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他是一个父亲、一个儿子、一个逃亡者、一个重情义的朋友,也是同伴眼中“死不了的人”。438天,9000多公里,他如何活着看到终点,并与自己的过去和解?
有血有肉、生动细腻的描述。令人激越、震撼的求生传奇。翻译很棒!
總說求生是動物本能,求生過程中,人類情感究竟會激發還是削弱人的動物性?作者很會寫,而且非常努力還原事件全貌,沒有過度煽情,也少有作者本人的情緒摻雜其中。整本書有電影的質感,遠景和近景切換自如,第一人稱視角和上帝視角的敘述都很精彩。唯一讓我懷疑的是作為活命驅動力的父女情。翻譯佳
如果你像我一样,怀着学习绝境求生的目的来看这本书,肯定会失望。他有20年深海捕鱼的经验,能在三层楼高的巨浪和风暴里航船,饿急了徒手捉鲨鱼也没难度,所谓现实中开了挂的人,说的就是他了。跟贝尔不同,他几乎不识字,都是从日常劳作中总结的实战经验。他的成就不可复制,只能供凡人膜拜。
面对困境,哭泣、抱怨、麻木,这些逃避都没用,我们只有武装自己的内心,让内心强大起来,才能撑过漫长黑夜,迎来黎明曙光。
惊叹 佩服 敬畏之心交织 平凡的渔民 依靠多年的海上捕鱼经验 顽强持续的求生本能 强大丰富的想象力构建了物质和精神的支柱 支撑他读过这438天 想起同时段的我在经历什么 他在经历什么
平凡人身上藏着巨大的潜能,但是如果要绝境来激发的话,是不是还是平凡的生活更好?
如果有那么一天,我也会拿出全部勇气去和老天拼一把
遭遇海难是偶然,但经历438天海上漂流9000多公里,最终生还,绝对不是偶然。阿尔瓦伦加用熟练的生存技能和坚定的求生意志挽救了自己的生命。面对自然界的凶险,人类可以很渺小,也可以很强大。自助者天助!
随波逐流、挣扎求生、痛失伙伴、几近绝望又重新振作,种种这些都无不吸引着把这本书我读下去,最令我震撼的还是主人公的苦中作乐!
一口气读完的真实故事,可以叫青年阿尔瓦伦的残酷漂流,一名渔夫因风暴漂泊到大海上,一条失去动力的小船,438天,9000公里。依靠海龟海鸟肉和雨水乃至自己的胡须为食,经历了炼狱般的干渴,饥饿,孤独,绝望和濒死 ,比任何电影都惊心动魄和壮丽,最后他造就了奇迹。
离乡背井、大字不识的渔夫,在一条独木舟上经历了14个月的残酷漂泊,并在幸存后皈依了亲情与信仰,这个故事超出了我的理解和想象。我想起最近看过的一段话,说现代人类与尼安德特尔人最大的区别,就是后者在遇到巨大障碍后止步,而前者敢于在望不到陆地的大洋上漂泊。这本书告诉我,真正的区别还是现代人类能够构建强大的精神家园吧。
四百多天的海上漂流,除了生存必备的技能之外,更多需要的是心理上对活着的渴望吧。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远处乌云翻滚,下面是深邃无底的海洋,孤身一人,在不知道有没有明天的现下,还能保持斗志坚持活着,这真的很让生活在安逸里吃穿不愁却依旧“丧”着活着的我们感到自惭形秽。阿尔瓦伦加个性渲染得颇为独特,但情节及笔法一般。总体三星半。
忍着困看完。这也算是天选之人了吧。第八本。
今年阅读的第三本纪实文学,均是向死而生的故事。人的潜能真的是要在绝境中才能被完全激发的。当然,这种潜能是否能让一个人转危为安,运气也很重要。不敢想象若是自己置身于这般境遇会有何种表现。
强烈推荐与《少年派》原著小说对比着读。实际上,读完这本《438天》后,我总是忍不住想:科多巴真的是丧失求生意志后“自然死亡”的吗?他死后,阿尔瓦伦多真的把他的尸体扔进了大海吗?……就像《少年派》中派在讲述另一个版本的求生经历后发出的诘问:你选择相信哪个故事?
一段让人唏嘘不已的经历,让我明白生存是一件残酷无情,丑陋不堪但又能在某个时刻深深打动你的东西。正如这位主角文末所言,比起他在海上漂流一年多所承受的痛苦,我们生活中的那些小事算个屁。4.5星
一段关于勇气、智慧、希望和自我救赎的个人史诗
【¥17.16 购于后浪】2017.10.31-11.3 (用时11个番茄钟读毕)对比奇迹主人公在海上漂泊的日子 我坐在温暖的办公室里喝着热咖啡随心情吃着零食的情形简直太过奢侈了 (不足之处是书的封面质量感觉很不后浪) 赠与康烁
一个幸运的倒霉蛋,用乐观对待所有逆境。比少年派更现实
> 438天
12 有用 后浪 2017-08-30 16:45:36
他是一个父亲、一个儿子、一个逃亡者、一个重情义的朋友,也是同伴眼中“死不了的人”。438天,9000多公里,他如何活着看到终点,并与自己的过去和解?
9 有用 不懈不戒 2017-08-13 07:52:00
有血有肉、生动细腻的描述。令人激越、震撼的求生传奇。翻译很棒!
