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有着“东方好莱坞”之誉的香港电影,走过了不同寻常的百年历史。与一般的香港电影史著作全面介绍香港电影的百年发展不同,《香港电影:额外的维度(第2版)》侧重关注香港电影自20世纪初诞生以来,为世界影坛所瞩目的那些关键性因素(南北方的交流、特殊的电影类型、杰出的电影作者、边缘的电影风格),重点探讨了使香港电影那些电影类型(武侠片、动作片、喜剧片、剧情片等),并对香港电影工业中的重要导演进行了作者论分析(从早期的胡金铨和李翰祥,到新浪潮时期的徐克、许鞍华、谭家明,第二次新浪潮的王家卫、罗卓瑶,以及吴宇森、杜琪峰、陈果和陈可辛等),呈现出非同一般的香港电影景观。
在线试读:
作者简介 · · · · · ·
张建德,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黄金辉传播与信息学院副教授,主要著作包括《王家卫》(2005)、《胡金铨与<侠女>》(2007)、《杜琪峰与香港动作电影》(2007)、《中国武术电影:武侠传统》(2009)、《亚洲电影的经验》(2013),以及《东方西部片》(即出)。
目录 · · · · · ·
中文版序i
英文版序iii
第一部分“南来影人”与本土影人
第一章上海遗风:早期香港电影003
第二章重演上海:香港电影中的歌女033
第三章早期粤语片047
第四章父与子073
第五章浪漫与犬儒的国语片087
第二部分武侠/功夫片
第六章胡金铨之道103
第七章刀剑与拳脚115
第八章李小龙:自恋的小龙131
第九章成龙:另一条功夫之龙147
第三部分拓荒者
第十章“新浪潮”165
第十一章“新浪潮”动作片作者195
第十二章第二波“新浪潮”223
第四部分边缘人
第十三章崇敬与恐惧:香港的“中国症候”249
第十四章鬼魂、僵尸、妖魔及其他混杂类型261
第十五章坏顾客与枭雄片275
第十六章后现代主义与香港电影的终结291
第十七章“后九七”时代的香港电影307
译后记323
· · · · · · (收起)
英文版序iii
第一部分“南来影人”与本土影人
第一章上海遗风:早期香港电影003
第二章重演上海:香港电影中的歌女033
第三章早期粤语片047
第四章父与子073
第五章浪漫与犬儒的国语片087
第二部分武侠/功夫片
第六章胡金铨之道103
第七章刀剑与拳脚115
第八章李小龙:自恋的小龙131
第九章成龙:另一条功夫之龙147
第三部分拓荒者
第十章“新浪潮”165
第十一章“新浪潮”动作片作者195
第十二章第二波“新浪潮”223
第四部分边缘人
第十三章崇敬与恐惧:香港的“中国症候”249
第十四章鬼魂、僵尸、妖魔及其他混杂类型261
第十五章坏顾客与枭雄片275
第十六章后现代主义与香港电影的终结291
第十七章“后九七”时代的香港电影307
译后记323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光影论丛 (共12册),
这套丛书还有
《香港电影跨文化观》,《香港百年光影》,《数字化时代公共电视的发展研究》,《电影作为社会实践》,《建构电影的意义》 等。
喜欢读"香港电影:额外的维度(第2版)"的人也喜欢 · · · · · ·
香港电影:额外的维度(第2版)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什么是话题
无论是一部作品、一个人,还是一件事,都往往可以衍生出许多不同的话题。将这些话题细分出来,分别进行讨论,会有更多收获。


香港电影:额外的维度(第2版)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 条 )

香港电影:额外的维度
#阅读打卡#《香港电影:额外的维度》张建德 计划阅读600min ,实际阅读301min,完成率100% 摘录: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立场及语境的不同,作者的某些观点与内地的香港电影研究存在一些差异,在尽量不损害原意并征得作者同意的情况下,我对原书中的某些论述做了删节或微调。 感悟...
