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蔡翔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 培文
副标题: 中国社会主义文学、文化想象(1949—1966)
出版年: 2018-4
页数: 404
定价: 69.00
丛书: 培文书系·文学与当代史丛书
ISBN: 9787301285077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 培文
副标题: 中国社会主义文学、文化想象(1949—1966)
出版年: 2018-4
页数: 404
定价: 69.00
丛书: 培文书系·文学与当代史丛书
ISBN: 9787301285077
内容简介 · · · · · ·
内容简介:
本书从国家和地方、英雄和传奇、动员结构、艺术个性、劳动等不同方面对1949—1966年期间中国社会主义文学与文化想象进行了多种角度的讨论,试图打通文本内部及外部,使文学重回公共领域;作者在强调中国革命正当性的同时,并没有刻意回避无理性的一面,而是严肃讨论这一正当性如何或因何生产出了它的无理性,这一讨论也使本书进入了现代性的核心部分。本书讨论了50—70年代社会实践的危机以及危机的克服,为进入1980年代提供了理论上的可能性。本书已出版英文版(美国杜克大学出版社,16年)和俄文版(俄罗斯东方出版社,15年),学术影响很大。
作者简介 · · · · · ·
曾任《上海文学》杂志社执行副主编,现为上海大学中文系教授,著有《一个理想主义者的精神漫游》《何谓文学本身》等。
目录 · · · · · ·
章节目录:
导 论 “革命中国”及其相关的文学表述 1
第一章 国家/地方:革命想象中的冲突、调和与妥协 23
一、“地方”风景的叙述以及“风景”再建的困惑 26
二、动员和改造中的“地方” 37
三、脱域、在地和“地方”的保存或者现代性的转换 57
· · · · · · (更多)
导 论 “革命中国”及其相关的文学表述 1
第一章 国家/地方:革命想象中的冲突、调和与妥协 23
一、“地方”风景的叙述以及“风景”再建的困惑 26
二、动员和改造中的“地方” 37
三、脱域、在地和“地方”的保存或者现代性的转换 57
· · · · · · (更多)
章节目录:
导 论 “革命中国”及其相关的文学表述 1
第一章 国家/地方:革命想象中的冲突、调和与妥协 23
一、“地方”风景的叙述以及“风景”再建的困惑 26
二、动员和改造中的“地方” 37
三、脱域、在地和“地方”的保存或者现代性的转换 57
结语 70
第二章 动员结构、群众、干部和知识分子 74
一、动员结构 74
二、群众 91
三、干部 100
四、知识分子 117
结语 124
第三章 青年、爱情、自然权利和性 127
一、青年或者“青年政治” 128
二、爱情或者“爱情故事” 145
三、性或者“性的叙述” 160
结语 167
第四章 重述革命历史:从英雄到传奇 169
一、“平凡的儿女,集体的英雄” 170
二、传奇和一个故事的旅行 187
三、“读者”和“市场” 196
四、为何或者怎样重述革命历史 208
结语 220
第五章 劳动或者劳动乌托邦的叙述 224
一、《地板》的政治辩论和法令的“情理”化 227
二、《改造》以及改造的故事 235
三、《创业史》和“劳动”概念的变化 248
四、《万紫千红总是春》:女性解放还是性别和解 264
结语 272
第六章 “技术革新”和工人阶级的主体性叙事 275
一、弱者的武器和工匠精神 275
二、“文化诉苦”与“技术革新” 288
三、反智主义还是反专业主义 302
结语 324
第七章 1960年代的文化政治或者政治的文化冲突 326
一、物质丰裕和物的焦虑 328
二、“脱离领土”的运动和“重建领土”的努力 337
三、生活小事和国家大事 356
结语:“文学青年”为何再次出现 364
结束语 社会主义的危机以及克服危机的努力 368
一、什么是社会主义危机 369
二、克服危机的努力 380
三、1980年代的知识转型 388
结语 392
主要参考文献 394 后记 397
· · · · · · (收起)
导 论 “革命中国”及其相关的文学表述 1
第一章 国家/地方:革命想象中的冲突、调和与妥协 23
一、“地方”风景的叙述以及“风景”再建的困惑 26
二、动员和改造中的“地方” 37
三、脱域、在地和“地方”的保存或者现代性的转换 57
结语 70
第二章 动员结构、群众、干部和知识分子 74
一、动员结构 74
二、群众 91
三、干部 100
四、知识分子 117
结语 124
第三章 青年、爱情、自然权利和性 127
一、青年或者“青年政治” 128
二、爱情或者“爱情故事” 145
三、性或者“性的叙述” 160
结语 167
第四章 重述革命历史:从英雄到传奇 169
一、“平凡的儿女,集体的英雄” 170
二、传奇和一个故事的旅行 187
三、“读者”和“市场” 196
四、为何或者怎样重述革命历史 208
结语 220
第五章 劳动或者劳动乌托邦的叙述 224
一、《地板》的政治辩论和法令的“情理”化 227
二、《改造》以及改造的故事 235
三、《创业史》和“劳动”概念的变化 248
四、《万紫千红总是春》:女性解放还是性别和解 264
结语 272
第六章 “技术革新”和工人阶级的主体性叙事 275
