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五论 短评

热门 最新
  • 1 大甜甜~~ 2018-08-17 08:52:21

    基本上是作为哲学史的材料来读。前后两编差异颇大,可见抗战蛰伏的几年对张岱年思想的形成影响很大。前半部分重逻辑、命辞,像是一个年轻人对罗素的模仿;后半部分讲性理物我,又很传统。日后的张岱年应该是比较明显地偏向了后者。

  • 0 Howard Z 2023-02-04 04:48:09 江苏

    张先生被低估的伟作 二十世纪中国哲学耕耘的重要果实

  • 0 归洋 2018-11-11 11:01:00

    青年哲学家时期的张岱年先生的哲学探索。企图将现代唯物论、逻辑分析方法以及中国哲学的优秀传统结合起来。与金岳霖、冯友兰诸先生不同的是张岱年一早就是唯物论的信奉者,所以在49后,张先生大概可以说是如鱼得水了。

  • 1 ⚓️ 2021-10-10 23:42:00

    从“自序”看,张先生钦慕熊十力《新唯识论》、冯友兰《新理学》、金岳霖《论道》式的“各自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所以有了“天人五论”。“五论”的方法论特色是中西马结合的“综合创新”与“以概念分析的方式出之”,“五论”的思想史贡献是“以兼和易中庸”。但也有相应的问题,一是概念多有自创而不够“通俗”,如“空虚命题”“形式”“机构”等语用(作者也意识到了,所以在《近三年来所写三稿之说明》一再提及);二是“以兼易中”方案缺少论证,相关的“兼宗”“兼体”“兼化”“兼和”及其与“机构”“自然”“日新”的关系散落各部,不集中也不够有力

  • 0 有狐 2019-07-03 07:09:54

    今年初,老宋同學用一部西方哲學史給我賀壽……ʕ ¯͒ ~ ¯͒ ʔ於是我用這本回了禮——基友互坑系列

  • 0 理一分殊 2019-06-13 08:43:39

    一开始就走错了路…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