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 新京报·腾讯2017年度十大好书
☆ 豆瓣2017年度读书榜单 中国文学(小说类)TOP1
☆ 第一届做書奖 年度原创小说
用纯真的双眼捕捉孤独的角落
被张大春誉为撑起21世纪小说江山的两位作家之一
台湾吴浊流文学奖、联合报文学奖、时报文学奖得主
………………
※编辑推荐※
☆ 袁哲生以冷静节制的短篇小说风格和骆以军并列为台湾1960年代最优秀的小说家,也是 被张大春誉为“撑起21世纪小说江山 ”的两位作家之一,还影响童伟格、甘耀明、高翊峰、王聪威等一批台湾年轻作者,如果,袁哲生继续写下去,或许他会是当今台湾最杰出的小说家……
☆ 美国小说家海明威曾提出著名的冰山理论,写作者在书写上只留下八分之一给读者,另外八分之七则隐匿其踪。向来崇拜海明威冰山理论的袁哲生,也在这本《寂寞的游戏》展现出一种专属于他自己的冰山书写。通过一贯冷静的文字、简约的...
☆ 新京报·腾讯2017年度十大好书
☆ 豆瓣2017年度读书榜单 中国文学(小说类)TOP1
☆ 第一届做書奖 年度原创小说
用纯真的双眼捕捉孤独的角落
被张大春誉为撑起21世纪小说江山的两位作家之一
台湾吴浊流文学奖、联合报文学奖、时报文学奖得主
………………
※编辑推荐※
☆ 袁哲生以冷静节制的短篇小说风格和骆以军并列为台湾1960年代最优秀的小说家,也是 被张大春誉为“撑起21世纪小说江山 ”的两位作家之一,还影响童伟格、甘耀明、高翊峰、王聪威等一批台湾年轻作者,如果,袁哲生继续写下去,或许他会是当今台湾最杰出的小说家……
☆ 美国小说家海明威曾提出著名的冰山理论,写作者在书写上只留下八分之一给读者,另外八分之七则隐匿其踪。向来崇拜海明威冰山理论的袁哲生,也在这本《寂寞的游戏》展现出一种专属于他自己的冰山书写。通过一贯冷静的文字、简约的结构,他留下十分之一的部分;字里行间的处处留白,则隐藏十分之九的深邃意涵让读者自行摸索。当读者感受到那十分之九时,袁哲生的文字意义才真正展现出来。
………………
※内容简介※
在这一本由七篇短篇小说组成的《寂寞的游戏》中,袁哲生通过各种不同的人际情感,例如父母与儿子之间的亲情,年少时同学之间的友情,或是两人结婚多年的夫妻之情,一再地去捕捉寂寞这种“生而为人必定面临的困境感”,字里行间处处散发孤独的感觉。寂寞、孤独一直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基调,也是许多作家竭力描述的情感,但是,当我们在《寂寞的游戏》中仔细品味袁哲生冷静节制的文字后,终将会发现一种袁哲生独有的寂寞书写。
………………
※名人推荐※
在袁哲生最好的作品里,他显然不满足于白描人生片段而已,而要借叙述的形式,表达更复杂的看法。这使他得以超越写实模拟的限制,曾获大奖的《送行》正是如此。故事中的父亲带著小儿子坐火车,为落网逃兵的大儿子送行;之后小儿子再到海港送别父亲。如是辗转,人物关系渐行渐远,叙事力量也越来越淡。一篇讲亲情的小说,竟反衬出天地不仁,何以为寄的孤绝感。亲如骨肉,又能如何?
