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你一颗子弹的书评 (52)

阿卓 2018-05-22 10:17:35

后青春之谜事

我想对于青春,我们都有太多不同的角度去描绘它:“青春是一本仓促的书”,这是席慕容所看待的青春,它短暂却富含太多意义; “我来不及认真年轻,待明白过来时,只能选择认真的老去”这是三毛所看待的青春,它让人迷惘又无奈; “青春的浓雾散尽之后,裸露出时间的荒原”,这...  (展开)
卡布奇诺花蜜 2019-02-18 21:53:32

刘瑜把文字推出去替自己受苦,但读者通过文字产生了错位。

越有个性且被广而所知的人,则争议越大,人皆有自己的立场和动机。 本书《送你一颗子弹》,作者刘瑜的随笔文集。看了豆瓣的评论,有一星,也有五星,纵观评论来看,有这样两类。一类人是知道刘瑜之后,想从她的书中读到一些带感的,冲击力强的东西来,然而让她们失望了,这本书...  (展开)
今天该吃枣了 2021-08-02 17:51:38

一个人要像一支队伍

今天读到一个熟悉的标题“一个人要像一支队伍” 高中时读过这篇一些零散的话语,内容早就没有什么印象,只记得标题和“不气馁,有召唤,爱自由”,在很长一段时间它经常萦绕在我的脑中,并伴随着我的喜怒哀乐。当时的感受只有我要强,我要比周围人会得更多,更快,更强....在一...  (展开)
彦 兮 2021-01-26 23:03:44

那些击中生活的小智慧

在高中,刷了一整天的题,面对堆成山的参考书虽充实却又有些不安;到了大学,结束一个个任务,在那些成果面前感到些许价值却又察觉到异样。在一个又一个纠结中开始一件事情,而在事情结束时,却又开始评估这件事对自己的意义。这些敏感并不是有意为之,或许是天生潜藏的基因,...  (展开)
乔攸 2020-05-12 17:22:17

子弹飞了太久

送你一颗子弹 其实这也不过是一篇漫谈的碎碎念。 看完了,很快,我想我会推荐给几个朋友,但不会广而告之。你非要问我什么感受,我只能说和我二三年级时啃完一厚本《哈佛家训大全集》时一样,不过可能影响不会像家训那么大了,到最后也不敢确定“子弹”是什么,模模糊糊的,不...  (展开)
道微 2019-10-06 14:52:01

纵然生活无趣。亦也甘之如饴

纵然生活无趣 亦也甘之如饴 —《送你一颗子弹》读后感 国庆七天长假,前半段就是呼朋唤友,花天酒地,畅叙大学生活的 种种。后半段则回归平静的生活,努力的找寻大学生活那一点微妙的意义。果然自己还是有一点知识分子的自视清高,在疯狂逛街购物之余,还不忘买几本自己想看的...  (展开)
Una小灿灿 2021-08-19 21:52:57

时间在赶路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超级喜欢刘瑜在看待问题上的温柔的犀利性。 刘瑜的文字简直太招人喜爱了,那种灵动性真的和她自诩的“坐冷板凳的学者”太不一样了,读这本书就是在读作者吧。他那种天马行空的比喻却也能脚踏实地。 我实在没有足够的能力去概括写我对于这样的生活随笔录去写一个简要的感慨,要...  (展开)
December. 2021-04-30 07:59:43

生活之平庸

年轻的时候,对生活处处都是感悟,看透生活的平庸,却走不出这平庸;成长起来之后,忙碌着生活,退去了敏感,也能将那平庸生活得有滋有味,虽不想要重温年少稚嫩的笔墨却依然感谢着年轻时不曾停止脚步的自己。 有几篇自己很喜欢的。 《宴席散尽之后》这一篇,讲八十年代的文人...  (展开)
Armchannel 2020-12-24 12:19:13

送你一颗子弹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我最最最喜欢的,关于意义和价值的探讨: 也就是说,一件事也不发生。上午穿过长长的sidgwick avenue去办公室,下午穿过同一条长长的sidgwick avenue回家。去办公室,回家。回家,去办公室。生活变成一个没有留下任何指纹的犯罪现场。也就是说,一件事也不发生。上午穿过长长的...  (展开)
葡叉叉 2020-05-14 21:55:43

送你一颗子弹

🔗 一些有趣的形容。 🔖 风景非常地明信片。 🔖 所以每天早上起来,都有隐隐的焦虑,觉得冬天是潜伏的牙疼。 🔖 左边是一片薄薄的月亮,右边是余光四射的夕阳。 🔗 一些有趣的观点 📍 作者的自我意识太强烈,总要从文字中伸出一只手来,使劲摇晃着一面旗帜,上面漂...  (展开)
东吴 2019-12-28 22:27:03

