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久不读古文,已忘其意欸。三白与芸之爱情古时难觅,今夕更难见,真真不愧是小红楼,配秦昊之音,更具韵味。芸贤良至极、纯真质朴,了然生活之趣。奈何三白家族事繁杂,竟无钱治病,含恨而去。其子亦早逝,读来悲痛。深思其因,莫过于养家之技不堪日常所需。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其思想及精神之乐甚足,奈何经济基础使人忧,无法延续其精神之乐。
前三卷👏🏼 看评论区讨论沈复是不是渣男也是一种当代价值判断观察
卷评没啥太大意义,加上后两章证实不是本人写了看着总觉得别扭。但是确实有好句,真真往心里扎。
很有闲趣,悲伤和哀愁都淡却悠长。只是沈复太无能,懦弱又愚孝,即使是时代局限,窝囊成这样也是够了。
不知道这本书为什么这几年推荐度这么高。
「东坡云:事如春梦了无痕,苟不记之笔墨,未免有辜彼苍之厚。」深以为然。第一记真的很甜,写景记事的笔法我也很喜欢。看到第二记的童年记趣,深觉小时候囫囵背下的课文,长大了才领会到其中之意。看到第三记……前面看得有多开心,后面就看得有多生气——沈复浪漫却不务实,深情却不体贴,天真窝囊没心眼,懦弱无能没担当。前文写尽风花雪月、诗情画意,自我标榜“余性爽直,落拓不羁”,实则那令人梦魂颠倒的美好几分是真实、几分源自沈复的自我美化?虽然时时提醒自己那是古时候,人们深受父权制的荼毒,是时代的不幸,但就是很生气,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大概因为,沈复在前面营造的琴瑟和鸣、你侬我侬、又富于闲情雅致的生活太令人心驰神往,以至于梦境坍塌后的一地鸡毛太过于触目惊心。
后两记因为不是沈复本人作品就跳着翻了翻,其实百年前的冲绳游记和养生观念也还是有趣的// 【坎坷记愁】一篇颇长,成年人果然还是烦扰多,也窥到一些旧时读书人的清高迂腐之处,很多愁苦之事沈复本可以努力去改善的…心疼芸娘// 什么?“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是取自浮生六记?不知道为何一直以为是鲁迅的…真是学后即焚// 谁能想到我读《浮生六记》是因为学插花花艺😆
读了前两卷,挺美好的。第三卷起的公婆向芸生出误会嫌隙,我古文不好没看懂,而且大致从这里故事走向悲剧,也不看了罢。芸是封建社会中符合男性想象的完美女子,对男性没有任何要求,全身心地付出,逆来顺受,内心默默承受着很多,真的是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在苦难中就像《活着》中的福贵的老婆,也像严歌苓笔下的扶桑。但芸是个真人,所以更生动饱满,而且两口子也只是后来才苦,开始还是甜的,所以得以看到一个有着前面说的高贵品质的女子在顺境中的样子,可以看到她是可爱的、调皮的、率真的、兰质蕙心的。 尤其喜爱“夏月荷花初开时,晚含而晓放。芸用小纱囊撮茶叶少许,置花心,明早取出。烹天泉水泡之,香韵尤绝。”这一段,真真小红楼啊
不好的一个版本。 被称为小红楼梦,读完有一句话印象深刻 人生坎坷何为乎来哉?往往皆自作孽耳。
初读情深意笃,后殊觉可怜可气,实不宜以现代目光臧否古人。读至,“山顶有梅将军祠,未考为何朝人。所谓岭上梅花,并无一树,意者以梅将军得名梅岭耶?余所带送礼盆梅,至此将交腊月,已花落而叶黄矣。过岭出口,山川风物便觉顿殊。”噢,与梅长苏有点渊源?两记伪作中规中矩,难免少意趣。此版本将“灌园”解释成“取名灌园”,评注实在非常敷衍?