——文学评论学者 王德威
《送行》的作者对文字有极其精到的控制力,使读者一直处于某种“距离”之外的冷静状态。刻意压低抹淡的腔调反而令港式小镇里浮来游去的小人物因面目模糊而益显卑微、落寞。作者大量使用的白描笔触非但不会由于“没有刻画出人物的心理变化”而流于空疏,反倒经由人物错身而逝的际遇、彼此不相连缀的动作、遭遇来交叠衬显出作者尤深的关切——人类存在的断片性和疏离性。
——当代华文作家 张大春
他用强烈的表达意愿,代替节制和省略。他想把个人的感受和社会的现状融合在一起,成为文学的一体。但是,他并未忘却隐藏的工夫。他想在表露和隐含之间,求取平衡。他用丰富而正确的现实描述,来建立他的作品的架构。他也了解,要进入社会的深处,才能追求到他的目标。
——台湾小说家 郑清文
作者简介 · · · · · ·
袁哲生(1966—2004)台湾高雄县冈山镇(今高雄市冈山区)人,毕业于文化大学英文系、淡江大学西洋语文研究所。文字冷静平淡,叙事手法简约节制,写作风格犹如疏离的冰山,字里行间的处处留白常蕴含深刻意义。作品往往通过儿童单纯的眼光去捕捉人类的孤独、生存困境与潜藏人们心底的沉郁情感。
曾获台湾第17、22届“时报文学奖”短篇小说首奖、第20届“联合报文学奖”短篇小说评审奖、第33届“吴浊流文学奖”小说正奖、“五四文艺奖章”小说类等等。著有小说集《静止在树上的羊》《寂寞的游戏》《秀才的手表》,中篇小说《猴子》《罗汉池》,倪亚达系列小说与台湾宝瓶文化代为出版的纪念文集《静止在:最初与最终》。
目录 · · · · · ·
自序 灵魂的体重
寂寞的游戏
遇见舒伯特
送行
附 《送行》得奖感言
附 决审意见:渐行渐远的《送行》/ 张大春
父亲的轮廓
没有窗户的房间
附 得奖感言:盛夏午后的相遇
密封罐子
木鱼
袁哲生生平写作年表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那天晚上,他陪着妻在山间的小路上提灯笼,他们像两只迷路的萤火虫在黑夜里寻觅那群小孩子,直到点完了所有的蜡烛,都没有找到。 那个夜晚,妻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固执。 那也是他们在山上的日子里唯一的一次失眠。 半夜,他们客厅里的灯还亮着。 “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好不好?”妻说。 “什么游戏?” “就是各自写下一句最想告诉对方的话,然后装在一个玻璃罐子里,再把它埋在土底下,过二十年之后才可以挖出来,看看对方写了什么。” “无聊。” “哪会无聊。” 他知道他拗不过妻。他取过妻预备好的纸片,走进书房里去。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65页 -
我就这样躲躲藏藏了许多年,直到有一天,捉迷藏的乐趣就像一颗流星,眨眼间就消失得无影无踪。那天,我躲在一棵大树上,等待我的同伴孔兆年前来找我;我等了很久,一直等到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幸福的感觉随着时间慢慢消失,终于,我看到孔兆年像个老人似的慢慢走过来。他慢条斯理地站在我藏身的大树底下,看看右边,又看看左边,然后,倏地猛然抬起头来——我还来不及尖叫便怔住了。他直愣愣地望着我,应该说是看穿了我,两眼盯着我的背后,一动也不动,令人不寒而栗。我从来没有看过那样一张完全没有表情的脸,和那么空洞的一双眼球,对我视而不见。 那时,他望了好一会儿,然后才掉头走开。我还记得自己一直蹲在树上,痴痴地看着那双橘色的塑胶拖鞋慢慢离去,发出干燥的沙沙声。接着,我清清楚楚地看到自己蜷缩在树上,我看见自己用一种很陌生的姿势躲在一个阴暗寂寞的角落里,我哭了。 (查看原文) —— 引自第7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喜欢读"寂寞的游戏"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寂寞的游戏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寂寞的游戏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49 条 )
-
朱岳 (推荐《羊呆住了》!)
那天晚上,他陪着妻在山间的小路上提灯笼,他们像两只迷路的萤火虫在黑夜里寻觅那群小孩子,直到点完了所有的蜡烛,都没有找到。 那个夜晚,妻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固执。 那也是他们在山上的日子里唯一的一次失眠。 半夜,他们客厅里的灯还亮着。 “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好不好?”妻说。 “什么游戏?” “就是各自写下一句最想告诉对方的话,然后装在一个玻璃罐子里,再把它埋在土底下,过二十年之后才可以挖出来,看看对方写了什么... (30回应)2017-08-25 09:58:37 167人喜欢
那天晚上,他陪着妻在山间的小路上提灯笼,他们像两只迷路的萤火虫在黑夜里寻觅那群小孩子,直到点完了所有的蜡烛,都没有找到。 那个夜晚,妻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固执。 那也是他们在山上的日子里唯一的一次失眠。 半夜,他们客厅里的灯还亮着。 “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好不好?”妻说。 “什么游戏?” “就是各自写下一句最想告诉对方的话,然后装在一个玻璃罐子里,再把它埋在土底下,过二十年之后才可以挖出来,看看对方写了什么。” “无聊。” “哪会无聊。” 他知道他拗不过妻。他取过妻预备好的纸片,走进书房里去。 引自 密封罐子 这个故事读了两遍,虽然很短,感觉是全书最窒息的一篇。夫妻两人偶然决定生活在山中一座旧房子里,几乎与世隔绝。一天他们心血来潮要玩一个游戏,约定各写一句给对方的话,放在罐子里,罐子埋在一棵树下面,二十年后挖出来,看对方写了什么。但是妻子很快就去世了,剩下丈夫一个人,又过了一段时间,丈夫忽然决定把罐子挖出来,但看到的只是他自己放进去的那张白纸,他马上醒悟到妻子曾经提前挖出罐子,看到他留的白纸后,抽走了她自己的话。
这个故事究竟讲的是什么呢?整个背景是虚幻而无常的,约定二十年时间,但时间对处境的改变比男主人公预想的要快得多,而女主人公却赶在这之前打开了罐子,她可能对无常有更敏锐的洞察吧。关键是,罐子可以打开,人本身却是密闭的。
在如此虚幻、无常,与世隔绝中相依为命的夫妻,他们对于彼此仍然是“密封罐子”,也就是说,他们仍然无法知道对方的想法。他们想交换想法的企图也在一场博弈后落空了。一种貌似死亡造成的隔绝,其实在世时就存在,在降生的时刻人和人就是隔绝的。
我觉得袁哲生有一个比较隐含的主题,在许多篇小说中都有流露,即人和人的关系,无论伙伴、父子,还是夫妻,归根结底仅仅是一种“路人”的关系。
30回应 2017-08-25 09:58:37 -
朱岳 (推荐《羊呆住了》!)