一、弱者的武器和工匠精神 275
二、“文化诉苦”与“技术革新” 288
三、反智主义还是反专业主义 302
结语 324
第七章 1960年代的文化政治或者政治的文化冲突 326
一、物质丰裕和物的焦虑 328
二、“脱离领土”的运动和“重建领土”的努力 337
三、生活小事和国家大事 356
结语:“文学青年”为何再次出现 364
结束语 社会主义的危机以及克服危机的努力 368
一、什么是社会主义危机 369
二、克服危机的努力 380
三、1980年代的知识转型 388
结语 392
主要参考文献 394 后记 397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 · · · · ·
培文书系·文学与当代史丛书(共24册),
这套丛书还有
《中国当代文学的叙事与性别》《论鲁迅的复调小说》《再解读》《诗人革命家》《鲁滨孙变形记》
等
。
喜欢读"革命·叙述"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革命·叙述"的人也喜欢 · · · · · ·
革命·叙述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2 条 )
Endless Revolution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在文学和社会政治之间构置起互文关系,以十七年文学为分析对象,讲述1949-1966年间“革命之后”的故事,从文本的裂隙中,描述社会主义的“生产装置”,透视其中的各种矛盾,以及压抑矛盾的正当性生产中,又如何生产出了无理性,结合历史、政治背景,勾勒了建设初期的中国,也道... (展开)杨念群:革命叙述与文化想象
“风景”的再发现与“劳动”的再定义 《革命/叙述:中国社会主义文学—文化想象》是蔡翔的一部新作,书中曾借用柄谷行人“风景的发现”这一概念,柄谷试图借助此概念观察现代日本文学的形成。他的意思是,所谓“风景”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名胜古迹,而是以往人们忽略而不敢正视的东...
(展开)
《革命/叙述》的文学史写作分析
蔡翔《革命/叙述:中国社会主义文学-文化想象(1949-1966)》初版于2010年,是当代文学史的又一部力作。蔡翔自谓:在新世纪进入学院体制工作后,才开始将自身经验和感觉进行知识化工作。因此,《革命/叙述》是他“知识化”的产物。蔡翔进入学院体制的转变,在于他自觉地尝试新...
(展开)
“文学青年”从何而来?为何而去?
蔡翔老师这本书写得比较细致,可以说既是一本文学研究著作,更是对60年代人自身体验的书写,值得精读。 我最感兴趣的是书中关于“文学青年”出现的讨论。20世纪中国,举凡“五四”“抗战”“建国初”一直到80年代,社会一旦发生变动,“文学青年”就应唤而生,实在...
(展开)
《革命/叙述》阅读笔记
当代思想或者当代理论的深刻分歧,可能更多的冲突来自于历史领域。“了解之同情”的前提,即确立什么样的“历史态度”,这一态度既是学术的,更是政治的。而在“当代中国”这一范畴中,“历史态度”指向的是“弱者的反抗”,在这一基础上,我们确立了这样一种“历史态度”,即...
(展开)
> 更多书评 12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Duke University Press Books (2016)暂无评分 9人读过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8.5分 475人读过
-
Duke University Press Books (2016)暂无评分 2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怎能读尽天下书 (疏狂老鬼)
- 革命-文学 (romeobleu)
- 2019年拟购书书目 (群山)
- 法学nerd的偏冷读书世界 (李初一)
- 想象乌托邦 (Kdropinstant)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革命·叙述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Uzumaki 2018-10-14 15:39:24
社会主义的想象与实践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对理解当下有效?二十世纪的经验如何对“十九世纪”的问题起作用?历史研究最大的问题或许就在于理解了历史以后,我们如何理解当下,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1 有用 LarryWho 2020-04-09 15:31:32
不太好,比较散漫的二手知识,还比不上李扬那本呢。有人评价戴锦华说“读这样的书就是为了不要写出这样的文章”,那我觉得这评价也可以放在这本(或者更多本)书上。
0 有用 唧哩呼喃 2022-01-17 08:54:21
