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你一颗子弹 短评

热门 最新
  • 87 wdmsgzz 2018-01-27 14:28:28

    打算送小朋友。很难说明刘瑜老师到底对我产生了多大的影响,本科时候读《子弹》真的被惊艳到了,跟很多人推荐,后续又读了她的政治随笔以及小说。我的人生观念及政治观念的启蒙都跟刘瑜有着深切的联系,一度很想成为她那样的人,她几乎满足了我对“一个有趣的人”的所有想象。说回这本书,刘瑜曾经评价好友刘天昭在写作时好像是通过文字对一件件貌似无意义的事情做人工呼吸,企图唤起他们的温度和心跳。其实,这个评价用于她自己也是极其贴切的。随着自己成长,对其中的内容有了不一样的看法,刘瑜自己也是如此,也十分理解不会再写这类随笔的想法,虽然心中觉得有些可惜~

  • 45 kidultcc 2018-01-03 11:59:38

    距离大一看这本书五年。我开始喜欢她钟爱的Seinfeld,也有点明白Tom Waits的好;“你的每一个自我都有力量,你的问题是你会非常难以选择跟从哪一个自我。”

  • 35 The Stranger 2018-01-17 21:12:40

    “现在回望当年的自己,我看到的,是一只昆虫努力破解砸中自己的每一滴雨,相信如果自己观察得足够认真,每一滴雨里都有通向自我拯救的道路。如果这企图愚蠢,这愚蠢中也包含相信生活值得热爱的善意。” / 太好了。“去了冰岛”还是爱她。

  • 23 yyyyaoyanan 2018-01-20 12:09:12

    “青春的浓雾散尽以后,裸露出时间的荒原。人一辈子的奋斗,不就是为了摆脱这丧心病狂的自然。”

  • 11 不吃馒头争口气 2018-06-14 05:41:51

    刘瑜三十岁的碎碎念 五年前刚出国也可能是出国前看的 只记得了一个人要像一只队伍那章节。上次回国后看到新版的又忍不住买了一本带来美国。可能是还有几年就30了 这次看完 共鸣更多。最近越社交越发现更多无聊无脑的人,很难找到像我一样兴趣一望无际的人,其实说到底就是找一个像我一样精神错乱的人。知音难觅啊 哈哈

  • 8 王小刀 2018-02-27 08:40:14

    不大喜欢这种文风,但我知道很多人是喜欢的。短平快,通俗易懂。大概我已经过了读这类口水文章的年纪。

  • 11 一片大好 2019-01-23 14:15:23

    送你一颗星。

  • 10 水月饅頭本事 2020-11-15 12:57:31

    大众评分严重不可信的范例。矫情做作,我厌恶它,实际也意味着我厌恶前些年的自己。你不是淡泊名利,你只是不通世故~

  • 12 0401 2019-03-20 19:35:55

    4.5 我内心模糊无法表达的感受被她清晰指认了出来

  • 10 老骥 2019-04-29 20:26:10

    不明白为什么在豆瓣上会有排名。没有什么特别的思想。一般般吧。

  • 7 远游客 2017-12-07 18:44:30

    刘瑜用自己的文字和生活诠释了怎么就是 “没有无聊的人生,只有无聊的人生态度”。

  • 8 奕轩 2018-08-04 19:26:56

    只有少数几篇例如《超越那一天》让我若有所悟。其他的作为随笔有点太随意了,缺少深度也不够幽默,好处是令人体会到30岁的未婚生活能有多无聊(

  • 4 会飞de朱 2018-01-20 22:28:23

    18年读完的第一本书,是在机场书店随便挑的,今天看了出版日期才发现买的时候是这书出版的第一天,也算是一个巧合吧。

  • 8 水当当 2020-08-26 10:24:52

    每两页要出现一次她是女博士。随便翻了几章,我完全看不下去了,这是些啥?啰哩八索,看完第一小节,我想把书从窗外扔出去。

  • 3 中国甜心小姐 2018-04-07 12:02:16

    谢谢你送我的子弹。

  • 3 雨字头的文 2018-01-20 17:53:05

    刘瑜女士,我的镇定剂,也是我的兴奋剂。

  • 2 7qw7 2019-03-31 12:53:53

    是在看完这本书时才喜欢上刘瑜的,每个人的生活中都会有这个阶段,而我正好在这个阶段,就像刘瑜说她现在41岁了,一个41岁的人如果依然沉湎于捕捉,端详自己没一点稍纵即逝的情绪,并为之大惊小怪‘总觉得不妥,就像一个成年人如果仍然沉湎于收集小石头,也显得诡异。学会成长,学会改变过去的自己。希望我的每一个自我都能有力量。明白自己,才会遇见更好的自己。 愿你有好运气,如果没有,愿你在不幸中学会慈悲。愿你被很多人爱,如果没有,愿你在寂寞中学会宽容。愿你一生一世每天都可以睡到自然醒。

  • 3 葵野 2020-05-19 11:19:17

    感觉《crush》那篇就是我追星并且拥有众多墙头的原因。

  • 3 多肉 2020-11-06 12:36:12

    写文章真的和学历无关(学术作品除外),博士的随笔不如平民李娟的文章读起来舒畅。

  • 2 xoxosos 2020-11-04 13:52:26

    有些篇章蛮有感触的 有些有点无聊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