我就这样躲躲藏藏了许多年,直到有一天,捉迷藏的乐趣就像一颗流星,眨眼间就消失得无影无踪。那天,我躲在一棵大树上,等待我的同伴孔兆年前来找我;我等了很久,一直等到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幸福的感觉随着时间慢慢消失,终于,我看到孔兆年像个老人似的慢慢走过来。他慢条斯理地站在我藏身的大树底下,看看右边,又看看左边,然后,倏地猛然抬起头来——我还来不及尖叫便怔住了。他直愣愣地望着我,应该说是看穿了我,两眼盯... (5回应)2017-08-23 09:37:21 49人喜欢
我就这样躲躲藏藏了许多年,直到有一天,捉迷藏的乐趣就像一颗流星,眨眼间就消失得无影无踪。那天,我躲在一棵大树上,等待我的同伴孔兆年前来找我;我等了很久,一直等到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幸福的感觉随着时间慢慢消失,终于,我看到孔兆年像个老人似的慢慢走过来。他慢条斯理地站在我藏身的大树底下,看看右边,又看看左边,然后,倏地猛然抬起头来——我还来不及尖叫便怔住了。他直愣愣地望着我,应该说是看穿了我,两眼盯着我的背后,一动也不动,令人不寒而栗。我从来没有看过那样一张完全没有表情的脸,和那么空洞的一双眼球,对我视而不见。 那时,他望了好一会儿,然后才掉头走开。我还记得自己一直蹲在树上,痴痴地看着那双橘色的塑胶拖鞋慢慢离去,发出干燥的沙沙声。接着,我清清楚楚地看到自己蜷缩在树上,我看见自己用一种很陌生的姿势躲在一个阴暗寂寞的角落里,我哭了。 引自 寂寞的游戏 这一段张大春老师在序言中做了很精彩的分析。
我感觉这段是对全篇,乃至全书定下调性的一段。其中的逻辑很值得玩味。首先,在捉迷藏游戏中,躲起来的人要逃避寻找者的目光,同时如果被发现,就要回到游戏的起点。如果说,躲藏者像是进入一种幽灵状态,那么发现他的目光,则有一种令其“复活”的意义。“幽灵”既怕被目击,又暗中盼望目击使其重新存在。这大概是第一层逻辑。
其次,通常来说,我们总是通过他人的目光来获得自我的形象的,他者的凝视仿佛一面镜子。但在这个段落里,“我”在他人的凝视下,却发现了自己的空无,孔兆年全无表情的面孔、空洞的眼球,恰恰是“我”的镜像。“我”没有被激活,反而被印证为空无。
最后,这个“我”,作为一个落空的执念,转变成一个他者,从他者视角重新发现“我”——一个陌生的蜷缩在树上的身影——却无力或说无从将自己激活。
5回应 2017-08-23 09:37:21 -
朱岳 (推荐《羊呆住了》!)
脆弱的故事 在我心底埋藏了一个故事,我从来都不告诉别人。 我之所以不曾跟别人提起,并不是因为它是个多么了不起的故事;相反地,它是一个很单调、很无趣的故事。我一直保留这个故事,主要是想让我心中的困惑有一个容身之处,并没有别的理由。另一方面,因为这是一个古老又平凡的故事,我只好很神秘地、小心翼翼地把它包裹起来,使它成为一个值得收藏的东西。 这个故事经常以几个简单的画面浮现在我的脑海里。一开始,几个古代... (9回应)2017-08-24 10:51:24 33人喜欢
