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总说别利托夫是多余人,其实在我看来,柳博尼卡和克鲁齐费尔斯基都是多余人,他们都充满着理想主义,但都无法很好地解决生活中出现的矛盾。赫尔岑用大段内容讲述人物的经历,分析家庭破裂是“谁之罪”,很明显,赫尔岑将三人的悲惨命运归结于农奴制度,正是基于这样的倾向,所以整部小说显得思想性大于情节性。两位男主人公的冲突可以说是在我看过的多余人作品中冲突最少的,他们只是痛苦,没有决斗,极少争执,但在最后别利托夫选择主动离开,倒是和之前作品中的出走相同。
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的一大主题
可以看出作者对婚姻和当时文官制度的批判,但总的来看小说结构比较混乱,有点像短篇小说拼接出来的,其实写的比较好是前几章描写克鲁齐费尔斯基父母的生活苦难部分,柳博尼卡的日记部分也有可读性,这种感伤主义泛滥的主角似乎在俄国小说中比较常见——想的太多做的太少,或者说当时俄国的知识分子找不到自己的精神家园,郁结的只有苦闷。
我会认为这是一部伟大的悲剧,单论情感与理智的话是要比车尔尼《怎么办》强不少的
“这些人为什么起床,为什么四处走动,又为什么活着-这些问题很难回答,其实也没有必要回答,这些人之所以活着,是因为他们被生了下来,之所以活下去,是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 ——废话文学。这爱情小说写得太套路了。
补标。
2023-1-4(4)有道德感的三个人之间发生的婚外情,结局就会是这样吧,如果换掉任何一个人就会大为不同,爱恨都是共业,谁之罪?无法分说。
我可能需要再看第二遍,如果我想的话
别利托夫吧,把自己命运中的不幸又带给了别人
非常cliche,我以为是什么论坛上都市伦理分区的小说
2019A027 写得不好啊
在读赫尔岑的《往事与随想》过程中穿插读完,篇幅不长的小说,本来看简介以为是那类用阶级塑造人物形象的书,其实不算是,赫尔岑描写的功力很好,刻画人物都栩栩如生,好像认识的某些朋友一般,故事本身不复杂,写的还是很出色,值得一读。
性格使克和柳的这份婚姻变得脆弱,当外面的寒风吹进他们的屋舍,那火炉的热死便会被悄悄消散,最后在冰冷中倒塌。
这私奔就....
可读可不读吧,同一时期的小说有死魂灵,当代英雄,感觉本质上都是短篇小说粘合起来的,虽然描述的都是同一个主人公。如果说这个时期有值得读的作品那还是看看猎人笔记吧。
丈夫和Soul Mate的两难选择,完全可以点一首《成全》给他们的。 这并不能算一个出色的故事,但有关儿童教育的观点很有意思,还有谢苗·伊万诺维奇和克鲁奇费尔斯基关于家庭和婚姻的争论也有趣,但总的来说,赫尔岑不适合写小说,一股随笔味儿。 “我根本无意向诸位详细讲述我笔下主人公的爱情故事,因为缪斯没有赋予我描写爱情的能力: 啊,我歌唱的不是爱,而是恨!” 确实。
装帧与纸张值一颗星。
把三个主角的家庭甚至亲戚都扒拉个遍,像把大袋子倒过来、噼里啪啦一通抖落。“男小三”别利托夫的父母爱情倒是比较有意思:纨绔子弟勾搭家庭教师不成、逼走和诋毁,生活潦倒的她最后写了一封愤怒激昂的信……
俄罗斯文学中总会有一些哲学问题的文字,每当读到这些文字的时候,我的思潮就汹涌起来,想进入书中,与他们痛快地畅谈一番。
> 谁之罪?