5 有用 巫 2017-08-18 01:47:21
總說求生是動物本能,求生過程中,人類情感究竟會激發還是削弱人的動物性?作者很會寫,而且非常努力還原事件全貌,沒有過度煽情,也少有作者本人的情緒摻雜其中。整本書有電影的質感,遠景和近景切換自如,第一人稱視角和上帝視角的敘述都很精彩。唯一讓我懷疑的是作為活命驅動力的父女情。翻譯佳
4 有用 临素光 2017-11-08 12:14:45
如果你像我一样,怀着学习绝境求生的目的来看这本书,肯定会失望。他有20年深海捕鱼的经验,能在三层楼高的巨浪和风暴里航船,饿急了徒手捉鲨鱼也没难度,所谓现实中开了挂的人,说的就是他了。跟贝尔不同,他几乎不识字,都是从日常劳作中总结的实战经验。他的成就不可复制,只能供凡人膜拜。
4 有用 戴蒙德 2017-09-03 18:52:19
面对困境,哭泣、抱怨、麻木,这些逃避都没用,我们只有武装自己的内心,让内心强大起来,才能撑过漫长黑夜,迎来黎明曙光。
2 有用 米缸酱 2017-11-12 23:08:15
惊叹 佩服 敬畏之心交织 平凡的渔民 依靠多年的海上捕鱼经验 顽强持续的求生本能 强大丰富的想象力构建了物质和精神的支柱 支撑他读过这438天 想起同时段的我在经历什么 他在经历什么
2 有用 什么来着 2017-11-02 19:13:39
平凡人身上藏着巨大的潜能,但是如果要绝境来激发的话,是不是还是平凡的生活更好?
2 有用 巴迪安山峰的雪 2017-10-26 07:56:48
如果有那么一天,我也会拿出全部勇气去和老天拼一把
2 有用 雾凇 2017-08-27 22:05:09
遭遇海难是偶然,但经历438天海上漂流9000多公里,最终生还,绝对不是偶然。阿尔瓦伦加用熟练的生存技能和坚定的求生意志挽救了自己的生命。面对自然界的凶险,人类可以很渺小,也可以很强大。自助者天助!
3 有用 刍狗 2017-08-22 07:24:20
随波逐流、挣扎求生、痛失伙伴、几近绝望又重新振作,种种这些都无不吸引着把这本书我读下去,最令我震撼的还是主人公的苦中作乐!
2 有用 铁志 2017-11-07 23:36:49
一口气读完的真实故事,可以叫青年阿尔瓦伦的残酷漂流,一名渔夫因风暴漂泊到大海上,一条失去动力的小船,438天,9000公里。依靠海龟海鸟肉和雨水乃至自己的胡须为食,经历了炼狱般的干渴,饥饿,孤独,绝望和濒死 ,比任何电影都惊心动魄和壮丽,最后他造就了奇迹。
1 有用 发条饺子 2019-02-08 19:20:12
离乡背井、大字不识的渔夫,在一条独木舟上经历了14个月的残酷漂泊,并在幸存后皈依了亲情与信仰,这个故事超出了我的理解和想象。我想起最近看过的一段话,说现代人类与尼安德特尔人最大的区别,就是后者在遇到巨大障碍后止步,而前者敢于在望不到陆地的大洋上漂泊。这本书告诉我,真正的区别还是现代人类能够构建强大的精神家园吧。
1 有用 披着能皮的猫 2018-04-22 17:30:48
四百多天的海上漂流,除了生存必备的技能之外,更多需要的是心理上对活着的渴望吧。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远处乌云翻滚,下面是深邃无底的海洋,孤身一人,在不知道有没有明天的现下,还能保持斗志坚持活着,这真的很让生活在安逸里吃穿不愁却依旧“丧”着活着的我们感到自惭形秽。阿尔瓦伦加个性渲染得颇为独特,但情节及笔法一般。总体三星半。
0 有用 轱辘 2018-04-18 00:04:30
忍着困看完。这也算是天选之人了吧。第八本。
1 有用 八月的可乐 2017-10-12 23:29:14
今年阅读的第三本纪实文学,均是向死而生的故事。人的潜能真的是要在绝境中才能被完全激发的。当然,这种潜能是否能让一个人转危为安,运气也很重要。不敢想象若是自己置身于这般境遇会有何种表现。
1 有用 andy 2017-12-09 21:19:49
强烈推荐与《少年派》原著小说对比着读。实际上,读完这本《438天》后,我总是忍不住想:科多巴真的是丧失求生意志后“自然死亡”的吗?他死后,阿尔瓦伦多真的把他的尸体扔进了大海吗?……就像《少年派》中派在讲述另一个版本的求生经历后发出的诘问:你选择相信哪个故事?
1 有用 Gimmeyourcandy 2017-12-09 00:05:16
一段让人唏嘘不已的经历,让我明白生存是一件残酷无情,丑陋不堪但又能在某个时刻深深打动你的东西。正如这位主角文末所言,比起他在海上漂流一年多所承受的痛苦,我们生活中的那些小事算个屁。4.5星
1 有用 脑仁味的草莓 2017-11-01 21:47:27
一段关于勇气、智慧、希望和自我救赎的个人史诗
2 有用 Gomu 2017-11-03 10:50:02
【¥17.16 购于后浪】2017.10.31-11.3 (用时11个番茄钟读毕)对比奇迹主人公在海上漂泊的日子 我坐在温暖的办公室里喝着热咖啡随心情吃着零食的情形简直太过奢侈了 (不足之处是书的封面质量感觉很不后浪) 赠与康烁
0 有用 自燃,风月同天 2018-05-16 17:57:05
一个幸运的倒霉蛋,用乐观对待所有逆境。比少年派更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