脆弱的故事 在我心底埋藏了一个故事,我从来都不告诉别人。 我之所以不曾跟别人提起,并不是因为它是个多么了不起的故事;相反地,它是一个很单调、很无趣的故事。我一直保留这个故事,主要是想让我心中的困惑有一个容身之处,并没有别的理由。另一方面,因为这是一个古老又平凡的故事,我只好很神秘地、小心翼翼地把它包裹起来,使它成为一个值得收藏的东西。 这个故事经常以几个简单的画面浮现在我的脑海里。一开始,几个古代的小朋友在庭院里玩迷藏,他们乐此不疲,不时地发出愉快的笑闹声。后来,轮到一个叫司马光的小男孩当鬼,很有风度地背转身去,用手臂遮住双眼,然后倚在一根石柱上。他慢慢地数着:“一——二——三——”他刻意数得很慢,好让他的同伴们可以有充分的时间躲藏起来。直到完全听不见任何声响的时候,他才慢慢地放下手臂,转过身来,面对一个完全不同的景象:庭院里原先的人全都不见了,嘈杂声也都沉寂了,连树叶也是静止的;他开始向四周觅去,热切地想要一一找出他的同伴们。他是一个敏感又坚强的小孩,很快地,他一一发现了他的同伴们,并且把他们逮出来。当所有的人都重新聚集在一起,并且鼓噪着要再继续游戏时,司马光却坚持说还有一个同伴尚未出现,还没被他找到。他的同伴面面相觑,不知所云。他们又重新清点了一次——一个也不少;可是司马光不以为然,他一定要把那位失踪的同伴找出来之后,才肯继续玩捉迷藏游戏。渐渐地,所有的人都被他坚定的态度说服了!于是他们尾随在司马光之后开始搜寻了起来。 下一个画面来到一个大水缸前面。这是一个很大很厚的水缸,那是一种古时候放在庭院里接雨水,以备消防急难之需的贮水槽。它的高度超过一个小孩子,所以他们一行人从水缸外面根本看不见任何东西。有人提议爬到树上去看看里面有什么东西,也有人热心地要去找梯子来;这时,众目睽睽之下,司马光很勇敢地拾起地上的一块大石头,把它高高举起,使劲地往水缸中心最脆弱的地方砸去……。水柱从破裂的缺口泉涌而出,泼洒到地上,才一瞬间,他们清楚地看见水缸里的确是有一个人,他撑起双手在水缸内旋绕了几圈,然后顺着水流被冲到湿答答的地面上,面朝下,身上沾满了黄色的污泥。看到眼前这个身上没穿半件衣服、光着屁股发抖的小男孩,大伙儿开始忍不住惊呼大笑起来,连司马光也洋洋得意地笑了;不过,他的笑声只维持了一下子。藏在水缸里的小男孩狼狈地从地上站起来,当他把脸上的污泥抹掉时,所有的笑声都戛然而止。赤裸的小男孩面无表情地看着前方,露出一双空洞的眼球,他长得和司马光一模一样。所有的人好像看见鬼魂一样开始四下逃散,只剩下司马光一个人怔在原地,不知该如何面对自己…… 这就是我一直埋藏在心中的故事,和时常出现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的几个简单画面——一个脆弱的故事。 每当我躲在我的小房间里偷听隔壁传来的练琴声时,这个故事的几个画面便时常在我眼前盘旋不去,令我困惑:奔逃躲藏的脚步声,“一——二——三——”,微风徐徐吹过无人的庭院,坚硬果决的大石块,司马光看见赤裸的自己…… 引自 寂寞的游戏 在“寂寞的游戏”这篇小说接近尾声的地方,再次呼应那个为小说定调的寻找-被寻找,发现-被发现的关于自我的故事。这是对一个妇孺皆知的历史故事的改写,同时也是对前面所讲述的主人公亲身经历的改写。一个颂扬机智果断的故事,改成了一个多少有些惊悚的故事。
通常的模式大概是,自我发现(或自我认识)实现了自我拯救。但这里很奇怪,自我拯救的结果是,看到一个面无表情的、眼神空洞的自我,像鬼魂一样的自我。这是不是意味着拯救的失败呢?
这让我联想到俄耳甫斯下地狱拯救妻子欧律狄刻的故事,冥王警告俄耳甫斯在走出地狱前不要回头去“看”妻子,但到了最后时刻他还是看了,结果妻子又被拉回到冥界。我以前就觉得这个神话里有疑点,为什么不能看?俄耳甫斯又为什么会忘记告诫?是不是欧律狄克已经变异了,已经是另一副样子,而俄耳甫斯也想到了这一点,带着一种疑虑,回头看了一眼……于是拯救失败了。因为那已经是一个鬼魂了,即使带回阳间,她也不再是曾经的那个人,这一点就是冥王也改变不了。
在“寂寞的游戏”里,俄耳甫斯与欧律狄克变成了同一个人,很奇怪,作者选择了司马光。
9回应 2017-08-24 10:51:24 -
朱岳 (推荐《羊呆住了》!)