为啥这个版本评分这么低
图书馆不好借,奶茶店里看到过,实在是很有名,好奇心之下微信阅读买来看,芸娘确实可爱,沈复也真的是没担当,嫁给这样的人也是注定没福气。后面三记都不太喜欢,前面读起来更有意思。
版本差死,侮辱先人。
好像对续写都不太喜欢,《红楼梦》只爱前八十回,《浮生六记》只喜前四章。沈复心思细腻,文风简洁,行云流水般便讲清楚了所看所想。续文开篇便大气磅礴,行文风格与前面大相径庭…味同爵蜡。 说说印象深刻的几个点。一,芸娘看到荷花朝开夕合,便在傍晚把茶叶放到荷花中,到早上再取出来泡茶,清香扑鼻。二,芸娘还活着的时候,沈复去广州泡妹子,还害得人家姑娘差点轻生。芸娘主动想给沈复纳妾。三,游尽天下山水,知己不多。当年他在黄鹤楼看到的长江还是我今日看到的长江吗? 真真是…找了半天这个版本的~ 在微信读书上看的,点评和解析很少,喜欢~
之前见中华书局于今年新出此书,觉得很好,可惜无暇无钱购买,深以为恨。余窃以为,于一男子而言,若得妻如芸娘者,实在是夫复何求。而于一女子而言,若生平所为如芸娘之迂,又实在是可悲。后两记既为伪作,却多此地无银之笔。
“余乃张灯入室,见铺设宛然而音容已杳,不禁心伤泪涌。又恐泪眼模糊失所欲见,忍泪睁目,坐床而待。抚其所遗旧服,香泽犹存,不觉柔肠寸断,冥然昏去。”
前三卷文笔不错,很生动的再现了古人的生活,虽然穷困但却不乏快乐的时光
后两记系伪作,这里都收录了,可能也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的吧
文学体写的很好,人物性格情感细腻。论内容来说,如同生活中一样,很多时候总是将事情发生的结果归咎于外在的环境与他人的问题,抱怨上天的不公。但其实很多事情的结果或许往往是因为自己的性格以及处事方法行为做事所造就的。
还是前两卷有意思,夫妻二人的感情羡煞旁人。感觉看这种文言文的电子版,注解得怎么样就很重要了,是否方便查询,是否把改注解的地方注解了,没必要注解的地方就不要侮辱读者智商了。微信读书上,唯有此版本做到了。
> 浮生六记
0 有用 林隙捕光 2022-02-24 21:31:28
久不读古文,已忘其意欸。三白与芸之爱情古时难觅,今夕更难见,真真不愧是小红楼,配秦昊之音,更具韵味。芸贤良至极、纯真质朴,了然生活之趣。奈何三白家族事繁杂,竟无钱治病,含恨而去。其子亦早逝,读来悲痛。深思其因,莫过于养家之技不堪日常所需。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其思想及精神之乐甚足,奈何经济基础使人忧,无法延续其精神之乐。
0 有用 Service🐩 2021-12-29 10:32:38
前三卷👏🏼 看评论区讨论沈复是不是渣男也是一种当代价值判断观察
0 有用 寻欢 2024-03-10 12:55:13 北京
卷评没啥太大意义,加上后两章证实不是本人写了看着总觉得别扭。但是确实有好句,真真往心里扎。
0 有用 摧毁飞船 2024-02-28 10:41:58 北京
很有闲趣,悲伤和哀愁都淡却悠长。只是沈复太无能,懦弱又愚孝,即使是时代局限,窝囊成这样也是够了。
0 有用 森林の小栗子☯ 2022-08-23 11:05:12 河南
不知道这本书为什么这几年推荐度这么高。
0 有用 盈盈一水间 2023-08-11 00:59:11 四川
「东坡云:事如春梦了无痕,苟不记之笔墨,未免有辜彼苍之厚。」深以为然。第一记真的很甜,写景记事的笔法我也很喜欢。看到第二记的童年记趣,深觉小时候囫囵背下的课文,长大了才领会到其中之意。看到第三记……前面看得有多开心,后面就看得有多生气——沈复浪漫却不务实,深情却不体贴,天真窝囊没心眼,懦弱无能没担当。前文写尽风花雪月、诗情画意,自我标榜“余性爽直,落拓不羁”,实则那令人梦魂颠倒的美好几分是真实、几分源自沈复的自我美化?虽然时时提醒自己那是古时候,人们深受父权制的荼毒,是时代的不幸,但就是很生气,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大概因为,沈复在前面营造的琴瑟和鸣、你侬我侬、又富于闲情雅致的生活太令人心驰神往,以至于梦境坍塌后的一地鸡毛太过于触目惊心。
0 有用 晴小2 2023-12-15 00:22:37 上海
后两记因为不是沈复本人作品就跳着翻了翻,其实百年前的冲绳游记和养生观念也还是有趣的// 【坎坷记愁】一篇颇长,成年人果然还是烦扰多,也窥到一些旧时读书人的清高迂腐之处,很多愁苦之事沈复本可以努力去改善的…心疼芸娘// 什么?“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是取自浮生六记?不知道为何一直以为是鲁迅的…真是学后即焚// 谁能想到我读《浮生六记》是因为学插花花艺😆
