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建筑是为了创造人们可以持续生活的环境,所以,没有一件工作可以被认为是与建筑无关。”——伊东丰雄
———————————————————————
▲ 日本建筑大师、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伊东丰雄最新作品
一次摇撼日本东部的大地震,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令伊东丰雄四十余年的建筑师生涯迎来了某种“轮回”。在各个巨型都市中,建筑已然沦为巨大资本流动的可视化装置,与人脱离,不过是无形资本的具象体现。而相比之下,地方建筑项目的落实,却令人感到建筑与人之间依存关系的重生。让自己“艺术性”的建筑就此完结,以地方为立足点找寻建筑的意义,拓展未来的可能性,成为伊东丰雄今后的建筑转向。
▲反思现代主义建筑的功过,用微小的建筑活动,重归人与建筑、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
不远的将来,东京会是什么样的面貌?伊东丰雄对此描述:“城市是被无休止重复着的均质格子所吞没的网格世界。身处无限均质...
“建筑是为了创造人们可以持续生活的环境,所以,没有一件工作可以被认为是与建筑无关。”——伊东丰雄
———————————————————————
▲ 日本建筑大师、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伊东丰雄最新作品
一次摇撼日本东部的大地震,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令伊东丰雄四十余年的建筑师生涯迎来了某种“轮回”。在各个巨型都市中,建筑已然沦为巨大资本流动的可视化装置,与人脱离,不过是无形资本的具象体现。而相比之下,地方建筑项目的落实,却令人感到建筑与人之间依存关系的重生。让自己“艺术性”的建筑就此完结,以地方为立足点找寻建筑的意义,拓展未来的可能性,成为伊东丰雄今后的建筑转向。
▲反思现代主义建筑的功过,用微小的建筑活动,重归人与建筑、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
不远的将来,东京会是什么样的面貌?伊东丰雄对此描述:“城市是被无休止重复着的均质格子所吞没的网格世界。身处无限均质的世界之中,无论选择在哪里工作,决定居住在某栋建筑的北侧还是南侧,或是弄清到了二层还是五十层,都改变不了同一的人工环境这一事实。”建筑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放任均质化的推进,世界将陷入一片死寂,人们在平静、安全、无欲、无求的苟活中走完一生。作者有感于此,在“歧阜媒体中心”、“信每新松本总部”等最新地方项目中,寻求自然与建筑在当下的协调,具体到一座图书馆的光线分区,一间办公室对季节温度的顺应,于实实在在的建筑活动中,重系人与自然的温暖纽带。
————————————————————
现代主义的全速推进,令日本都市的面貌日新月异。玻璃覆盖下的高楼大厦,看似透明而轻盈,于其中生活的人们,却在这同质化的建筑风貌下,感受着日渐厚重的区隔,仿佛无生气的中性存在。这样的浪潮亦为建筑师们提供了展现个性的舞台,一件件“艺术品”造型精致,不断走向形式与技术的极限,却远离了体恤人情的本质。
人们对建筑彼岸幸福生活的寄盼,不断催发着日本建筑师伊东丰雄的反思。一间图书馆如何关顾人对光线的不同需求?一栋新的办公楼如何尊重人对季节温度的感受?一座岛屿如何重新焕发出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光辉?
作者有感于自己近十年来的思想变化,通过对“大家的森林·岐阜媒体中心”、爱媛县“大三岛计划”等最新建筑项目的梳理与沉思,指出现代主义建筑的极限,并展现出在这个时代中,人与人、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建筑可能性。
人们塑造建筑,建筑亦塑造人们的生活。回归质朴,重新思考人与建筑的未来。
作者简介 · · · · · ·
伊东丰雄,1941年出生,日本第三代建筑师代表人物。毕业于东京大学工学部建筑科,1971年成立个人工作室,后正式更名为“伊东丰雄建筑设计事务所”。曾获威尼斯双年展金狮奖、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皇家金奖等多项荣誉,2013年获普利兹克建筑奖。近年来代表建筑作品有日本仙台媒 体中心、岐阜媒体中心,以及中国台湾的台中歌剧院。
