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20世纪70年代,西方史学理论领域发生了学术范式的转型。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兴盛一时的分析的历史哲学逐渐被叙事主义的历史哲学所取代,后者至今仍是当代西方史学理论中最主要的理论形态。这一转型通常被称之为叙事的转向。本书集中考察了这一转向的主要代表人物海登·怀特和安克斯密特的理论取向,由剑桥学派主将斯金纳的个案出发分析了思想史研究领域所呈现的理论问题,并结合20世纪史学理论的发展史,探讨了在史学理论新前沿的背景下重新思考历史事实与历史解释、历史学的客观性等问题的思路。 新版拟增补两三篇文章:《对叙事主义史学理论的几点辨析》《被漫画化的后现代史学》等。
作者简介 · · · · · ·
彭刚,1969年生。北京大学法学学士,清华大学历史学硕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博士。现为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人文学院副院长,主要从事西方思想史和史学理论的研究和教学工作。
目录 · · · · · ·
序一(何兆武)
序二(刘家和)
第一章海登·怀特:叙事、虚构与历史
第二章安克斯密特:从“叙事实体”到“历史经验”
第三章昆廷·斯金纳:历史地理解思想
第四章史料、事实与解释:20世纪西方史学理论 视野下的考察
· · · · · · (更多)
序二(刘家和)
第一章海登·怀特:叙事、虚构与历史
第二章安克斯密特:从“叙事实体”到“历史经验”
第三章昆廷·斯金纳:历史地理解思想
第四章史料、事实与解释:20世纪西方史学理论 视野下的考察
· · · · · · (更多)
序一(何兆武)
序二(刘家和)
第一章海登·怀特:叙事、虚构与历史
第二章安克斯密特:从“叙事实体”到“历史经验”
第三章昆廷·斯金纳:历史地理解思想
第四章史料、事实与解释:20世纪西方史学理论 视野下的考察
第五章相对主义、叙事主义与历史学客观性问题
第六章叙事主义:理论取向、问题意识和政治蕴含
第七章对叙事主义史学理论的几点辨析
第八章历史理性与历史感
附录一后现代视野之下的沃尔什
附录二当代西方史学理论中的安克斯密特
附录三被漫画化的后现代史学
引用文献 索引 后记 第二版后记
· · · · · · (收起)
序二(刘家和)
第一章海登·怀特:叙事、虚构与历史
第二章安克斯密特:从“叙事实体”到“历史经验”
第三章昆廷·斯金纳:历史地理解思想
第四章史料、事实与解释:20世纪西方史学理论 视野下的考察
第五章相对主义、叙事主义与历史学客观性问题
第六章叙事主义:理论取向、问题意识和政治蕴含
第七章对叙事主义史学理论的几点辨析
第八章历史理性与历史感
附录一后现代视野之下的沃尔什
附录二当代西方史学理论中的安克斯密特
附录三被漫画化的后现代史学
引用文献 索引 后记 第二版后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怀特海有过一句广为人知的名言,是说两千年来的西方哲学史可以看作是对柏拉图的一连串注脚。其中的蕴涵,与另一句歌德的名言并无二致——歌德说的是:凡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没有不是被人思考过了的,我们所能做的不过是力图重新思考而已。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三章昆廷·斯金纳:历史地理解思想 -
如果说以前人们认为修辞不过是历史学这块蛋糕上的糖衣的话,那么现在人们则认识到,它已深入到蛋糕之中,它不仅以其文采和叙事脉络影响到历史著作的外表和它所可能给人们带来的乐趣,而且影响到历史著作的实质、影响到历史学家传达历史知识的能力。①怀特则进一步表明,历史著作所表现出来的修辞风格和所借助的情节化模式,是历史学家赖以组织历史材料、赋予历史事实以意义并借此传达历史理解的基本手段。历史著作的形式和内容就这样难分难解地纠缠在一起,形式本身就蕴涵了内容。怀特本人将自己后来一部论文集题名为《形式之内容》,其要旨就在此。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0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博雅撷英(共22册),
这套丛书还有
《庚子勤王与晚清政局》《文学史的权力(增订版)》《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三人谈·漫说文化(增订本)》《融汇与互动》《杜牧诗选(补改本) 杜牧传 杜牧年谱》
等
。
喜欢读"叙事的转向"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叙事的转向"的人也喜欢 · · · · · ·
叙事的转向的书评 · · · · · · ( 全部 9 条 )