重读袁哲生的两本遗作,多多少少有追问“为什么”的意思,只不过追问的不是写作,而是寻死。我可以先公布结局:即使尽我余生所有的时间与精力重读他所有的作品,仍然不可能找到他放弃活着的原因。——张大春 虽然本书不是由我编辑,而是我的台湾同事编辑,但我觉得有一定责任把这样的作者作品推荐给起码是周围的写作者。我并不善于写评论,感到有些焦灼。幸而看到恶魔的步调为《秀才的手表》写了书评,还算不是孤掌难鸣。 我在... (3回应)2017-08-21 09:48:35 17人喜欢
重读袁哲生的两本遗作,多多少少有追问“为什么”的意思,只不过追问的不是写作,而是寻死。我可以先公布结局:即使尽我余生所有的时间与精力重读他所有的作品,仍然不可能找到他放弃活着的原因。——张大春 引自 代序 虽然本书不是由我编辑,而是我的台湾同事编辑,但我觉得有一定责任把这样的作者作品推荐给起码是周围的写作者。我并不善于写评论,感到有些焦灼。幸而看到恶魔的步调为《秀才的手表》写了书评,还算不是孤掌难鸣。
我在这里只陆续做些笔记吧,也许日后能凑成书评。
对于袁哲生的死,我听台湾同事的说法是,他抑郁症很严重,乃至手一直抖动,无法写作。这也许是一种说法。我在网上只找到两篇相关文章“ 台湾《男人帮》总编辑袁哲生患忧郁症上吊自杀”(2004年04月09日中国新闻网),“从袁哲生的自杀 感叹台湾文坛的文学颓丧” 。其中讲到:
“ 据报道,袁哲生在本月5日失踪,6日一名自称是同事的男子报案,发现他的车子停在公司台北县某办公楼后方,车门未锁,车钥匙也留在车上,车上发现遗书,提到他要到附近山区上吊自杀。警方立刻通知消防队,在下午2时一起入山搜寻,陪同搜寻的袁哲生妻子在3时发现他吊在一棵树上,已经气绝身亡。
警方指出,袁哲生在遗书里提到自己有精神疾病,自杀是‘自己的选择’,他很爱家人及妻子。袁哲生最近也向母亲表示压力很大,有轻生的念头。 ”
张大春先生作为袁哲生的朋友和师长,应该对其有更敏锐的洞察,他从袁哲生的作品中寻找其死因,是很有道理的。我读《寂寞的游戏》也能很清晰地感觉到某种信息,可以说是窒息的抑郁,但又有很强的诗性。可能有点类似芥川讲的临终之眼吧,之所以看到美,恰是由于已经达到生死的临界。如果作为文人之死来分析,则可能让我们发现更多,对于人世、生死、文字的理解,都隐含在作品里。
3回应 2017-08-21 09:48:35
-
“当初生个小孩就好了。”偶尔,在母亲下山离去之后,他在客厅里独自吃面的时候,耳畔会突然冒出这句话来。惯常的晨起之后,独自坐在倚窗的书桌旁,始终挥之不去的,则是他们第一次发现这幢木造房子时,妻脸上浮现的喜悦之情: “好恐怖哦!” 在妻的语言之中,这句话是用来表示极度高兴的意思。 .....但是更令我感到讶异的是拍摄这张照片的太空人。是什么力量让他们挣脱了地心引力,一路冲向月球?阿姆斯壮、奥德尼、葛林,这三个在捉迷藏的...
2019-01-19 14:44:44
“当初生个小孩就好了。”偶尔,在母亲下山离去之后,他在客厅里独自吃面的时候,耳畔会突然冒出这句话来。惯常的晨起之后,独自坐在倚窗的书桌旁,始终挥之不去的,则是他们第一次发现这幢木造房子时,妻脸上浮现的喜悦之情:
“好恐怖哦!”
在妻的语言之中,这句话是用来表示极度高兴的意思。
.....但是更令我感到讶异的是拍摄这张照片的太空人。是什么力量让他们挣脱了地心引力,一路冲向月球?阿姆斯壮、奥德尼、葛林,这三个在捉迷藏的历史上躲得最远的人,当他们从那么遥远的地方鸟瞰家乡时,那又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呢?当他们凝视自己的星球时,会不会觉得其实躲迷藏是一种很寂寞的游戏呢?
当何雅文结束了例行的练习之后,一切都沉静下来,耳畔只剩下远处不知名角落里传来细小的虫鸣。我平躺在床上,从木窗格望出去,一朵朵淡淡的云絮拂过银色的月亮,发出静电摩擦的沙沙声。
有一次,这样躺着不动一段时间之后,整个世界开始慢慢融化起来。屋顶上的瓦片开始像沙漏一样变成细小的粉末掉下来,屋梁里的白蚁如割草机一般横扫而过,墙壁像冰块那样冒岀水滴和白烟;而我却像一支蜡烛那样融化着,透明的蜡油沿着我的指尖滴到地上
回应 2019-01-19 14:44:44 -
《寂寞的游戏》 吴刚砍桂树,“桂树随砍随合,永无尽日”,我从一扇小窗口遥远地望过去,想到“和他一样一无所获”,感到朦胧的幸福。而阿姆斯特丹向月球飞奔而去是“如释重负”的。 “剪刀穿过报纸发出干干的啜泣声”。 《遇见舒伯特》 我一个人吃鱿鱼羹,“吃了一碗又一碗,吃饱了,一点也不寂寞”。 《送行》 他喜欢看见街边的妓女,但“知道自己年纪还不到走向她们的时候,他只是慢慢地经过这些晦暗中半掩的门扉”。 “完成...