5 有用 水木聿子 2020-09-09 14:18:12
总说别利托夫是多余人,其实在我看来,柳博尼卡和克鲁齐费尔斯基都是多余人,他们都充满着理想主义,但都无法很好地解决生活中出现的矛盾。赫尔岑用大段内容讲述人物的经历,分析家庭破裂是“谁之罪”,很明显,赫尔岑将三人的悲惨命运归结于农奴制度,正是基于这样的倾向,所以整部小说显得思想性大于情节性。两位男主人公的冲突可以说是在我看过的多余人作品中冲突最少的,他们只是痛苦,没有决斗,极少争执,但在最后别利托夫选择主动离开,倒是和之前作品中的出走相同。
2 有用 春花 2019-06-04 00:38:01
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的一大主题
1 有用 希伯来人在SH 2022-05-25 17:24:27
可以看出作者对婚姻和当时文官制度的批判,但总的来看小说结构比较混乱,有点像短篇小说拼接出来的,其实写的比较好是前几章描写克鲁齐费尔斯基父母的生活苦难部分,柳博尼卡的日记部分也有可读性,这种感伤主义泛滥的主角似乎在俄国小说中比较常见——想的太多做的太少,或者说当时俄国的知识分子找不到自己的精神家园,郁结的只有苦闷。
1 有用 此房不是我造 2024-01-22 22:54:32 陕西
我会认为这是一部伟大的悲剧,单论情感与理智的话是要比车尔尼《怎么办》强不少的
1 有用 信然 2022-09-26 03:04:14 美国
“这些人为什么起床,为什么四处走动,又为什么活着-这些问题很难回答,其实也没有必要回答,这些人之所以活着,是因为他们被生了下来,之所以活下去,是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 ——废话文学。这爱情小说写得太套路了。
0 有用 有溪水走过 2023-01-29 12:04:05 陕西
补标。
0 有用 言不及我心 2023-01-10 22:15:58 上海
2023-1-4(4)有道德感的三个人之间发生的婚外情,结局就会是这样吧,如果换掉任何一个人就会大为不同,爱恨都是共业,谁之罪?无法分说。
0 有用 但恐同其粲 2025-02-21 11:14:46 湖北
我可能需要再看第二遍,如果我想的话
0 有用 Suri 2021-10-17 14:36:22
别利托夫吧,把自己命运中的不幸又带给了别人
0 有用 。 2020-11-04 17:14:35
0 有用 filoxiny 2020-07-18 14:31:59
非常cliche,我以为是什么论坛上都市伦理分区的小说
0 有用 Bartleby 2020-06-29 16:58:56
2019A027 写得不好啊
1 有用 Quentin 2020-05-16 14:46:33
在读赫尔岑的《往事与随想》过程中穿插读完,篇幅不长的小说,本来看简介以为是那类用阶级塑造人物形象的书,其实不算是,赫尔岑描写的功力很好,刻画人物都栩栩如生,好像认识的某些朋友一般,故事本身不复杂,写的还是很出色,值得一读。
0 有用 Cursed 2021-01-11 14:20:27
性格使克和柳的这份婚姻变得脆弱,当外面的寒风吹进他们的屋舍,那火炉的热死便会被悄悄消散,最后在冰冷中倒塌。
0 有用 DF Texas 2021-01-27 15:47:39
这私奔就....
0 有用 house 2021-10-09 21:28:35
可读可不读吧,同一时期的小说有死魂灵,当代英雄,感觉本质上都是短篇小说粘合起来的,虽然描述的都是同一个主人公。如果说这个时期有值得读的作品那还是看看猎人笔记吧。
0 有用 偏爱u 2021-08-06 01:36:08
丈夫和Soul Mate的两难选择,完全可以点一首《成全》给他们的。 这并不能算一个出色的故事,但有关儿童教育的观点很有意思,还有谢苗·伊万诺维奇和克鲁奇费尔斯基关于家庭和婚姻的争论也有趣,但总的来说,赫尔岑不适合写小说,一股随笔味儿。 “我根本无意向诸位详细讲述我笔下主人公的爱情故事,因为缪斯没有赋予我描写爱情的能力: 啊,我歌唱的不是爱,而是恨!” 确实。
0 有用 宜诚 2024-05-27 18:47:42 广东
装帧与纸张值一颗星。
0 有用 文水口 2024-09-21 19:32:04 湖南
把三个主角的家庭甚至亲戚都扒拉个遍,像把大袋子倒过来、噼里啪啦一通抖落。“男小三”别利托夫的父母爱情倒是比较有意思:纨绔子弟勾搭家庭教师不成、逼走和诋毁,生活潦倒的她最后写了一封愤怒激昂的信……
0 有用 北原 2019-06-27 20:16:50
俄罗斯文学中总会有一些哲学问题的文字,每当读到这些文字的时候,我的思潮就汹涌起来,想进入书中,与他们痛快地畅谈一番。