阅读快感少了几分。优秀之处是1、有个我喜欢的人死掉了,让我极为难过;2、至少买下了瓦伦丁、女实习生等多处线索,后续的故事大有可做了。此外,本作和一部国产连续剧非常像,如果你喜欢这部小说,那么李幼斌的《情有千千劫》你应该也会喜欢。

  • 7 豆友1484677 2017-11-11 16:04:51

    所以这书也可以叫《警察的堕落史》吗?这Happy End的结局超级反讽。4星是作为单个故事的评分。如果按“哈利•霍勒警探”系列评分,这书1星都不值,他毁了主角在我心中的形象。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