2019-04-13 17:22:04 2人喜欢
《寂寞的游戏》 吴刚砍桂树,“桂树随砍随合,永无尽日”,我从一扇小窗口遥远地望过去,想到“和他一样一无所获”,感到朦胧的幸福。而阿姆斯特丹向月球飞奔而去是“如释重负”的。 “剪刀穿过报纸发出干干的啜泣声”。
《遇见舒伯特》 我一个人吃鱿鱼羹,“吃了一碗又一碗,吃饱了,一点也不寂寞”。
《送行》 他喜欢看见街边的妓女,但“知道自己年纪还不到走向她们的时候,他只是慢慢地经过这些晦暗中半掩的门扉”。 “完成梦想的两个半圆现在即将聚合”
《父亲的轮廓》 父亲买了蒸饺,为我撕开竹筷子的封套,将卫生纸放到我面前备用,“像面对一位长辈似的对待我”。 父亲出走后,“并没有变成一个罪恶的形象,他只在我和母亲目光相接的时刻里,变成了一个空白的轮廓”。
《木鱼》 “到了晚上独处的时候,他有把握让自己平静得像一具尸体”,想象一顶棺材盖子从上方罩下来。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南无阿弥陀佛…”,念了几遍之后,“他渐渐感到全身上下密布了一股细微的颤动”,“仿佛正从一个大斜坡上向下奔跑着那样停不下来”。很久之后,“上半身还不由自主地轻轻旋转”。 鱼永不闭目,代表精进专注,因此成为具有象征意义的宗教法器。
回应 2019-04-13 17:22:04 -
我想,人天生就喜欢躲藏,渴望消失,这是一点都不奇怪的事;何况,在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之前,我们不就是躲得好好的,好到连我们自己都想不起来曾经藏身何处?也许,我们真的曾经在一根烟囱里,或是一块瓦片底下躲了很久,于是,躲藏起来就成了我们最想做的事。 每当游戏开始的时候,我和同伴们就像饱受惊吓的老鼠那样四散逃开,急切而慌张地寻觅着一个藏身之处,仿佛这就是天底下最要紧的一件事。 渐渐地,我发现有很多东西都习...
2019-09-04 17:02:42
我想,人天生就喜欢躲藏,渴望消失,这是一点都不奇怪的事;何况,在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之前,我们不就是躲得好好的,好到连我们自己都想不起来曾经藏身何处?也许,我们真的曾经在一根烟囱里,或是一块瓦片底下躲了很久,于是,躲藏起来就成了我们最想做的事。
每当游戏开始的时候,我和同伴们就像饱受惊吓的老鼠那样四散逃开,急切而慌张地寻觅着一个藏身之处,仿佛这就是天底下最要紧的一件事。
渐渐地,我发现有很多东西都习于躲藏,譬如松鼠、螃蟹、壁虎、含羞草……还有萤火虫。我想,萤火虫玩捉迷藏的历史一定非常久远,所以它们表现得非常优雅和从容:在微凉的夏夜,在整个世界都躲进夜幕里的时候,一颗颗青荧荧、忽远忽近的小光点在草丛里荡来荡去,像一艘艘夜巡的小船,船舱里点着一支支迎风摇曳的小蜡烛。
我好像是第一个到学校报到的国一新生,这使我不愉快的童年时光比别人更长了一点点。 我心不甘情不愿地独自走在回学校的路上,感觉好像一只被人用水灌出来的蛐蛐。
我总是对一些阴暗的角落特别感兴趣,有时候,我会把小水沟上的木板盖子掀开来,看着沟底一层墨黑的淤泥上,有许多细小的孑孓在尽情地扭动着。这些阴沟里的小生命真的非常迷人,像是一群在黑暗中狂欢的幽灵。如果我用手电筒打一束光到水里,为它们升起一堆营火,它们便会像一大群印第安人那样跳起舞来。我想,它们是那样地喜爱黑暗,所以实在没有不热烈庆祝的理由。
那年狼狗十五岁,他老爸平均每四小时便咒骂他一次。如果狼狗不在家,他老爸就骂狼狗他姊和他妈;如果他们都不在,我就当作是骂我,可惜这种机会很少。那种感觉真的非常奇特,令人难忘:一个苍老又愤怒的声音隔了一条小巷子对着我大吼大叫,而我却完全不痛不痒,不需躲藏,也不必出现,只要稳稳地躺在床上享受那份像旧电扇一样嗡嗡作响的宁静就可以了。 有的时候,我觉得狼狗是一个有点喜好渲染的人,他喜欢把生命的痕迹留在身上,这样他才能每天都看得见自己的梦想。狼狗身上的刺青大多是他自己刺的,金鱼、鬼脸、火山、青龙等等都是他用一束扎在一起的绣花针和一面镜子独力完成的。他很不满意背上的那个半裸的日本艺妓,因为那是他同房的牢友帮他刺的,他愈看愈不满意,于是又叫人在那艺妓裸露的大腿上也刺了一个很小的狼头,小得像一个疤。我很喜欢窝在我的小房间里竖起耳朵来听狼狗和他老爸互相咒骂的对话,我实在很喜欢那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受,所以,即使在安静的夜晚,我也能轻易地回想起那些有点模糊、飘浮在空气中的一些片段: “王八羔子,你哪点像个人啊?” “老屌不服气学一学。” “你他奶奶的死在路边都没人收你!” “口渴啦?” “去,给我叫人,叫警察来带走!” “鸡巴毛,当你们家警察很忙㖿——” 回想这些对话的时候,我很不好意思地觉得开心极了。
那年我十三岁,我最好的朋友是孔兆年和狼狗,一个几乎不讲话,一个用自己的方式讲话;一个躲着全世界,一个则是全世界都躲着他。
据说,这张照片是美国太空人乘火箭飞到月球上拍摄下来的。我趴在桌上痴痴地想着,这是不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一场捉迷藏游戏的遗址呢?