(展开)
> 更多书评 2篇
读书笔记 · · · · · ·
我来写笔记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
香港中和出版有限公司 (2018)7.2分 15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香港电影:额外的维度(第2版)的评论:
feed: rss 2.0
4 有用 任仁忍 2018-07-05
很不错的书,值得一读。语言平实、不掉理论话语的书袋还能有一定的学理性,较英文版增加了一节专门讲后九七部分的内容。与大卫波德维尔《香港电影的秘密》对风格的关注相比,此书对香港电影战后至今的历史性评述显得更为详尽,对类型、与大陆电影的互动关系等势必要谈及的话题也不乏深刻的个人见解,遗憾的是论述时缺少对香港社会、政治认识的有机整合,部分章节仅有史料无史观。
0 有用 素衣 2020-03-28
很好,很有启发性。
1 有用 红糖芋艿 2018-02-02
不错不错 要是后九七的内容写得再多点就好了
0 有用 居无间 2020-11-08
非常好。对香港电影脉络的分析清晰有致,厘清了很多重要概念;对影片的分析深入透彻,且紧贴主题。无论是从电影史的角度还是文本精读的角度,都相当出色。喜爱香港电影的必看。
1 有用 西泠 2019-05-07
开头结尾有点空泛,从“父与子”到“新浪潮”都不错,不过成龙那章基本就是影片剧情合集了
0 有用 sofia 2021-03-25
“行者的不断行走,可能经常行差踏错,可能只是走着圆圈,并无真正的进展,他可能终世找不到真正理想的境地,但行走本身,其实就是宿命的意义所在。”(写胡金铨电影那里,差点看哭了。对周星驰的叙述篇幅虽少,但还算客观)
0 有用 十一伏特 2021-03-22
主要偏重从文本内容角度梳理香港电影史,从南来影人的源头开始,一直讲到21世纪初。大多数是配合着介绍剧情概要来分析电影,有一些主观观点不完全认同。而对技术层面的分析相对较少。 研究香港电影史,似乎总是会忽略楚原和洪金宝,楚原加盟邵氏初期的三部武侠片都很惊艳,80年前后改编古龙的电影实际也是包含多种故事类型,而且成为时代潮流。洪金宝是夹在李小龙和成龙之间的人物,七十年代末和成龙一起推动谐趣功夫片的发轫... 主要偏重从文本内容角度梳理香港电影史,从南来影人的源头开始,一直讲到21世纪初。大多数是配合着介绍剧情概要来分析电影,有一些主观观点不完全认同。而对技术层面的分析相对较少。 研究香港电影史,似乎总是会忽略楚原和洪金宝,楚原加盟邵氏初期的三部武侠片都很惊艳,80年前后改编古龙的电影实际也是包含多种故事类型,而且成为时代潮流。洪金宝是夹在李小龙和成龙之间的人物,七十年代末和成龙一起推动谐趣功夫片的发轫,八十年代中期和成龙合作的《快餐车》、五福星系列也是引领海外取景的潮流。这些都没有提及。 (展开)
0 有用 Cynthia🍓 2021-03-15
3.12-3.15考研精读/算是按照香港电影发展史的维度来排布,97前、97后港人身份认同的解读很全也有自己的见解,就这点来讲波德维尔是绝对解读不出的。早期上海-香港影像交流、胡金铨楚原的武侠风度、李小龙成龙的拳脚功夫、许冠文的市民喜剧、新浪潮的作者性,甚至杜琪峰王家卫陈可辛关锦鹏陈果彭浩翔通通提及,可见作者阅片广泛和对香港文化理解的深度。译本全书读下来政治还是没偏差的,不知原版如何......
0 有用 身不在场 2021-03-05
由于立场原因对论述进行部分删节和微调,还自以为能尽量不损害原意,张建德先生的脾气未免也太好了点
0 有用 Cloud 2021-02-26
英语视角下的外来者观看香港的论文式分析,前面的历史不了解,当做介绍看还可以,一到自己了解过的影片后,马上发现过度解读的各种泛滥。性与同性是作者的挚爱分析角度,佛洛依德有时候可以说是流毒甚远。新浪潮这些导演的分析很不到位,对几部重头戏的分析可谓是浅薄,看到后面有点累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