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と氷河と鯨 ワタリガラスの伝説を求めて的创作者
· · · · · ·
-
星野道夫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星野道夫,生态摄影师,旅行作家。一九五二年生于日本千叶县市川,庆应大学经济学系毕业后,听从内心召唤,深入阿拉斯加追寻极地风光。旅居北极二十年,创作了大量摄影与文学作品,声名渐起。一九九六年八月,在堪察加半岛遭遇棕熊攻击,不幸离世,终年四十三岁。
一九八六年荣获第三届平凡社动物摄影奖,一九九○年获第十五届木村伊兵卫奖,一九九九年获日本摄影协会追赠特别奖。后人称星野道夫为“与安塞尔•亚当斯齐名的自然摄影师”。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然而,要是人类知道了终极问题的答案,我们是会得到继续走下去的力量,还是会丧失前行的动力呢?也许是“想要知道”的念头支撑着我们,而“这些问题不可能有答案”给了我们一条生路。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循着熊道 -
“他们为什么非要把图腾柱保存下来,以至于要把跟这片土地紧密相连的灵物搬去毫无意义的地方?我们一直觉得,就算有朝一日图腾柱物底腐朽,森林扩张到海岸,让一切消失在大自然中,也完全没有问题。到时候,那里就成了永远的圣地了。为什么他们总也理解不了呢?” 我边听边想,“认为肉眼可见的东西才有价值”的社会和“能从肉眼看不见的东西里读出价值”的社会,差别就在这儿。而且后者的观念对我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在黑夜中,肉眼看不见的生命所释放出的气息不也更本源吗?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在日渐消失的图腾柱森林
> 全部原文摘录
森と氷河と鯨 ワタリガラスの伝説を求めて的书评 · · · · · · ( 全部 76 条 )

旅行之木:森林、冰河与鲸
之前读完这两本小书, 总有种自负又天真的想法: 如果我在阿拉斯加, 大概也能拍出这样的照片, 不过是需要些耐心、多些运气。 ※ 这个浅薄的想法, 终结于北京初雪的下午, 我逐页翻阅完书中图片之时。 之前的阅读图片与文字同步进行, 作者的轨迹也随着叙述出现在字里行间, ...
(展开)


《森林、冰河与鲸》摘录与书评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购书缘由】 在豆瓣上看某友邻提及该书值得在通勤的公交或地铁上阅读,因其便携;且书中内容独立成篇、适合非连贯地阅读。知道该书后,因其书名集结了我及其喜爱的两个元素:森林和鲸鱼,遂购得。 【整体感受】 总的说来,阿拉斯加所保留并部分传承至今的原始地貌和远古文化,... (展开)
那就多去看看自然之后感悟
日本作家星野道夫的作品。有关阿拉斯加。我在本书最后的作者生平里看到这家伙曾在阿拉斯加读大学——野生动物管理系。 简单点说,这书文字简单,读起来太干燥,让人真想多喝几口水。我开始还以为是翻译老师不太认真?!越往后读越是感觉自己想错了……宏大的叙事背景就是人与自...
(展开)

你知道笼中鸟为何歌唱
实际上你是知道的,偌大的世界一定有那样的人,有那样生活的人,可其中细节却不忍细想。 陷入困顿的时候,我总想起世界上的另一个我,想象她在大兴安岭的森林里奔跑,想象视野里飞快掠过的树,像绿色的风,哗哗的声响像绿色的海浪。我被绿色的声浪裹挟着向前,势不可挡。不断压...
(展开)

2023 No.11 《森林、冰河与鲸》 [日] 星野道夫
——“要是人类知道了终极问题的答案,我们是会得到继续走下去的力量,还是会丧失前行的动力呢?也许是‘想要知道’的念头支撑着我们,而‘这些问题不可能有答案’给了我们一条生路。” 很早之前就种草了这本书,一直想着要是哪天能到阿拉斯旅游,就带上这本书一起去。但看着憋...
(展开)
> 更多书评 76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6 )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0)8.8分 9878人读过
-
晴天出版有限公司 (2009/05/01)9.4分 35人读过
-
馬可孛羅 (2025)暂无评分
-
世界文化社 (1996)暂无评分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2025TBR (Losēni)
- Aēsop书单:“目之所驻,皆为人生” (Nothing@All)
- 2022 TBR (Losēni)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26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森と氷河と鯨 ワタリガラスの伝説を求めて的评论:
feed: rss 2.0
还没人写过短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