一发直透靶心

独居,异国,女博士。2005~2009年这一段时间里的刘瑜,形容自己的生活稀薄至产生高原反应,满屋子堆到过期的书,一肚子的烦闷和焦虑。这些沉淀了大量个体思考和情绪的文字,凝结成一发子弹,砰,直击年轻人的心脏。 书里有大量的政治用语和例子,左派右派,阶级斗争,青年运动...  (展开)
宝龙 2019-09-24 15:18:50

深刻地感受生活是不虚此生的一条捷径

如果可以我要给8星! 因为刘瑜把很多我想表达而又表达不清楚的,全都非常细腻准确地表达出来,包括一些观点一些感受! 她的书不是专门写给我的,但因为我看到她的文字,而觉得自己深深地理解了,这是从未有的体验! 因为被理解是如此珍贵,珍贵到爱情里都不一定存在,所以,从...  (展开)
挂面煮豆腐 2019-02-26 20:35:42

两三句

“一个人感情的总量是有限的,如果你把它零敲碎打地用完,等到需要大额输出的时候,你的账号就已经空了”。 今天看到这句话,第一想法,是不是可以换句话说,“当遇到最好的人,已经用光了最好的自己”,那这是不是也是一种逃避,甚至说是懦弱呢,我总觉得,输出浪费的只会是你...  (展开)
AdaKang 2019-02-22 00:20:26

读完想写日记了。

# 🖤谢谢你们来过 【2.21 有雾】 距离离开澳大不到三个月了, 早八课上,看着教授重复着高中物理课上的知识,声音越来越小,越来越小… 对,是看着,不是听着。 我明目张胆戴着耳机, 打开网易云,听着Hz乐队的《谢谢你来过》 眼眶就开始有点湿润,就开始内疚, 要去明尼了,...  (展开)
晚秋 2018-11-20 18:24:49

摘抄

读《送你一颗子弹》后感 (青春的浓雾散尽之后,裸露出时间的荒原。) 1.知识只是信息而已,智慧却是洞察力。(也就是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啊) 2.唯有失去是通向自由之途。 (这里想起了《使女的故事》,i am free,not just offred,属于某一个commander而是自己是...  (展开)
飞入寻常 2018-03-14 14:47:11

刘瑜最后一本随笔

作者在书尾业自己这么写的,以后都不会写这些琐碎的片断随笔了,因为她已经进入了快的时光通道. 女人通常怀孕生小孩之后就完全的被激发出那股子母性, 不再无聊惬意的为自己活, 或多或少都为了孩子为了那占了25个箱子的生活本身, 更多为那部分无意义而活了. 有趣的是,这本随笔本身...  (展开)
黄中鱼 2018-02-11 08:31:41

刘瑜与柴静的不同

看刘瑜的《送你一颗子弹》,得先用柴静的《看见》来垫一下,因为刘瑜就像一瓶红酒,喝太多了,容易烧心,而柴静是一壶清茶,清淡爽口,喝再多,顶多喝饱了,但清茶可以解酒的醉。 两个才女风格各异,但都极具才华,刘瑜的文章更像放大一百倍的碎碎念,金句子可以划到手软,初读...  (展开)
我有一个想法 2023-01-30 15:25:22

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

博客时代的产物,大多是个人随笔,十年前出版就有不少人喜欢,十年后再版仍能俘获一批粉丝。十年间,甚至还有不少人去问作者为什么不继续写此类文字了?而据作者观察,这样问的人,大多是还在就读的大学生,或是刚毕业的大学生、留学生,留学刚回国的小白领,尤其是女性。这些...  (展开)
Elaine靖怡 2023-01-25 17:07:08

前半部真是我的“嘴替”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前半部分是刘瑜早期的生活随笔,与她的“公知”身份不同,很接地气,好多篇看完都有一种想边拍大腿边大呼“真是我的嘴替阿!” 后半部分主要是政治时评了,没这么有趣,偶尔有“何不食肉糜”的矫揉造作,但也算是一种“自由”视角的补充吧。 * 关于《渊博的人》,她说:渊博的...  (展开)
闫先生 2022-12-23 10:40:38

从体验生活的方式到体验生活

刘瑜的随笔集《送你一颗子弹》是我在2013年阅读的一个惊喜之作,读完不仅发了当时的QQ说说,还不断逢人说项去推荐,一个明显的例子是那本上海三联版的《送你一颗子弹》被赠送得人生海海消失无踪了。刘瑜这个名字淡出了后,这几年又作为一个政治学学者出现在我的阅读视野中,从...  (展开)
<前页 1 2 3 后页> (共52条)

订阅送你一颗子弹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