目录 · · · · · ·
第一章 都市型建筑时代的终结
对都市东京的思考
与自然相协调的庭园都市江户
从奥运会到泡沫经济时期的东京
都市游牧民的居所
当时的思考
世界上最为安全、安心的都市
均质的网格世界
可延续的都市,可存活的建筑
第二章 超越现代主义思想的建筑可能
现代主义创造的现代都市
如工业制品般被制造的都市
都市持续繁荣的可能
资本主义的本质
都市型建筑的极限
从增长的束缚中解放
第三章 由地方发祥的去现代建筑
从仙台媒体中心到岐阜媒体中心
从空间的流动性到空气的流动性
去空间至上主义的建筑
街区般的建筑
大宅与小屋
象征小屋的灯罩
能源消耗减半的挑战
用当地材料建造木质屋顶
协作中诞生的建筑
市民参与的项目
为建筑注入生命的运营体制
第四章 回归本源的建筑
与小岛的相逢
回归建筑的本源
关注地方的潜在能力
大三岛的魅力
成为日本首选宜居岛屿
作为活动据点的伊东美术馆
大三岛版“大家的家”
保存大三岛的建筑与风景
濑户内首家“大家的酿酒厂”
岛民开创的饮食文化
向自然敞开的居住样板
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项目
思考岛内的交通方式
两地居住的生活方式
从“都市或地方”到“都市和地方”
第五章 由市民决策的市民建筑
令地域再生的新总部大楼
市民参与的建筑方案
信每新松本总部街头计划
“非公共的公共”的可能性
媒体·庭园
建筑师的赠礼
可感受风与光的空间
活用自然能源
市民建造的市民住所
第六章 根植于历史文化的建筑
与水户艺术馆相望
水户的骄傲:拥有“橹广场”的建筑
巨柱构成的仪式空间
第七章 大家的建筑
现代主义建筑的前行方向
构筑全新的建筑语言
建筑师的作用
将目光投向地方
建筑赋予共同体具体形态
从“大家的家”到“大家的建筑”
后记
· · · · · · (收起)
喜欢读"建筑改变日本"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建筑改变日本"的人也喜欢 · · · · · ·
建筑改变日本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建筑改变日本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2 条 )

「把建筑归还给普通人」

伊东丰雄:在建筑中倾注理想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文/戴雪晴 1964年,夏季奥运会在日本东京举办,这是日本向世界展示全新国家形象的绝佳机遇。东京借此机会大力推进基础建设,不仅重新规划了全城的交通网络,还建造了世界上第一条高速铁路——东海道新干线。此举虽为后来的城市规划提供了参考模版,但交通网络的变革与随后兴起... (展开)
建筑师成长后的更成熟思考
> 更多书评 12篇
-
日语里充斥大量的拟声词和拟态词,跨文化翻译中很难被准确传达的地方性知识,在没有字典的时候,对方会手舞足蹈的给你比划存在一个什么什么发生了什么什么,哈哈哈哈哈哈哈,每个拟态词都是一场演剧。 赤道无风带,钢,木材,丘……有很多很多地方性知识,地方小到总有一天,会成为一个人的回忆,但ta默契地逗笑过两个人,变成了会呼吸的叶子,飘然起舞。词语,言葉、言の葉,语言的叶子,在生命之树上伸展出来的伞盖开枝散叶,...
2021-07-24 13:53:28
日语里充斥大量的拟声词和拟态词,跨文化翻译中很难被准确传达的地方性知识,在没有字典的时候,对方会手舞足蹈的给你比划存在一个什么什么发生了什么什么,哈哈哈哈哈哈哈,每个拟态词都是一场演剧。
赤道无风带,钢,木材,丘……有很多很多地方性知识,地方小到总有一天,会成为一个人的回忆,但ta默契地逗笑过两个人,变成了会呼吸的叶子,飘然起舞。词语,言葉、言の葉,语言的叶子,在生命之树上伸展出来的伞盖开枝散叶,语言的叶子挂在枝头,春去春又来,抽绿又飘零,同一片叶子被两个人同时收藏,是一件很浪漫的事儿,日本人嘴瓢,浪漫的表达大部分用外来词儿,读起来,老慢气-哭。老慢了,会气哭么,hhhhhhhh
回应 2021-07-24 13:53:28
-
日语里充斥大量的拟声词和拟态词,跨文化翻译中很难被准确传达的地方性知识,在没有字典的时候,对方会手舞足蹈的给你比划存在一个什么什么发生了什么什么,哈哈哈哈哈哈哈,每个拟态词都是一场演剧。 赤道无风带,钢,木材,丘……有很多很多地方性知识,地方小到总有一天,会成为一个人的回忆,但ta默契地逗笑过两个人,变成了会呼吸的叶子,飘然起舞。词语,言葉、言の葉,语言的叶子,在生命之树上伸展出来的伞盖开枝散叶,...
