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验立场出发的心理学 短评

热门
  • 8 יוֹחָנָן 2018-02-26 18:15:44

    布伦塔诺的这本书可以说是经典以及重要著作,在这本著作中能够看到胡塞尔现象学的萌芽,尤其是对内意识的发现。布伦塔诺反对的是亚里士多德和康德对于人类灵魂和理性的划分,这不仅造成神秘的心理主义和无限倒退的困境,因此从中能够看到“内意识”和胡塞尔“先验自我”的某种对应关系。

  • 3 objective? 2020-12-17 21:04:21

    读了一半弃了。从胡塞尔意识现象学的角度来看,确实具有十分重要的思想史价值。

  • 3 无属格从句 2019-09-11 21:53:35

    连看两本布伦塔诺足以投稿自虐行为大赏了。将布伦塔诺追认为现象学宗师会不会只是从众的误认呢?毕竟我看到的一切只是自封“明见”、论证不清的批判和断言,比较适合放到keep的格言栏。

  • 0 Kiyose 2021-11-15 23:34:48

    有很强的亚里士多德传统,方法论影响到了胡塞尔;很可惜没有关于“表象”概念的进一步讨论。

  • 0 聚聚决意 2023-10-22 15:41:02 北京

    没想到会用半年处理这本书…现在看来还是不错的

  • 1 罗勒根 2023-08-08 17:40:37 爱尔兰

    (快乐阅读)#心理现象的分类# 在自身意向性地包含了对象,#心理关系#从而区分了三类现象:表象、判断和心理活动。布伦塔诺在#心理行为#中洞见了判断的本质,这也是现象学情感论尤其是价值理论的源泉。以及,数学性逻辑如何成为普遍的#关系理论#,这是他所试图进一步说明的问题。

  • 0 aschenglorie 2023-05-28 21:53:20 天津

    每种心理行为都指涉了作为一个对象的某物,就此而言其都是关系性的。一方面呈现于意识中的东西就是被表象的(被表象=显现)另一方面“在表象中总有某物被表象”每一心理现象自身都(表象和由其奠基的判断及情感)包含着作为对象的某物;单个的内意识呈现为二阶结构“每一种心理行为都被指向它的一种意识所伴随”以声音为例“表象以声音为其内容,同时这个表象以其自身为自己的内容…声音是听这种行为的一阶对象,听的行为自身是二阶对象”作为被表象或构成听的内容的(与听的行为不同的)听之外的东西呈现在听之中。虽然二个阶段是同时性的但听的行为在本性上指向声音(没有声音无法听)而听自身又是在听声音的过程中被伴随性地把握到的;以某种明证的肯定呈现为指涉的定言判断预设了存在,而把适用于个体性的肯定判断误用于普遍的数理逻辑混淆了存在者

  • 0 不舍昼夜 2018-04-15 10:10:31

    郝亿春老师的翻译挺不错……就是英译本的大部分注释都没有译出,当然,这和郝老师的译介理念有关

  • 0 radioSisi 2024-05-29 15:51:31 陕西

    需重读重读

  • 0 仰光 2023-05-25 00:09:31 浙江

    打开了意向问题的大门

  • 1 我实在是蠢 2020-12-05 19:02:21

    革命性的著作。但是说话方式还是有点德古那味儿,不喜欢把观点在开头的时候点出来,其它都挺好。不作内容上的评价

  • 3 Gelassenheit 2020-12-18 00:57:49

    徒弟都是大师级别的人物(胡塞尔海德格尔舍勒)以至于老师被忽视了,匆匆看完,浅尝辄止

  • 0 ConcreteBlonde 2022-10-05 13:07:12 贵州

    有幸碰到了研究布罗塔诺的老师,跟着学习了一年半。

  • 2 百褶玻璃 2022-01-30 21:24:20

    结合布伦塔诺范畴学说才能真正理解为什么他没有用超强概念词汇,而是将意义融入字里行间。这一切都来自于他对概念语言的警惕,一直在分离虚假,以求得一种自明,整个过程就是一种自明。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