0 有用 More 2023-08-14 23:35:49 山东
读了前两卷,挺美好的。第三卷起的公婆向芸生出误会嫌隙,我古文不好没看懂,而且大致从这里故事走向悲剧,也不看了罢。芸是封建社会中符合男性想象的完美女子,对男性没有任何要求,全身心地付出,逆来顺受,内心默默承受着很多,真的是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在苦难中就像《活着》中的福贵的老婆,也像严歌苓笔下的扶桑。但芸是个真人,所以更生动饱满,而且两口子也只是后来才苦,开始还是甜的,所以得以看到一个有着前面说的高贵品质的女子在顺境中的样子,可以看到她是可爱的、调皮的、率真的、兰质蕙心的。 尤其喜爱“夏月荷花初开时,晚含而晓放。芸用小纱囊撮茶叶少许,置花心,明早取出。烹天泉水泡之,香韵尤绝。”这一段,真真小红楼啊
0 有用 Miracable 2019-07-16 18:31:53
不好的一个版本。 被称为小红楼梦,读完有一句话印象深刻 人生坎坷何为乎来哉?往往皆自作孽耳。
0 有用 徐梦瑶 2019-09-17 09:39:01
初读情深意笃,后殊觉可怜可气,实不宜以现代目光臧否古人。读至,“山顶有梅将军祠,未考为何朝人。所谓岭上梅花,并无一树,意者以梅将军得名梅岭耶?余所带送礼盆梅,至此将交腊月,已花落而叶黄矣。过岭出口,山川风物便觉顿殊。”噢,与梅长苏有点渊源?两记伪作中规中矩,难免少意趣。此版本将“灌园”解释成“取名灌园”,评注实在非常敷衍?
1 有用 赵小医 2020-11-15 20:37:40
为啥这个版本评分这么低
0 有用 ssisiss 2018-04-24 23:57:17
图书馆不好借,奶茶店里看到过,实在是很有名,好奇心之下微信阅读买来看,芸娘确实可爱,沈复也真的是没担当,嫁给这样的人也是注定没福气。后面三记都不太喜欢,前面读起来更有意思。
0 有用 一安 2019-04-18 10:10:48
版本差死,侮辱先人。
0 有用 十九 2019-11-05 19:55:57
好像对续写都不太喜欢,《红楼梦》只爱前八十回,《浮生六记》只喜前四章。沈复心思细腻,文风简洁,行云流水般便讲清楚了所看所想。续文开篇便大气磅礴,行文风格与前面大相径庭…味同爵蜡。 说说印象深刻的几个点。一,芸娘看到荷花朝开夕合,便在傍晚把茶叶放到荷花中,到早上再取出来泡茶,清香扑鼻。二,芸娘还活着的时候,沈复去广州泡妹子,还害得人家姑娘差点轻生。芸娘主动想给沈复纳妾。三,游尽天下山水,知己不多。当年他在黄鹤楼看到的长江还是我今日看到的长江吗? 真真是…找了半天这个版本的~ 在微信读书上看的,点评和解析很少,喜欢~
0 有用 言偃 2018-10-13 23:04:54
之前见中华书局于今年新出此书,觉得很好,可惜无暇无钱购买,深以为恨。余窃以为,于一男子而言,若得妻如芸娘者,实在是夫复何求。而于一女子而言,若生平所为如芸娘之迂,又实在是可悲。后两记既为伪作,却多此地无银之笔。
0 有用 绿牧场小霸王 2020-08-07 20:11:30
“余乃张灯入室,见铺设宛然而音容已杳,不禁心伤泪涌。又恐泪眼模糊失所欲见,忍泪睁目,坐床而待。抚其所遗旧服,香泽犹存,不觉柔肠寸断,冥然昏去。”
0 有用 theSkywalker 2019-08-03 20:35:03
前三卷文笔不错,很生动的再现了古人的生活,虽然穷困但却不乏快乐的时光
0 有用 邱秋 2018-11-13 13:58:00
后两记系伪作,这里都收录了,可能也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的吧
0 有用 一曲醒醒吧 2021-07-16 16:50:59
文学体写的很好,人物性格情感细腻。论内容来说,如同生活中一样,很多时候总是将事情发生的结果归咎于外在的环境与他人的问题,抱怨上天的不公。但其实很多事情的结果或许往往是因为自己的性格以及处事方法行为做事所造就的。
0 有用 羊トークン 2019-12-09 22:16:12
还是前两卷有意思,夫妻二人的感情羡煞旁人。感觉看这种文言文的电子版,注解得怎么样就很重要了,是否方便查询,是否把改注解的地方注解了,没必要注解的地方就不要侮辱读者智商了。微信读书上,唯有此版本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