十七年文学研究。核心是“革命中国”与“现代”中国两套话语在新的政权建设下的具体实践,作者也很好地囊括了工,农,女性等群体确立其主体地位的合法性的具体面向。有点怀疑的是似乎作者所有的文本分析都在为政治话语的阐释服务,所以即使如此新左派的叙事看似是要重申这一时期文学的重要意义,但这种思路最终还是有点削减了作家写作的多元文学价值……(btw不得不说中英文行文逻辑真的差很多,英文翻译云里雾里完全不make... 十七年文学研究。核心是“革命中国”与“现代”中国两套话语在新的政权建设下的具体实践,作者也很好地囊括了工,农,女性等群体确立其主体地位的合法性的具体面向。有点怀疑的是似乎作者所有的文本分析都在为政治话语的阐释服务,所以即使如此新左派的叙事看似是要重申这一时期文学的重要意义,但这种思路最终还是有点削减了作家写作的多元文学价值……(btw不得不说中英文行文逻辑真的差很多,英文翻译云里雾里完全不make sense) (展开)
3 有用 小泽君 2019-10-29 17:35:27
选读导论和第五第六章,关于劳动概念的讨论以及工人阶级的主体性的确立问题,从社会主义危机的问题入手,正当性中如何生产出来不合理性,本质上却是要证明其合法性以及反击八十年代以来的现代性叙事。读罢大概能理解为什么他们那么重视底层和打工文学了,不过他们大概还是带着幻想性因素了,表面是要反对二元对立的因素,但是以政治开始立论和为根基,不得不让人怀疑其根本并非立足于文学,等同于取消了社会主义文学的“文学”意味... 选读导论和第五第六章,关于劳动概念的讨论以及工人阶级的主体性的确立问题,从社会主义危机的问题入手,正当性中如何生产出来不合理性,本质上却是要证明其合法性以及反击八十年代以来的现代性叙事。读罢大概能理解为什么他们那么重视底层和打工文学了,不过他们大概还是带着幻想性因素了,表面是要反对二元对立的因素,但是以政治开始立论和为根基,不得不让人怀疑其根本并非立足于文学,等同于取消了社会主义文学的“文学”意味,如此的话,非文学文本也能承担其目的。所谓政治与文学之缠绕,并不意味着所有都从政治出发,且回到政治。反驳有理,但又过度了。 (展开)
0 有用 puff-puff-pass 2022-11-25 02:17:36 江苏
“叙述”=小说;就算全都删了也不大有影响,剔除少量宏大叙事也只是杯车之举。理论文学两层皮,之间的关系多处理为“像”“好像”“我更想”这种相似性的比附,相比经验描述,更像是概念游戏。大佬气派,写得都是人情世故。
0 有用 suzumiya 2024-08-22 19:17:04 陕西
其实算是北大社这套里最着力思考政治性问题的,虽然有些地方还是比较迫真,但确实试图制造一种社会主义为何会遭遇危机的历史动力学,比之今天“十七年文学”研究的再度复兴但却缺少严格的评判态度只是回到正反合与当下国家无谬论,抛弃现实态度,好像探寻了革命文学就是激活了革命,实则真正让国家成为历史终结之处的那些著作(贺桂梅等民族形式派和罗岗等保马系实际就是如此)而言,还是多少能强那么一些。 不过对于当下有志于重... 其实算是北大社这套里最着力思考政治性问题的,虽然有些地方还是比较迫真,但确实试图制造一种社会主义为何会遭遇危机的历史动力学,比之今天“十七年文学”研究的再度复兴但却缺少严格的评判态度只是回到正反合与当下国家无谬论,抛弃现实态度,好像探寻了革命文学就是激活了革命,实则真正让国家成为历史终结之处的那些著作(贺桂梅等民族形式派和罗岗等保马系实际就是如此)而言,还是多少能强那么一些。 不过对于当下有志于重新建立历史分析,因而需要从80年代转轨重新着手的人而言,或许该找找作者的80年代论读读,但愿能有点收获。 (展开)
0 有用 招摇撞骗 2024-08-19 12:29:17 上海
年轻时候也曾经幻想过everything is politics,直到发现各位谈的politics好像雨我无瓜。
1 有用 Simonoth 2024-08-15 19:25:38 北京
读完蔡老师那本1980年代想起这本,一看发现有修订版,又买了一本看一遍,没对比,也没看出修订了什么。这本书提出了一些有趣的问题,但论证显然不够有力,援引理论的部分尤其力不从心。可能作者本就不该用这种规整的文体,1980年代那样漫谈就好得多。借用书里的观点,十七年本身就没能建构出有足够吸引力的文化/趣味,如今对十七年文学的追忆也基本只能把它当作政治诉求的折射工具,那么作为“文学研究”,它的局限性也就... 读完蔡老师那本1980年代想起这本,一看发现有修订版,又买了一本看一遍,没对比,也没看出修订了什么。这本书提出了一些有趣的问题,但论证显然不够有力,援引理论的部分尤其力不从心。可能作者本就不该用这种规整的文体,1980年代那样漫谈就好得多。借用书里的观点,十七年本身就没能建构出有足够吸引力的文化/趣味,如今对十七年文学的追忆也基本只能把它当作政治诉求的折射工具,那么作为“文学研究”,它的局限性也就注定了。 (展开)
0 有用 群山 2024-06-24 15:05:49 北京
一、不习惯作者的叙述语言;二、文气上不够通顺,旁枝过多;三、征用西人的理论过多且显然没有顾及他们的语境。总的看,视角可以,以此进入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有好些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了;虽然,有些阐释觉得稍显过分,但是我又没有更加充足的理由反驳他。--------言而总之,不失为一部好书。
0 有用 Mingle 2024-06-06 16:00:51 北京
每次翻到都是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