> 更多书评 9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8.3分 179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2017年出版部分历史书籍 (納蘭逸蕭)
- 工作后购书目录 (张小国)
- 法学nerd的偏冷读书世界 (李初一)
- 左派的理论武器 (免孑)
- 西方治史方法 (Rajiv)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2356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叙事的转向的评论:
feed: rss 2.0
17 有用 有必要 2018-10-06 21:08:35
好。本来以为是纯粹的思想史,按照思想史标准写得准确而精炼就已经很难得,细看发现还试图在其中去探讨对错,融贯了对历史哲学的思考。斯金纳一章写得极好,充分发挥作者作为施特劳斯译者对施特劳斯的熟悉,把历史主义—斯金纳的语境—施特劳斯对绝对知识的追寻间对位对的十分清晰。唯一可能要商讨的是对Ankersmit的解读,大约是因为成文时间在安氏新近的那本集大成著作前,而且作者对Ankersmit思想脉络中现象学... 好。本来以为是纯粹的思想史,按照思想史标准写得准确而精炼就已经很难得,细看发现还试图在其中去探讨对错,融贯了对历史哲学的思考。斯金纳一章写得极好,充分发挥作者作为施特劳斯译者对施特劳斯的熟悉,把历史主义—斯金纳的语境—施特劳斯对绝对知识的追寻间对位对的十分清晰。唯一可能要商讨的是对Ankersmit的解读,大约是因为成文时间在安氏新近的那本集大成著作前,而且作者对Ankersmit思想脉络中现象学—海德格尔一路不熟,因而有些错误地理解了安氏文本和现实间这个refer的问题,实际上应从“去蔽”解,然后就也没意识到安氏区分历史写作和历史研究的启示,要是能更详尽地在前者范围内谈“叙事”和“客观性”问题就好了。 (展开)
0 有用 范德罗 2020-10-03 21:30:55
对理解后现代史学理论和语言学转向很有帮助,不过前两章再加一个结论足以表达作者的全部所想。第三章对昆廷斯金纳的论述略显突兀,后面几章和附录重复的部分又过多。使得全书读起来感觉十分拖沓
0 有用 Wowie Zowie 2021-04-07 10:47:08
出于某原因只读了5、6、7、8四章,作者可以说是手把手带着读者过河,不给人任何摔倒的机会。相当清晰但也相当啰嗦,单是我看的这么半本里就出现很多的重复。另外不知道是不是有必要如此执着地加入自己的观点——太苍白了。
1 有用 深柳书堂 2019-10-09 19:22:22
在关于后现代主义的史学理论的作品中,彭刚老师的文笔可以说相当清晰扼要了。既包涵对怀特、安可斯密特和斯金纳理论思想的梳理导读,又对后现代主义史学理论缘起、发展、内涵及外延进行了点拨。
1 有用 Totoro 2019-04-06 20:57:02
读了第一、三、四和五章。视角不错。
0 有用 江湖满地一渔翁 2023-03-09 14:14:40 北京
太通顺有时候就把思想里的疙瘩给无意中抹平了。书是再版的但是有些小问题可以再更正,例如怀特的书应该没有“转义实在论”应该是“喻象实在论”,当然翻译成“比喻现实主义”就很普通了,因为figural来自奥尔巴赫,这一点估计历史学者容易忽视。不过历史学者写的书比文艺学研究更踏实,不装13,后者不是福柯就是海德格尔给你转圈就是不说明白,其实还是没看懂。总体而言我是膺服历史主义一脉的思想,我想给自己文章贴金,... 太通顺有时候就把思想里的疙瘩给无意中抹平了。书是再版的但是有些小问题可以再更正,例如怀特的书应该没有“转义实在论”应该是“喻象实在论”,当然翻译成“比喻现实主义”就很普通了,因为figural来自奥尔巴赫,这一点估计历史学者容易忽视。不过历史学者写的书比文艺学研究更踏实,不装13,后者不是福柯就是海德格尔给你转圈就是不说明白,其实还是没看懂。总体而言我是膺服历史主义一脉的思想,我想给自己文章贴金,说我确实尝试将历史主义作为信条更作为方法论,至于成不成功则两说了。 (展开)
0 有用 Rottentail 2023-03-05 20:30:26 内蒙古
已购
0 有用 玉澂 2023-03-01 21:39:40 北京
尽管论述的核心要旨是表达完备了,但如此大量的重复段落是要向读者展示完全雷同之材料的不同组织可以突出不同的特质么?
0 有用 最长情的告白 2023-02-26 14:13:55 江西
补标 史学理论不可绕过的学术梳理
0 有用 Te amo 2023-02-24 21:35:36 浙江
安克斯密特的“历史经验”特别被应用于微观史和日常生活史等新叙述史的历史编纂学层面上,强调跨过历史叙事直接去经验过去。问题是新叙述史不仍旧是依据传统史学技艺所构建起来的另一种想象制品吗?(“历史经验”更加类似于拉康所言永远无法为语言所企及的实在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