2021-07-24 13:53:28
日语里充斥大量的拟声词和拟态词,跨文化翻译中很难被准确传达的地方性知识,在没有字典的时候,对方会手舞足蹈的给你比划存在一个什么什么发生了什么什么,哈哈哈哈哈哈哈,每个拟态词都是一场演剧。
赤道无风带,钢,木材,丘……有很多很多地方性知识,地方小到总有一天,会成为一个人的回忆,但ta默契地逗笑过两个人,变成了会呼吸的叶子,飘然起舞。词语,言葉、言の葉,语言的叶子,在生命之树上伸展出来的伞盖开枝散叶,语言的叶子挂在枝头,春去春又来,抽绿又飘零,同一片叶子被两个人同时收藏,是一件很浪漫的事儿,日本人嘴瓢,浪漫的表达大部分用外来词儿,读起来,老慢气-哭。老慢了,会气哭么,hhhhhhhh
回应 2021-07-24 13:53:28
当前版本有售 · · · · · ·
-
每满100-50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識日 (陈重重)
- 建筑的质料 (晴夜风)
- 理想国 书香2017 (理想国)
- 城市书籍推荐6 (到里斯本看海)
- 阅读日本 (fenglong88)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建筑改变日本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幼银 2017-09-29 14:20:25
伊東豊雄的自省,以田园牧歌的情怀对抗无情的均质化现代主义与赛博朋克都市社会。大概人上了年纪总要返璞归真的,历史也总是轮回的,人类社会目前还在科技至上资本至上大旗引领下的工业革命大路上高歌猛进,什么时候自我毁灭了也不足为奇。(还是好喜欢建筑,求嫁建筑师)
0 有用 Potegato 2020-10-14 18:49:28
三星
1 有用 彩铅马克想回家 2020-12-13 14:28:35
在看此书的时候,被同事说太学术了。工作之后的阅读在别人看来的扭捏作态,于我而言真的是继续维持赤子之心的爱好。在地产工作需要有资本家的赚钱意识,也需要有一木一瓦的自然温暖。伊东丰雄的批判性让使我几次泪目,尤其是后面在医院中的他思考是否要结束这种艺术建筑的轮回。我觉得不可能的,因为他是伊东啊。
0 有用 冰糖花木鱼 2019-08-25 20:37:09
恢复大三岛活力计划很有意思。。。日本在濑户内海做的努力棒棒的!
13 有用 苏鲁枝 2017-08-14 16:41:04
能认真思考,能认真行动的人,才是社会所最需要的。而这也正是我们这个社会所缺的人。当今中国社会最多的是无起码的思考判断的能力,却喜欢随口批评的人。
0 有用 喵叽喵叽叽 2022-05-27 16:18:54
道理还是那些个道理
0 有用 小小兽 2022-05-26 15:24:36
有思想的为了达到大家的家的建筑会改变日本。有思想则没有一件事情可以被认为与人们的生活有关。
0 有用 夢 2022-04-30 19:30:01
翻了翻跟东京、庭院相关的部分
0 有用 Esus4 2022-03-01 15:03:26
伊东丰雄的理念与隈研吾有不谋而合的地方,隈研吾强调建筑与自然的联系,但伊东在此基础上更想创造可切身感受人与人之间联系的、有形的场所,以此来反抗把人们关进狭小牢笼,斩断同自然历史联系的现代主义建筑浪潮。建筑必须作为能够切实感受真实生活的存在,建筑绝非收纳的工具,也不应该成为经济的道具,在建筑师逐渐艺术化建筑的现代,在无限追求抽象性与透明性的建筑的彼岸,是否真的存在人们的幸福与富裕的生活?除去艺术表达... 伊东丰雄的理念与隈研吾有不谋而合的地方,隈研吾强调建筑与自然的联系,但伊东在此基础上更想创造可切身感受人与人之间联系的、有形的场所,以此来反抗把人们关进狭小牢笼,斩断同自然历史联系的现代主义建筑浪潮。建筑必须作为能够切实感受真实生活的存在,建筑绝非收纳的工具,也不应该成为经济的道具,在建筑师逐渐艺术化建筑的现代,在无限追求抽象性与透明性的建筑的彼岸,是否真的存在人们的幸福与富裕的生活?除去艺术表达,建筑仍有大量的可能性等待发掘。 (展开)
0 有用 freebeing 2022-02-13 09:33:46
还是那句话,太喜欢读建筑师的小册子了。伊东丰雄认为城市建设早已高度过度同质化,但是争相表现自我个性的都市型建筑的时代也已经过去了,他不赞成盖里和扎哈等人的”表皮主义”,强调建筑应恢复与自然的关系,注重本土性,当地历史与文化,还有最重要的,人与人的联结。日本都市中的经济至上的社会体制,和管理至上的生活环境,使得大都市的吸引力减低,在地方上会有机会探索更丰富的建筑语言。核心就是思考如何通过建筑设计解决... 还是那句话,太喜欢读建筑师的小册子了。伊东丰雄认为城市建设早已高度过度同质化,但是争相表现自我个性的都市型建筑的时代也已经过去了,他不赞成盖里和扎哈等人的”表皮主义”,强调建筑应恢复与自然的关系,注重本土性,当地历史与文化,还有最重要的,人与人的联结。日本都市中的经济至上的社会体制,和管理至上的生活环境,使得大都市的吸引力减低,在地方上会有机会探索更丰富的建筑语言。核心就是思考如何通过建筑设计解决社会矛盾,用建筑改变社会。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