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奧黛兒是個從加勒比海上的小島過來英國倫敦工作的平凡女孩,她不甘心一輩子只能待在鞋店工作,積極地寫了許多履歷投擲到她心目中理想的公司去。終於在某天,她有幸成為史蓋爾頓藝廊的打字員。在這個高貴優雅的藝廊裡,她很幸運地受到上司快克小姐的賞識。在知道奧黛兒有時會寫作,並且寫得很不錯時,快克甚至鼓勵奧黛兒不要擔心自己作品好壞,盡量多創作才是正確之路。
然而在好友婚禮上認識一位名為羅瑞的男子,並且受他之邀看看她母親留給他的畫作後,奧黛兒完全不知道自己的平靜生活正因此慢慢掀起巨大波瀾。羅瑞知道她在藝廊工作,趁著想多認識她的機會,就將母親留給他的畫作帶去史蓋爾頓藝廊。然而從奧黛兒的上司快克小姐看到這幅畫那天開始,快克小姐的行為舉止就變得怪異無比。而她有時看著奧黛兒的眼神,就像看著一位故人一樣。快克小姐對奧黛兒的賞識及親切,也讓奧黛兒一步步走向她的上司心中埋藏的祕密...
奧黛兒是個從加勒比海上的小島過來英國倫敦工作的平凡女孩,她不甘心一輩子只能待在鞋店工作,積極地寫了許多履歷投擲到她心目中理想的公司去。終於在某天,她有幸成為史蓋爾頓藝廊的打字員。在這個高貴優雅的藝廊裡,她很幸運地受到上司快克小姐的賞識。在知道奧黛兒有時會寫作,並且寫得很不錯時,快克甚至鼓勵奧黛兒不要擔心自己作品好壞,盡量多創作才是正確之路。
然而在好友婚禮上認識一位名為羅瑞的男子,並且受他之邀看看她母親留給他的畫作後,奧黛兒完全不知道自己的平靜生活正因此慢慢掀起巨大波瀾。羅瑞知道她在藝廊工作,趁著想多認識她的機會,就將母親留給他的畫作帶去史蓋爾頓藝廊。然而從奧黛兒的上司快克小姐看到這幅畫那天開始,快克小姐的行為舉止就變得怪異無比。而她有時看著奧黛兒的眼神,就像看著一位故人一樣。快克小姐對奧黛兒的賞識及親切,也讓奧黛兒一步步走向她的上司心中埋藏的祕密深處,從而發現一個藝術史上有史以來最大的祕密,同時也是快克小姐心中永難忘懷的一段過去……
而移居至西班牙鄉間的女子奧莉芙大量作畫,不讓他人得知,卻只願意與來家中幫傭的泰莉莎分享。泰莉沙的哥哥艾薩克為奧莉芙的母親莎拉畫肖像,莎拉也不願公開這件事。
奧黛兒、奧莉芙、泰莉莎都擁有創意的天分,成為繆思靈感之神的潛力,然而,這種能力只能是心中的祕密,因為世人認為,公諸於世的天才會造成巨大的危險……
作者简介 · · · · · ·
潔西‧波頓 Jessie Burton
一九八二年生,曾就讀牛津大學、中央演講與戲劇學院(Central School of Speech and Drama)。以女演員身分活躍於英國舞台、電視節目。
她在參觀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時,被館中陳列的娃娃屋深深吸引。訝異於這個精緻的微型世界居然價值連城,所有家具耗費約十九年才完成,她不禁思索「如果娃娃屋中的人生也成真呢?」於是便以娃娃屋的主人妮拉為主角,開始寫作本書。
《娃娃屋》是她的第一部小說,甫推出便獲得驚艷評價。波頓現居倫敦,專事創作。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在那以前,我都还没有体验过孤独。我总有书籍和辛兹相伴。在这间小小的公寓里,我的心声忽然变得很响亮,因为没有人倾听它们,也没有人替它们操心,没有人哄逗我或支持我,也没有人张开双臂拥抱我。辛兹的离开成了一个巨大的空洞。如果不与人接触,你的身体还会继续存在吗? (查看原文) —— 引自第36页 -
奥利芙用了普通油画颜料,也实验了金箔,她举起画布的时候,金箔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她一直把金箔当成炼金术师的一个梦,一段提炼出来的阳光。那是皇后与智者的颜色,是盛夏土地 闪烁的光芒。它让她想起东正教的圣像画,童年时父亲带她去维也纳历史博物馆的时候,她一直很 想摸摸它们。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946页
> 全部原文摘录
打字機上的繆思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9 条 )





梦想照进现实,也在现实中磨灭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打字机上的缪斯》[英]杰西·波顿,上海文艺出版社,推荐4颗星 杰西·波顿的《打字机上的缪斯》有一种直达人心的力量,它让人没有办法不去相信,相信这是真的,或者我们确信我们正经历,或预演。 正如她在开篇写道:许多改写人生轨迹的瞬间,都闪着幸运的光芒。是的,等待也是... (展开)
穿越时空遇见你——读《打字机上的缪斯》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我必须承认,当初是被这个封面画吸引,才买的《打字机上的缪斯》这本书。然而,我足够幸运,这本书作为一本畅销小说,确实给我带来了愉悦的阅读体验,甚至还有点小惊喜,很是满足。 这本书采用时空交替的方式,讲述两个时代的故事: * 时空的一端:1967年,伦敦。 奥黛尔,一位... (展开)
一幅画,两封信,三个女人。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我看完这本书后又浏览了一下其他读者的书评后脑海中浮现出来的第一句话。 对于这本书的标签,豆瓣给出了自我追寻。说实话,在我看到这个标签之前,我没有看出这一点,但是仔细回想,玛乔丽奎克,奥戴尔巴斯琴又何尝不是在追寻自我呢。 先把我... (展开)> 更多书评 29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9)7.9分 501人读过
-
Picador (2016)暂无评分 6人读过
-
Ecco (2016)暂无评分 5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那些被我错过的书 (白洞)
- 沙貓推薦 (宁)
- 小说药丸❀读书计划清单 (兔子小i)
- 想买已买(非轻型纸) (日本排核无善终)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4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打字機上的繆思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夜夜夜猫子 2020-01-11 16:42:59
文笔算是温厚,有些人生哲理,故事有文艺气息
0 有用 iAM-Xue 2020-02-11 21:21:30
特意找了这版本分享,因为简体版给这本书的定调让我非常生气😤 不是所谓的励志文学或女性如何独立自主的故事,悲伤的源头因剥夺了女性因这个性别而未曾享受过的旷阔天地而起。故事前1/3的铺垫埋伏让外国人读得有些云里雾里,但顺到后面真的会惊呼非常精彩的!期待改编成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