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30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决战(西北解放战争1945-1949)/解放战争系列丛书的评论:
feed: rss 2.0
订阅关于决战(西北解放战争1945-1949)/解放战争系列丛书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Amigo 2025-01-15 11:25:35 广东
写的感觉比华北那部好,华北那部个人发挥太严重,抒情太多,这部克制了挺多,但存在写着写着断了的感觉,战况写的不够详细,贴电报原文有利也有弊,我个人还是喜欢看电报原文的,至少脉络写出来的,还有优点是各个部队的领导几乎都是很全从纵队到团连的都写的比较详细,还有后勤的数据也有,这一点很不错。以前对一野真的是了解不够,对于彭总,总是听别人说打仗就是靠猛,其实这真的是小看了彭总,也有点贬低彭总,彭总是不怕苦不... 写的感觉比华北那部好,华北那部个人发挥太严重,抒情太多,这部克制了挺多,但存在写着写着断了的感觉,战况写的不够详细,贴电报原文有利也有弊,我个人还是喜欢看电报原文的,至少脉络写出来的,还有优点是各个部队的领导几乎都是很全从纵队到团连的都写的比较详细,还有后勤的数据也有,这一点很不错。以前对一野真的是了解不够,对于彭总,总是听别人说打仗就是靠猛,其实这真的是小看了彭总,也有点贬低彭总,彭总是不怕苦不怕难,再难的任务他也能承担下来,但具体到作战上,他是真的考虑周到,思虑也很深,10比1的兵力打赢胡宗南不是靠一个猛就能做到的,一野将士千古。 (展开)
0 有用 巨叶 2025-04-11 20:34:36 广东
书中大量引述史料原文似乎遭诟病多多,可是从我的读书趣味,能把这么多原始材料连缀在一起才是难能可贵的一本书。当时留下的电报和不同人对那时情况的回忆,让人更近距离地走进那些关键时期登台人物们的面貌,多方过招的时候他们的品性和力量来源。最令人吃惊是马步芳,国共内战阶段尚遗留下来的军阀们中,这大概是一支最具战斗力的吧。
0 有用 Vicky 2023-07-15 14:07:17 上海
浏览了一遍做个事件大致了解即可,不值得细读。
7 有用 百器徒然 2021-08-17 16:54:52
这本书的写作堪称丧心病狂,60多万字的篇幅得有将近一半是电报。战前部署贴电报,战斗经过贴电报,战后总结贴电报,还动不动就电报全文如下,真不知道这种战史写来何用,让读者直接翻往来电报档案得了。 西北战场打得苦,兵少且缺粮,很多战役都是饿肚子打得,比起其他富裕的战场,这种苦仗也只有横刀立马的彭帅敢打。 开战之初彭德怀手里只有2万多人,胡宗南20多万,十倍兵力,然而一战青化砭,二战羊马河,三战蟠龙镇,彭... 这本书的写作堪称丧心病狂,60多万字的篇幅得有将近一半是电报。战前部署贴电报,战斗经过贴电报,战后总结贴电报,还动不动就电报全文如下,真不知道这种战史写来何用,让读者直接翻往来电报档案得了。 西北战场打得苦,兵少且缺粮,很多战役都是饿肚子打得,比起其他富裕的战场,这种苦仗也只有横刀立马的彭帅敢打。 开战之初彭德怀手里只有2万多人,胡宗南20多万,十倍兵力,然而一战青化砭,二战羊马河,三战蟠龙镇,彭利用有限的兵力连续消灭胡部,兵员、弹药的补充主要靠缴获和俘虏。苦撑之下,硬是把胡宗南打跑了,此后华野两兵团入西北,随后分兵入川入疆。西线二马或降或逃,北线邓宝珊和平解决,南线胡宗南逃过秦岭,奔成都,至西昌,将几十万大军丢得干干净净,“武装保卫延安十几年”,如此下场,不愧饭桶之誉。 (展开)
1 有用 94的嗷呜 2021-01-13 19:25:27
可能电报史料保留得比较好,通篇都是电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