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2018购书 (济贫院长正太喵)
- 语言-符号-神话-集体-个体 (狐面熊)
- 穿越中世纪之旅:中古奥秘的探寻 (咕噜灵波)
- 两种现代虚无主义,积极虚无主义的出路 * (Sternhaufen)
- 犹太教、基督教、东正教 (yu)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基督教哲学中的灵肉问题研究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QUIXOTIC 2020-12-10 19:50:28
居然刷到徐弢老师的书了kkk给一百颗星!
0 有用 文孟先生 2023-02-26 20:36:50 湖北
经典。
0 有用 冰雪尽头 2025-07-05 17:39:33 上海
二,四,五,六章比较具体。八章平行中西比较不予置评。其余有些空泛。基督教哲学这个对象时间跨度太大,本书体量又小,所以一直在一种分类学的视角和一种历时的视角两者间横跳,有点不伦不类。如果要梳理一条从古至今的线,那每个时段的大小思想家都要涉及,进而重构每个时期的语境与演变,而不是每个时代选一两个“代表”-德尔图良,奥利金,奥古斯丁,阿奎那,马丁路德,加尔文。这样的历史梳理实际似是而非。如果是分类的视角... 二,四,五,六章比较具体。八章平行中西比较不予置评。其余有些空泛。基督教哲学这个对象时间跨度太大,本书体量又小,所以一直在一种分类学的视角和一种历时的视角两者间横跳,有点不伦不类。如果要梳理一条从古至今的线,那每个时段的大小思想家都要涉及,进而重构每个时期的语境与演变,而不是每个时代选一两个“代表”-德尔图良,奥利金,奥古斯丁,阿奎那,马丁路德,加尔文。这样的历史梳理实际似是而非。如果是分类的视角,直接把几千年的作品当作一个语料库而暴力地归纳出出一二三类感觉太糙了。很多看似相似的观点背后是完全不同的语境。最后,如果回到一些中世纪文学作品中作语文学考察,你会发现有时同一个作品中的不同语词会暗示出不同的灵肉观念。这时候就需要回答作品在多大程度上接受了对应的观点,有无对冲突的观点进行调和等问题。 (展开)
0 有用 一条浪漫主义猫 2019-08-17 14:31:13
前面部分感觉略啰嗦 后面的发微部分倒思路很清晰 并且关于问题的文献整理十分详实 本书由灵魂体观又发展出对关于死后状态的整理等其他部分神学内容 可以看出作者确实很用心,值得一读
0 有用 Ash 2019-06-10 23:06:03
真正详实而系统的一部“问题史”!很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