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复活》是俄国文豪列夫•托尔斯泰后期的一部作品。它对俄国社会的揭露和批判达到了空前激烈的程度,并以主要的篇幅揭露法庭、监狱和政府机关的黑暗以及官吏的昏庸残暴和法律的反动。列宁在评价托尔斯泰时说得很中肯:托尔斯泰“在晚期的作品里,对现代一切国家制度、教会制度、社会制度和经济制度作了激烈的批判”,达到“撕下了一切假面具”的“最清醒的现实主义”,是“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作品”的“天才的艺术家”;另一方面,他是狂热地鼓吹“不用暴力抵抗邪恶”等教义的“托尔斯泰主义者”,“即是一个颓唐的、歇斯底里的可怜虫”。
本书取材于一件真实事件,主要描写男主人公聂赫留朵夫引诱姑妈家女仆玛丝洛娃,使她怀孕并被赶出家门。后来,她沦为妓女,因被指控谋财害命而受审判。男主人公以陪审员的身份出庭,见到从前被他引诱的女人,深受良心谴责。他为她奔走伸冤,并请求同她结婚,以赎回自己的罪过...
(展开全部)
本书取材于一件真实事件,主要描写男主人公聂赫留朵夫引诱姑妈家女仆玛丝洛娃,使她怀孕并被赶出家门。后来,她沦为妓女,因被指控谋财害命而受审判。男主人公以陪审员的身份出庭,见到从前被他引诱的女人,深受良心谴责。他为她奔走伸冤,并请求同她结婚,以赎回自己的罪过。上诉失败后,他陪她流放西伯利亚。他的行为感动了她,使她重新爱他。但为了不损害他的名誉和地位,她最终没有和他结婚,而是同一个革命者结为伉俪。
编辑推荐:
★天才艺术家创作的一部人性重生的福音书。
★托尔斯泰晚年最重要、最有分量的代表作。
★被称为“19世纪俄国生活百科全书”的文学作品。
★被誉为“撕下了一切假面具”的“第一流作品”。
媒体评论:
《复活》较之其他作品,能让人更清楚地看到托尔斯泰那双直达心灵的眼睛。
——罗曼•罗兰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同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被誉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代表作主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吴兴勇,1939年11月生,湖南省邵阳市人。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炎黄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已出版的著作和译著有《炎黄源流图说》《卡耐基》《南丁格尔》《一代兵仙韩信大传》《生死之谜》、《灵与肉的炼狱》《形形色色的巫术》《卓娅和舒拉》、《美国史译丛》《帝王春秋》等。
平装纸质书 译者:吴兴勇 字数:440千 14h 十二月的第二本书,十二月七号到十二月十二号,将近一周的时间,这是托尔斯泰的最后一部作品,男主一直在做心理斗争。 十一:人子来,为要拯救失丧的人 十二:一个人若有一百只羊,一只走迷了路,你们的意思如何?他岂不撇下这九十九只,往山里去找那只迷路的羊吗? 十三:若是找着了,我实在告诉你们,他为这一只羊欢喜,比为没有迷路的九十九只欢喜还大呢。 ... 平装纸质书 译者:吴兴勇 字数:440千 14h 十二月的第二本书,十二月七号到十二月十二号,将近一周的时间,这是托尔斯泰的最后一部作品,男主一直在做心理斗争。 十一:人子来,为要拯救失丧的人 十二:一个人若有一百只羊,一只走迷了路,你们的意思如何?他岂不撇下这九十九只,往山里去找那只迷路的羊吗? 十三:若是找着了,我实在告诉你们,他为这一只羊欢喜,比为没有迷路的九十九只欢喜还大呢。 —《马太福音》 (展开)
读到后面还是非常震撼的。找到精神的归宿怎么说也是一件让人感动的事情。
让自己生活的舒适并没有错,一味的恪守戒律或是苦修亦是自我的束缚。行事之前问自己,己欲否。
> 2人在读
> 6人读过
> 1人想读
订阅关于复活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苏笑影 2018-12-28 14:18:55
平装纸质书 译者:吴兴勇 字数:440千 14h 十二月的第二本书,十二月七号到十二月十二号,将近一周的时间,这是托尔斯泰的最后一部作品,男主一直在做心理斗争。 十一:人子来,为要拯救失丧的人 十二:一个人若有一百只羊,一只走迷了路,你们的意思如何?他岂不撇下这九十九只,往山里去找那只迷路的羊吗? 十三:若是找着了,我实在告诉你们,他为这一只羊欢喜,比为没有迷路的九十九只欢喜还大呢。 ... 平装纸质书 译者:吴兴勇 字数:440千 14h 十二月的第二本书,十二月七号到十二月十二号,将近一周的时间,这是托尔斯泰的最后一部作品,男主一直在做心理斗争。 十一:人子来,为要拯救失丧的人 十二:一个人若有一百只羊,一只走迷了路,你们的意思如何?他岂不撇下这九十九只,往山里去找那只迷路的羊吗? 十三:若是找着了,我实在告诉你们,他为这一只羊欢喜,比为没有迷路的九十九只欢喜还大呢。 —《马太福音》 (展开)
0 有用 [已注销] 2018-06-20 11:28:15
读到后面还是非常震撼的。找到精神的归宿怎么说也是一件让人感动的事情。
0 有用 🐝 2024-03-23 18:24:48 湖北
让自己生活的舒适并没有错,一味的恪守戒律或是苦修亦是自我的束缚。行事之前问自己,己欲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