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土而生 短评

热门
  • 3 丝绒陨 2019-01-01 14:19:53

    新年第一本。就书本身而言,不必太在意“图多,文字少”,这些作品本身的力量已足够激荡人心(这力量是我们缺乏的)。手捧以泥土创造而成的器皿,装盛收获自土地的蔬果,乃是一种天成,是人对土地的永恒乡愁。因此我们可以在器皿中瞥见与自然同呼同吸的本与真,瞥见同日常融会贯通的“生命的仪式感”,我们为早先面对它时自己的无知与虚妄感到羞愧——面对艺术的与面对自然的双重羞愧。

  • 3 Sío 2017-07-30 22:58:15

    人和作品从尖锐变为柔和 也许该说是五行的融合与包容 金属一样尖锐的想法融入到水与土中 通过木材与火焰的作用成为柔和的作品 人生路径大概也是如此(图片和日版作品集差不多

  • 3 张烤鸭 2017-07-29 21:57:01

    今日得见小野先生,是一位寡言的艺术家,他自称为“做艺术的人”并非口出诳语,而是出于对自己所做之事的珍重与认同。在制陶生涯中,不断塑造作品又被作品反哺,从“饮器时,嘴巴必被划破”到“向对方伸出手来”,我看到了一个在岁月中生出包容心的人。

  • 0 李青菜 2018-01-14 19:49:16

    封面很好看,小野哲平的名字很响亮,但是内容不太够。这么厚厚的一本下来,印象还是不如赤木明登在《美物抵心》里短短一篇来的深刻。

  • 0 信心不逆熊先生 2019-09-12 06:41:25

    “生命本身是无意义的,意义只在于我们的寻找。而寻找即是自作多情。一切创造和欣赏,都是自作多情,是人为了赋予生命以意义所作的努力。”小野哲平说他制作陶器的原因是渴望从束缚中被解放出来,因为他一直觉得与这个世界的格格不入。这也与我学佛的原因一样。作者将小野哲平从1982年起的作品按照时间跨度分为四期,明显可以看得出来其作品如何从复杂技巧的探索到后期的纯粹性的表达,其风格也从“饮器时,嘴巴必被割破”逐渐转变到“向对方伸出手来”。我也好想看看经由自己的创造,生命将如何释放光芒。

  • 0 飛渡先生 2019-01-09 14:03:51

    适合小野哲平的,未必适合你我。说到底,没有“人民艺术家”。他们只为自己创作。

  • 0 丛二 2018-11-17 07:16:48

    由划破人口到包容他人,青年的锐利慢慢化为圆润,但始终鲜明,一眼就能看出小野哲平。吾道一以贯之,陶器是表达的手段。热爱旅行与蜗居一隅也是一体两面。那件做给父亲的铁绘骨灰罐,真是隆重盛大平和。

  • 1 yueyueeyueee 2017-08-04 17:09:23

    2015年机缘巧合在东京茑屋书店看到他的作品集,2017年在北京失物招领买到他的陶器以及这本书。

  • 0 劈头士》睁木 2019-12-27 23:21:52

    已购。看书里的陶器,真想把玩把玩啊~小野哲平1982年师从著名陶艺家鲤江良二,后来独立,恰巧赶上日本经济泡沫时期,他对当时社会的种种现象产生疑间,活着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小野的作品里,最具风格的就是铁化妆土的器物,几乎成了他的个人商标。碗身上有纵向的刷痕与横向用手指抹上去的釉料,两种线条交错出丰富的表情,你找不到两件相同的作品。碗的大小刚好能用双手捧住,这是小野做得最多、最久的器皿。小野接受采访时说:良二先生说过:“饮器之时,嘴巴必须被划破。”对我来说,这样就意味着做什么都不算出格,都是自由的,让我觉得很新鲜。那个时期我也很尖锐,无所畏惧。现在看当时做的马克杯,拿在手里都很扎人,像是要把手割破。

  • 0 Deborah 2018-07-12 16:55:20

    作品照片集,只是没想到如今器物如此低调的小野起初也是做大型装置、希望作品有个性被注意的。

  • 0 Antonis 2018-02-23 15:57:28

    文字内容一般,不是很丰富,但作为作品图录,还是不错的,基本按照时间轴把小野哲平的作品梳理了一下。

  • 0 Yiwen 2017-07-25 10:06:26

    作品和人一样有个性的哲平先生。

  • 0 雪泥 2019-12-22 23:44:45

    插图美美!看着看着就呆了!蕴含着温度的陶器,那种质朴和厚重,越看愈觉迷人。中国缺少这样的匠人精神,大学毕业后去深山老林拜师越做陶器??不存在的。

  • 0 王小麦 2017-09-16 22:27:01

    就是一个作品画册

  • 1 然诺 2017-07-31 13:22:27

    希望有那么一天,艺术于我而言,也是释放情感。不必钴蓝,不再刻舟求剑。

  • 0 塞利 2019-10-17 12:27:24

    瓷器就该是能把嘴割破的程度,早期执着于外形的锋利,虽然那些作品的照片没有收进来太多,但后来依然是能把眼睛割破般的锋利。

  • 0 茶泡fan 2019-12-18 22:32:10

    读图时代……

  • 0 魁魁格 2018-05-29 14:34:57

    “是艺术救了我。” 给自身以宁静,并将其带给他人。

  • 0 清和卯月夏未觉 2020-03-27 22:36:56

    “是艺术救了我。” 给自身以宁静,并将其带给他人。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