我觉得这张照片最动人的地方并不在于表面的东西,万里长城是很壮观,但是更令我感到讶异的是拍摄这张照片的太空人。是什么力量让他们挣脱了地心引力,一路冲向月球?阿姆斯壮、奥德尼、葛林,这三个在捉迷藏的历史上躲得最远的人,当他们从那么遥远的地方鸟瞰家乡时,那又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呢?当他们凝视自己的星球时,会不会觉得其实躲迷藏是一种很寂寞的游戏呢?
有的时候真的觉得我的八字一定也是个贱格,总是快乐不起来,就像小时候读书的时候想游戏,游戏的时候想读书。
回应 2019-09-04 17:02:42 -
VC (雪隐玄豹姿)
后来我陆续问过很多人,他们记忆中最幽暗的角落,大多埋藏着一些无关痛痒的琐事……(这些事)大都具有一些不由自主的特征,和寂寞有关的。 当扮鬼的同伴处心积虑地想找出我们,我们却在黑暗的角落里蜷缩着身体,紧绷着神经,盯着向我们寻来的同伴时,我总是感到自己深陷在一股漆黑的幸福之中无法自拔。通常,在这段游戏中最静谧、最美好的时刻里,我会轻轻地从裤袋里搜出一颗压得皱皱的糖果来,剥进嘴里,再用那把油亮亮的小刀...2019-10-01 10:06:07 1人喜欢
后来我陆续问过很多人,他们记忆中最幽暗的角落,大多埋藏着一些无关痛痒的琐事……(这些事)大都具有一些不由自主的特征,和寂寞有关的。
当扮鬼的同伴处心积虑地想找出我们,我们却在黑暗的角落里蜷缩着身体,紧绷着神经,盯着向我们寻来的同伴时,我总是感到自己深陷在一股漆黑的幸福之中无法自拔。通常,在这段游戏中最静谧、最美好的时刻里,我会轻轻地从裤袋里搜出一颗压得皱皱的糖果来,剥进嘴里,再用那把油亮亮的小刀把糖果纸切成雪花般的碎片,一面品尝烟消云散的滋味,一面咀嚼糖果的甜美。(玩捉迷藏)
我就这样躲躲藏藏了许多年,直到有一天,捉迷藏的乐趣就像一颗流星,眨眼间就消失得无影无踪。那天,我躲在一棵大树上,等待我的同伴孔兆年前来找我;我等了很久,一直等到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幸福的感觉随着时间慢慢消失,终于,我看到孔兆年像个老人似的慢慢走过来。他慢条斯理地站在我藏身的大树底下,看看右边,又看看左边,然后,倏地猛然抬起头来——我还来不及尖叫便怔住了。他直愣愣地望着我,应该说是看穿了我,两眼盯着我的背后,一动也不动,令人不寒而栗。我从来没有看过那样一张完全没有表情的脸,和那么空洞的一双眼球,对我视而不见。
那时,他望了好一会儿,然后才掉头走开。我还记得自己一直蹲在树上,痴痴地看着那双橘色的塑胶拖鞋慢慢离去,发出干燥的沙沙声。接着,我清清楚楚地看到自己蜷缩在树上,我看见自己用一种很陌生的姿势躲在一个阴暗寂寞的角落里,我哭了。
渐渐地,我发现有很多东西都习于躲藏,譬如松鼠、螃蟹、壁虎、含羞草……还有萤火虫。我想,萤火虫玩捉迷藏的历史一定非常久远,所以它们表现得非常优雅和从容:在微凉的夏夜,在整个世界都躲进夜幕里的时候,一颗颗青荧荧、忽远忽近的小光点在草丛里荡来荡去,像一艘艘夜巡的小船,船舱里点着一支支迎风摇曳的小蜡烛。
人一旦开始躲藏就很难停下来了,这点我始终深信不疑。
回应 2019-10-01 10:06:07
-
Q (最近读书压力小)
狼狗和监牢真的很有缘,我们三个平常在防空洞里玩“大富翁”游戏的时候,狼狗就经常被关进“监牢”里去,而孔兆年总是那个默默地盖了好几间别墅的大富翁。那时候,只觉得一堆假钱在那儿转来转去的很有意思,后来才渐渐了解为什么玩大富翁要掷骰子,为什么盖了房子的地方会提高过路费,为什么一路上常常会遇到“机会”和“命运”;还有,为什么进监牢比盖别墅容易得多2022-05-17 13:36:07
-
我走到客厅去,电视是开着的,随着画面的切换,白色的墙壁上映照出不断流逝变换的光影。我妈在厨房里煮红豆汤,一股甜甜的香味从走道那头飘来。我听到汤锅上的盖子被蒸汽掀动的声音,像一个想要开口说话的贝壳。我深陷在沙发上,好像被一团棉絮包裹着,我觉得自已变成了一个沙漏,一股细细的白沙,正无声地往下渗透、流散。我听见沙粒降落的声音。
2022-05-13 20:47:07
论坛 · · · · · ·
《父亲的轮廓》里为什么最后我“心中又重新燃起了... | 来自糯米诺米呀 | 6 回应 | 2022-05-07 22:31:55 |
《寂寞的游戏》我的内心深处似乎被窥探 | 来自Detachment | 2022-05-06 15:35:20 | |
关于捉迷藏那一段的疑问 | 来自喧物 | 2022-04-30 17:50:24 | |
