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史学大师吕思勉是中国近现代学术史上具有标志意义的重要人物。其史学著述丰富,成就卓著,《秦汉史》是其断代史论著中最值得推重的一部。本书初版于1947年,后多次再版,是研究秦汉史的最基本参考书之一,已成为中国近代学术史上的经典著作,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本书将两汉政治历史分为十一个段落,即做了全面系统的叙述,又能抓住重点作比较详细的阐释。对社会经济,对政治制度和文化学术,分为许多章节做了细致的论述,其中不乏创见。本书所体现出的史学家的科学精神值得我们后辈学人努力学习。
秦汉史的创作者
· · · · · ·
-
吕思勉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吕思勉(1884—1957)字诚之,是中国近现代著名史学家。其治学严谨而又讲求贯通,既有宏阔的学术视野,又有切中时代命题的现实关怀。历史学家严耕望将其与陈寅恪、钱穆、陈垣一起誉为“前辈史学四大家”。
吕思勉先生在通史、断代史和专门史领域均有经典著作传世。其著作主要有《白话本国史》《吕著中国通史》等通史两部,《先秦史》《秦汉史》《两晋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吕著中国近代史》等断代史五部,以及《先秦学术概论》《经子解题》《中国民族史》《理学纲要》《史学与史籍》等。另外,其还写有大量历史通俗读物和史学论文。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元朔六年中,王使人上書,請廢大子,立孝。爽聞,即使所善白嬴之長安上書,言孝作輣車鏃矢,與王御者姦。王聞爽使白赢上書,恐言國陰事,即上書告爽所爲不道棄市罪。事下沛郡治。元狩元年,冬,有司公卿下沛郡求捕所與准南謀反者,未得,得陳喜於孝家,劾孝首匿喜。孝以爲陳喜雅數與王計謀反,恐其發之,聞律先自告除其罪,又疑大子使白嬴上書發其事,即先自告,告所與謀反者救赫、陳喜等。天子遣即問王,王具以情實對。吏皆圍王宫而守之。公卿請遣宗正、大行與沛郡雜治王。王聞,即自刭殺。孝先自告反,除其罪,坐與王御婢姦,棄市。王后徐來,亦坐蠱殺前王后;及大子爽,坐告王不孝;皆棄市。諸與衡山王謀反者皆族。國除,爲衡山郡。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四章 汉初事迹 -
吕氏之敗,正由其本無翦滅宗室、功臣之計,臨事徒思據軍以爲固;既無心腹爪牙之任;齊兵卒起又無腹心可使,而仍任灌婴;遂至内外交困,不得已,欲聽酈寄之計。使其早有危劉氏之計,何至是乎?乃誣以產、禄欲爲亂關中。產、禄果有反謀,安得吕禄去军,而不以報吕產?吕產又徒手入未央宫,欲何爲乎?故知漢世所傳吕后事,悉非實録也。然其明言諸大臣之廢立爲陰謀,已非後世之史所及矣。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四章 汉初事迹
> 全部原文摘录
秦汉史的书评 · · · · · · ( 全部 8 条 )

【转】王子今:吕思勉及其《秦汉史》
來源:王子今《长安碎影:秦汉文化史札记》(上海人民出版社,2021) 史学大家吕思勉(1884—1957)在中国近现代学术史上,是一位具有标志意义的重要人物。 吕思勉著作等身。他的论著包括:两部中国通史,即《白话本国史》《吕著中国通史》;四部断代史,即《先秦史》《秦汉史...
(展开)


汉武帝执政的逻辑和西汉的灭亡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最近一边读姜鹏老师的《汉武帝的三张面孔》,一边在读吕思勉先生的《秦汉史》。前者是普及读物,后者是学术著作,相得益彰。姜鹏老师是对比太史公、班固和司马光三人著作中对汉武帝相关内容的记载(或者是推测出的相关内容),对汉武帝一生的评价。而吕思勉先生则是按政治、军... (展开)
喜提一套精编史料索引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全书以史、汉、后汉、三国志、通鉴等为基本素材,上半部分类似于纪事本末,下半部分类似于书、志,对史料进行历时、分类编排,其中加入作者的考证、质疑、评论,擅长于比较分析和综合论述。 上半部分尤详于汉初、汉武,于后汉末、三国也用了不少篇幅,后半部分则更见作者功力,... (展开)
> 更多书评 8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7 )
-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5)8.9分 680人读过
-
商务印书馆 (2010)8.8分 88人读过
-
新世界出版社 (2009)9.1分 84人读过
-
中华书局 (2020)9.1分 26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商务红布120-中国现代学术名著丛书-已收齐 (陈公子)
- 断代史 (清-旻-)
-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LAST STARDUST)
- 《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 (⳺𝑻)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秦汉史的评论:
feed: rss 2.0
还没人写过短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