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恋三部曲•第一卷 依恋 短评

热门 最新
  • 130 苏格老弟 2020-07-10 17:19:44

    “我们被爱过我们的人反复塑造。纵然爱可能逝去,我们却依然是他们的作品,无论好坏。”

  • 33 老鼠儿子会打洞 2017-12-27 18:08:20

    一半的论述都是离题的,真正讲到人类的依恋行为的篇章不足50%,而且着墨最多的还是母婴之间。不过离题讲讲控制论和习性学也不是毫无价值,就是作为普通读者,看的确实很累.......

  • 9 LALABOBO 2017-08-31 13:28:24

    为什么母亲对婴孩的养育与关爱会影响其一生的情感发展? 什么是婴儿与抚养者之间的依恋关系? 父母和婴儿建立起不同的依恋关系会给婴儿带来什么样不同的影响? 父母应如何与孩子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帮助孩子形成健康的人格,进而拥有幸福的人生? 这本书帮我找到答案,抽时间写个长评

  • 10 格老师 2019-02-17 01:16:42

    和想象中的写作脉络相去甚远,开篇很宏大,从本能行为讲起反驳弗洛伊德的古典精神分析理论。对于鲍尔比的受训环境和当时的研究背景而言,这一部分的论述相当必要甚至占据了全书2/3的篇幅。之后的1/3才开始切入人类的依恋行为,这部分藐视解释地非常详细。最有收获的信息是在解释婴儿的哭泣与安抚上的技术,竟然与成人步速接近的晃动是让婴儿止住哭泣最佳的方法。孩子会哭并不仅仅是由于生理性的饥饿,更多是出于孤独。总得来说鲍尔比的研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毕竟在此之前很少有人把人类心理的本质归结为母婴关系。真的希望自己有机会的话能够看到原始研究视频或者参与婴儿观察。向发展心理学家们致敬!

  • 15 轩辕十四 2020-03-17 14:36:40

    翻译减分,但理论系统让我大开眼界,终于知道武志红一些理论的来源了,孩子对父母的依恋不是由于喂养,而是为了避免外界的伤害,6个月,一岁半,三岁,六岁是孩子发展的关键节点,父母养育婴幼儿要以孩子的需求为出发点,多与孩子进行互动,这样形成的孩子具有安全的依恋观,就会对他人更好的共情、合作,也能更好地探索世界,尽情释放自己的生命活力。

  • 1 一念 2018-10-20 12:00:01

    比预期学术很多…读了好久这本…

  • 1 NO·NOO 2018-10-12 12:54:39

    天书一样,催眠指数百分百

  • 0 子羽 2019-05-17 16:42:35

    文献之一,读英文文献推荐有道~

  • 0 大石落地 2020-06-21 15:39:27

    大量的动物观察和人类比对的现象学描述,有趣,而且读完就明白为什么依恋理论可以给咨询特别是精神分析流派带来重大变革:首先发展因素观改变了症状溯源,其次是情景激发了有时空序列的行为而不是“为什么”,然后依恋作为一个基因延续的大背景,发展演变的过程……都让我印象深刻,没有直指临床但是启发很大。不过作为精神分析学派的咨询师bowlby真是离经叛道,其中十四章值得新妈妈们阅读,简直是读懂新生儿细碎难明表现的指南

  • 1 一千瓦的刀狼 2018-02-11 16:20:51

    与经典精神分析完全不同的角度去考虑一个人的发展,非常深刻

  • 0 St.Raphael 2022-04-05 11:17:34

    前半部分太多动物实验,没有参考性。后半人类的部分讲述得也不是很清楚。

  • 0 深海鱼 2022-03-22 15:29:42

    观点很独特。把依恋看作是行为控制系统而非学习理论。放到更大的生态学视角,认为依恋是一种环境依赖性的本能行为,区别于需要被满足,依恋更核心的指向为寻求保护躲避有害环境,实现基因的种族延续。但依恋模式需要在关键期内得到充分的发展,关键期后结构趋于稳定较难改变。发展的条件主要为母职人员和婴儿之间的社交互动质量。 翻译很流畅。

  • 0 马昕 2021-11-23 09:12:31

    成年人亲密关系中的问题可以追溯到早年的母婴依恋问题。

  • 0 郭不怂覆舟哒 2021-11-25 22:59:08

    大部分儿童在九个月时会表现出明显的有区分的依恋行为,但少数儿童延迟了,没有出现依恋行为,他们大多数很少得到母亲的社交刺激。在研究者看来,最重要的母性照顾成分是互动,而不是日常照顾。 对儿童依恋模式的形成,跟儿童的天生特质有一点关系,但更多是源于母亲敏感对待婴儿的诉求,并给予高质量互动的意愿和能力,这又叫无条件的爱。这是婴儿形成安全型依恋的基础,也是他长大成人后顺利恋爱结婚的基础。

  • 0 盒装机器人 2022-01-20 14:13:50

    如果有需要,再翻出来看吧 第一部针对6岁以前,甚至是婴儿时期的养育过程,比较研究,实证研究,结论更扎实。不过因为本身没什么记忆,直接当科普读物看了。

  • 0 2021-08-01 22:39:29

    很学术,倒也不难读。依赖是天生的,而依恋是需要习得的。

  • 0 含章公子 2022-11-24 21:55:16 广东

    因为翻译真烂所以扣一星!!😠😡

  • 0 cloud。 2022-04-21 15:50:26

    前十章是人类依恋的论证准备,较为晦涩枯燥,后面部分通俗易懂,为养育幼崽提供了一种理论参考。 1. 3个月前,母亲可以着重于恢复身体,不必担心让他人帮助照料婴儿会导致“不亲” 2. 3个月后,尽量在婴儿醒时给予高质量陪伴,及时回应很重要 3. 固定的照料者有利于安全依恋的建立 4. 尊重孩子,给予选择权,商议、讨价还价是比惩罚更好的应对方式 5. 依恋行为产生后,离开时缓慢安静是更好的选择 6. 对于大孩子,视频、电话都可以部分满足依恋需求

  • 0 奥古斯特 2023-10-20 09:04:19 广东

    二刷。关于依恋系统及其行为的描述依然有点难读。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