如何解读《没有窗户的房间》 | 来自404 not found | 4 回应 | 2022-04-30 15:34:47 |
听说很惨,我都不敢看 | 来自科伦贝尔 | 1 回应 | 2022-04-24 19:56:17 |
> 浏览更多话题
当前版本有售 · · · · ·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
聯合文學 (1999)9.0分 122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豆瓣高分书2700本:千人打分不低于8分 (偶就是那个鬼)
- ★港台引进★ (皮特4)
- 生而有涯 书海无涯 (佾云)
- 文案或策划或媒体或营销或商业或设计 (蓝蓝的紫)
- 21世纪中文小说杰作 (Laika)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寂寞的游戏的评论:
feed: rss 2.0
110 有用 赫恩曼尼 2017-11-12 16:08:41
幽静自如,恬淡落寞,不乏诗意,也有命运缺角的残忍。很久没有读到过这样的文字了,没有年轻作者写作时用力的痕迹,也没有刻意张扬或克制自我,行云流水一般,道出人在生活中不易察觉的疏离感、空虚感。读后似回到遥远的童年,再次面对澄澈清明的自己。作者39岁即自缢而逝,也许真的是看透了什么吧。
753 有用 恶魔的步调 2017-08-20 19:50:23
这里有近乎默剧的《送行》,也有单口相声般的《没有窗户的房间》。这里有中了巨奖离家出走的父亲(《父亲的轮廓》),也有郁郁而亡的妻子(《密封罐子》)。这里有神秘的童年的《寂寞的游戏》,试图神秘的中年的《木鱼》,也有再也没有什么神秘可言的老年《遇见舒伯特》。这是个抑郁症患者的万花筒。
160 有用 胡须猫 2017-08-17 09:32:07
不敢照的一面镜子。
168 有用 Miss_Cynthia 2017-12-18 09:54:39
终于明白为啥别人写的“寂寞”都虚伪可笑了。用歇斯底里的、故作深沉的调子写“寂寞”,就永远是在作态。小说语言上的疏离感、情节上的不知所终,让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寂寞得犹如沙漠中心的一株仙人掌。我不知道这是现代性的困境,还是人性里与生俱来的、不可挽回的悲剧性。
107 有用 朱岳 2017-08-21 09:46:43
今年我能想起去年这个时候读这本书的感觉
0 有用 柳代夫 2022-05-17 12:40:30
本书故事情节一般但是作者文笔不错,叙事清晰救场,代入感很强。本书由多个小故事组成,故事没有曲折离奇,读起来索然无味。
0 有用 仙女纤纤 2022-05-17 12:34:59
难得打一星,这本书是看纪录片《但还有书籍》某一集讲张大春挖掘的不出名但是很看好的作者,然后帮他出版的短篇集,本来不是特别喜欢短篇:要么絮絮叨叨说一个没什么情节的故事,要么没啥逻辑却调调十足的碎言碎语,要么伤春悲秋情感堆砌。除了上述这些原因,本书动不动反复说明,活着有什么意义,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史铁生也动不动讨论活着或者死亡的意义,虽然尤其纠结曲折,但总归有个可信服的由头。总之,通篇下来,不是很舒服... 难得打一星,这本书是看纪录片《但还有书籍》某一集讲张大春挖掘的不出名但是很看好的作者,然后帮他出版的短篇集,本来不是特别喜欢短篇:要么絮絮叨叨说一个没什么情节的故事,要么没啥逻辑却调调十足的碎言碎语,要么伤春悲秋情感堆砌。除了上述这些原因,本书动不动反复说明,活着有什么意义,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史铁生也动不动讨论活着或者死亡的意义,虽然尤其纠结曲折,但总归有个可信服的由头。总之,通篇下来,不是很舒服。 (展开)
0 有用 xiaowei 2022-05-17 10:20:25
李叔同别许幻园
0 有用 akouya 2022-05-17 08:59:56
语言,比喻和节奏都美
0 有用 LaFin 2022-05-17 08:37:15
太疼了 每一口呼吸都像吞了一把细针的那种疼 无法逃脱 无从躲藏 在一口一口呼吸里偶尔麻木 持续刺痛 不是挣扎的那一种 是承受的那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