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五代史:世界帝国 开明开放》为“新编中国史”中的一卷。
隋唐的大一统之治,孕育于魏晋南北朝的乱局。隋唐帝国除旧染,启新机,引万国来朝,别创世局。就连唐亡后战乱频仍的五代十国,也为后来帝国重新整合埋下了伏笔。这段我国古代史上少见的大一统时期,以其光明、自由、开放、发达闻名于世。
隋结束了南北朝的战乱割据局面,整合了分裂的中国;唐承隋制,开拓进取,以闻名于世的两个治世将统一王朝发展了三百余年。隋唐制度文明因继承和创新而臻于成熟,逐渐摆脱前代贵族政治的窠臼,更以科举制开后世之先,走向务实的官僚士大夫政治。开明、开放的隋唐时代尽显盛世气象:商业繁荣,迎来送往;技术勃兴,留下众多令后人惊叹的成就;社会多元,各族融合,风气自由开明;文化昌盛,塞外文化注入了新鲜血液,中外文化交流将中华文明带向世界。璀璨的世界帝国就此开启。
《隋唐五代史:世界帝国 开明开放》全面展现隋唐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以及时人生活的真实图景,为生活在今天的我们展开“隋唐”这幅古老的卷轴,呈现出气势磅礴、异彩纷呈的全景图。
【编辑推荐】
【一套写给21世纪中国人的中国史】
如何在世界中看中国?面对这个问题,我们已不必在他者的眼光中自轻,也不需要急于摆脱他者眼光的自负,而是可以带着建基于悠远历史的文化自觉与自信,体认中国何以成为今日之中国,我们如何成为今天的我们。
于是,我们更需要中国史学家探求历史的真实,亲切自然地呈现史学成果,来满足大众对历史知识的渴求。中国史领域新一代领军学者怀着敬意与温情,重建中国历史进程,呈现了这套中国通史读本。我们这些21世纪的中国人,正需要这样一套扎实亲切、兼收并蓄的通史,来全面了解自己身上承载的家国历史。
【反映学术和社会演进现状的中国史,国内史学界中坚力量的诚意力作】
“新编中国史”是少有的当代中国学者联合撰写的中国通史,王子今、王小甫、游彪、张帆等国内史学界中坚力量倾力襄助。在他们看来,重新创建整个中国史叙述的结构框架,写出一套反映学术和社会演进现状的中国史,是整整一代学人的责任。融会吸收国内外已有的诸多研究成果,反映迄今为止中国史研究的新进展,向社会大众提供关于中国史的全面和正确的知识是“新编中国史”首先追求的目标。
【传统中国史学学风与现代世界眼光相结合】
“新编中国史”各卷著者均为中国史领域的领军学者。这一批中国历史学人见证了中国社会的封闭与开放,他们的学术训练扎根于中国传统史学,又吸收了欧美史学的问题意识。传统史学的史料工夫,使他们的研究细密扎实,文字沉静内敛,句句以史为据;欧洲史学的学风、方法和论点,则让他们不拘泥于特定史观,具备世界眼光。二者结合,为我们呈现出一套严谨扎实而有新思创见的中国通史。
【用学界共识构建框架,融入学人观点以启发新知】
作为面向大众的通史著作,“新编中国史”建基于学界通识,凸显学术整体走向,尝试为读者提供认识中国的基本框架。同时,各卷著者亦在书中融入相对独立的学术观点和前沿视角,以期与读者一同读史知新。
·《隋唐五代史:世界帝国 开明开放》从国际视角看待隋唐五代,强调隋唐帝国与外部世界的融通,反观混血王朝的诞生与崛起。
【展现中国历史的宏大与精微,呈现中华文明的全景画卷】
朝代更迭,政治兴衰,这是历史的大走向;日用常行、思想情感,这是历史的动人细节。“新编中国史”各卷作者既留意中国传统王朝社会的周流演变,通过各个朝代的政治发展把握宏大的历史脉络,又不忘关注衣食住行、民间礼俗、精神气象等历史的细微之处,展现出一幅中国历史鲜活的全景图。
【一套面向社会大众、雅俗共赏、人人爱读的通史著述】
“新编中国史”意在为大众提供全面、有据的历史知识,因而行文严谨却不刻板,文字晓畅,娓娓道来。丛书还特别设计了“人物小传”“历史术语解说”等栏目,对于一般读者也有辅助之功。无论是希望建立历史认知的年少者,想更深洞察历史的年壮者,还是愿意温故知新的年长者,这套通史都能有所助益。
【两岸合作,历时10年,精心打造21世纪中国史新典范】
“新编中国史”由台湾三民书局组稿,从成稿刊行,到修订编校,直至中信出版社大陆版问世,历时10年有余,凝结两岸学人、出版人心血,代表两岸文化交流成果。两岸面向未来,共同书写历史,竭力打造属于21世纪中国人的国史新典范。
【设计精美,制作考究,典藏之选】
“新编中国史”全套以精装呈现,装帧设计精美考究,各卷封面中融入了不同时代的精神气象,体现传统中国的美学底蕴,相当适合个人和家庭典藏。
0 有用 A.D.Jerry 2022-04-25 23:08:45
摘自书中“奥斯曼帝国在近五百年中成了所有伊斯兰国家的领袖。更重要的是,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占了君士坦丁堡,消灭了“千年王国”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395-1453),由此引起了一系列世界性变化:奥斯曼人占据着东部地中海,控制了通往黑海和东方的商路,过境的亚欧商人必须缴纳大量捐税。无休止的战争和海盗活动,也妨碍着地中海海上贸易的正常发展,意大利诸城与东方的贸易受到严重影响。因而,西欧国家开始寻... 摘自书中“奥斯曼帝国在近五百年中成了所有伊斯兰国家的领袖。更重要的是,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占了君士坦丁堡,消灭了“千年王国”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395-1453),由此引起了一系列世界性变化:奥斯曼人占据着东部地中海,控制了通往黑海和东方的商路,过境的亚欧商人必须缴纳大量捐税。无休止的战争和海盗活动,也妨碍着地中海海上贸易的正常发展,意大利诸城与东方的贸易受到严重影响。因而,西欧国家开始寻找直接通向东方的新航路。众所周知,1492年,哥伦布是为了去印度而意外发现新大陆,由此导致欧洲史上的“地理大发现”活动扩大了世界市场,增加了流通商品,开始了移民拓殖,使西欧发生“物价革命”。欧洲的商业中心也逐渐由地中海区转移到大西洋沿岸。烦此种种,为欧洲近代科学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展开)
0 有用 少年心事当拿云 2024-01-02 22:30:39 上海
还不错
6 有用 放吾归山 2018-05-23 09:06:15
有很多不错的观点,但作为一本入门史书阅读体验并不良好,史实事件交代的太过于粗略了,好像已经假定读者一定已经了解了似的,其他有关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着墨太多了些,占了全书的几近2/3。
1 有用 乾元 2018-08-17 22:56:10
相比前两部,作为教材,已经很用心了
2 有用 悼玉轩主人 2024-07-27 14:47:41 广东
在汗牛充栋的隋唐五代史入门读物中,本书只能说是中规中矩,这个赛道太难了。。。在吕思勉、岑仲勉、王仲荦诸先生的经典入门书之后,能写出新意的也只有孙英刚了。王小甫老师的这本书强化了他所擅长的对外关系(尤其是与大食、吐蕃、印度的关系),其他方面只能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